导诊台心得体会5篇

时间:2023-10-16 作者:tddiction 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是一面反映自己内心世界的镜子,它是我们通过亲身经历和思考得出的精辟见解,心得体会是一种自我认知的表达,有助于更好地了解自己,品读360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导诊台心得体会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导诊台心得体会5篇

导诊台心得体会篇1

在大一的第三学期时,我有幸参加了吉大一院的志愿者活动,成为了吉大一院一名光荣的志愿者,由于周四一天没课,所以我选择做周四一天的志愿者,我一共去了两次,虽然只有短短的两天,但我的收获却十分的巨大。

首先我收获了几个与我一起奋斗,献爱心的朋友,其次,我在做志愿者期间收获了许多感激,更又十分多的感触,现在我要与大家分享一些我的感触。

第一天去做志愿者,早上六点钟爬起来,骑车去东门,做一个多小时车,最后八点到达医院,我跟的是骨科的导诊师傅,师傅特别热情,对我们很好,也很尊重,前几遍带着我认路,我知道了骨科办手续的流程,也知道了拍ct,dr,核磁共振,彩超的具体地方,这样我就可以一个人带病人家属去检查了,最开始,我跟师傅一起去住院处,推着床,把住院处的病人抬到移动的床上,推到检查的地方,做完检查再给他们送回去,再抬回原来的床上,听着很简单,但这可是体力活,一上午不停地运病人,中午累的吃完饭要在食堂睡一觉,上大学后除了军训,很少再用到体力了,真是一项挑战。

最让我感动的是我抬的第一个病人,第一次当医院的志愿者,我非常用心的送完第一个病人后,病人家属非常热情,还送给我一个苹果。虽然不值钱,但我非常清晰地感受到了他们的感激之情。这次活动,对于我们来说可能是一次志愿活动,但对于病人家属及病人来说,确是像白衣天使一样献爱心的人,我们的工作是高大的,神圣的。当时我认识到这点后,收起了自己当志愿者的心态,用心的当一名陪检人员,对待每一名病人都十分小心谨慎,尽量避免在抬病人及运病人时磕到病人。在老楼一楼时我会提醒病人家属为病人盖好被子,防止风过大吹到头部。每一份工作都用心去做,最后一上午干完要午休时感觉特别的累,但也有一种满足感在心头。

做志愿者这几天,我送的病人最大的是重症患者,85岁,最小的只有15岁,看着他们在床上痛苦的表情,我也感到悲伤,我下定决心,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的身体,注意饮食与调节作息,不让自己烙下病根,我进医院一定不会是以患者身份进来的。看到了传染病患者神志不清,生活不能自理;心脏病患者,推着都要打氧气;骨科患者,一动不能动。我就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人或者一定要好好活,身体才是第一位的,无论你身上有什么样的光环,多么的富有,进了医院都是患者,都要体会病痛之苦,与别人没有任何区别,所以一定要保重自己的'身体。

说完了对于自己身体的赶感触,在志愿者方面,我也体会到了很多,在为病人服务时,我真的体会到了为社会做贡献的感觉,我们用自己的行动帮助了需要帮助的人,在病人家属因为老人生病十分着急却不知道该怎么办时,我可以思路清晰的告诉他一步一步该干什么;在病人家属在因不知道在哪做检查而发愁时,我可以带他去;在病人家属不清楚办手续流程,不知道什么时候取结果时,我可以领着他们,告诉他们,让他们知道,这里可以信任的不只是穿白大褂的,还有蓝马甲的!

我们的作用十分的重要,在医院人比较多,医生比较忙,没时间照顾到每个患者,我们就可以代替医生护士,给每位患者带来温暖,把患者交给我们,大家都放心,我们就是医生的助手,病人康复的领路人!

我们假期的课余时间有很多,有的人选择玩游戏,有的人选择做兼职,我真心感觉,做志愿者才是培养爱心,锻炼能力的好地方,我们的行动真的能帮到人,然人感到温暖,在生病最悲观时,能感受到来自毫不相关的人的温暖,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我真心希望,大家都能有一颗爱心,少考虑下自己,多帮助他人,从盲目学习与游戏中脱离出来,换个视角,你们可能感受更多,社会也会在我们的建设下更加温暖和谐。

导诊台心得体会篇2

今天是个特殊的日子,因为我在医院里渡过了一整天,不是做为患者,而是做为服务患者的志愿者,一名献爱心的义工。

在学校里我是“爱心志愿者社团”的成员,参加过许多志愿者活动,但在医院参加社会实践还是第一次。怀着些许忐忑,我跟随在医院工作的母亲来到了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今天的工作岗位是在老年病门诊做导诊服务。穿好志愿者服装,我被带到门诊护士长面前,护士长听明来意开心的笑了,“你来得正好,我们一位工作人员休病假,这里缺少一个导诊的岗。” 我听完心花怒放,一种成就感油然而生。护士长带我在门诊部转了一整圈,耐心地告诉我每一个诊室的位置,更给我讲了门诊的具体工作是什么,例如抽血要在治疗室、验尿要去化验室、想照ct要先在一楼划价等等。讲完这所有的注意事项,已经过去了足足十五分钟。此时我才能体会手握着检查单,拖着得病的身体,心急如焚的病人独自面对这偌大繁忙的大厅时无助而又焦急的心情。

经过简单的培训,上午八点半,我站在了门诊部门口,心里怀着期待与忐忑。我很期待我的第一个患者能尽早得到我的服务,但是我又很担心如何开口说第一句话,他们会信任我这个高中生吗?万一我指错了路怎么办?万一病人的疑问我也解答不了怎么办?纠结中我迎来了今天第一个患者。我暗暗清了下嗓子,抛开脑子里所有的顾虑,脸上挂上一个大大的笑容迎上去问:“您好,请问您要找哪个科室?”那是一位老先生,带着黑框的厚眼镜,拄着一棵雕着花纹的木头拐棍。他停下蹒跚的脚步抬起头,茫然地看了我一下,却没有做出回答。可能没有听清,老人都耳背。我赶忙凑得近了一些,在老人耳边又重复了一遍问题。这回老人听懂了,颤巍巍地伸出握着挂号条的左手,我接过来一看上边的“部门”那一栏写着内分泌科。这个诊室离这里较远,老人行动不便又没有家人陪伴,于是我就搀扶老人一直走到了内分泌科诊室的候诊椅上才离开老人。

有了这次成功的经历,我有了信心,后面的工作变得顺畅起来。一天下来我帮助了上百位的患者,也遇到了不少的问题。有些病人是从外地赶来看总医院著名主任的门诊的,可是老乡们的方言我实在听不懂,只能一个字一个字地核对。还有的患者在一楼缴费后上错了楼层,走错了路,我就会帮他们问好该去哪一层并给他们讲清楚再离开。遇到 “坏脾气”的急躁患者,我会用笑脸和耐心还有周到的服务来化解“危机”。我面对的最多的问题就是有的病人或家属为了看病要在挂号处、诊室、交费处、药房间来回多次,我每次的询问既耽误了其他有需求的患者的时间,也容易让焦急的病人和家属的心情变得更烦躁,所以我默默观察每个从门诊部匆匆出去的人,记住他们的衣服和相貌,这样他们一会儿进来时我就不会再去询问他们要找哪个科室了。

看似简单的工作,可一天的导诊工作下来我却口干舌燥、腰酸背疼,休息时蹲下,觉得腿又酸又僵,好像变肿了一样。虽然辛苦,但想想患者和家属对我的感谢,还有护士长对我赞许有加,心里充满愉悦和感动,还有一点点的得意。这一天的导诊工作给我的感触颇多,我体会到了包括我母亲在内的医生护士们工作有多么辛苦;感受到了患者的无助和病楚的痛苦;历练了与人沟通的能力和技巧;而感受更多的是付出的快乐。在辛勤和汗水中我收获了感动和慰籍,在付出和经历中,我感受着真情和感恩,我在感动温暖他人的同时也让自己收获了快乐,净化了心灵。

医院是白色的,病人的心是灰色的,医务人员的心是红色的,而我的心是彩色的……

导诊台心得体会篇3

每当听到同事说:“医院导诊咨询护士工作比临床护士工作轻松”时,我总是淡淡一笑:“

...
《导诊台心得体会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