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从心得体会中获得的启示,让我们更加睿智地看待世界,每一次心得体会都是一次心灵的洗礼,让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自己,以下是品读360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论科技自立自强心得体会6篇,供大家参考。
论科技自立自强心得体会篇1
“科技是国之利器,国家赖之以强,企业赖之以赢,人民生活赖之以好。中国要强,中国人民生活要好,必须有强大科技。”——题记
众所周知华为在5g领域冲击美国的领先地位,美国开始制裁华为,要求华为交出所向朝鲜、伊朗叙利亚、古巴和苏丹等出口的美国信息资料。一旦发现华为违反美国的政策,将制裁华为获得关键的美制零部件和其他技术产品,中国企业华为这艘大船变成风暴漩涡中的一叶孤舟,面对劈头盖脸的狂风骤雨,中国人民沸腾了。我想说:“华为挺住,你身后是14亿的中国人民!”暴风雨后重生的华为,必将更坚韧!必将脱胎!换骨!
这一切的一切,引发了我的深思:落后就要挨打,落后更要自力更生、奋发图强。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放眼未来中国企业必将会把美方的封堵打压化为科技自立的契机和强大动力。滔天巨浪方显英雄本色,艰难困苦铸造诺亚方舟。在风浪中不断成长进步的中国,就是对形形色色“霸凌主义”最好的回击!
流云在天边,行囊在眼前,有一条通往太阳的路无边又无沿;路上绿草茵茵,有青春为伴,远方黄沙滚滚,同成熟相连。我们戴着鲜艳红领巾,举起右手,在国旗下宣誓:我们要做“科技强国梦”未来的开拓者,为它的更美好尽自己的一份力。即使受了伤,也不让泪水遮盖住脸,把眼泪擦干净,我们要重绽三月的笑颜;即使迷了路,也不把忧伤刻在额前,星星终会升起来的,我们也会知道哪边是北哪边是南。
科技强国梦,有不坠青云之志的倔强傲岸;科技强国梦,有登高临远的超然脱俗。我们是祖国未来建设的接班人,“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怀揣着梦想,携长风,浩荡而去,昂首挺胸风沙渡!那岁月的缆绳,终会成为我们抛向空中的闪电,中国制造2025科技强国梦终究会在我们这代人的努力奋斗下实现!
论科技自立自强心得体会篇2
科技的突飞猛进日新月异的变化,为我国的发展蓝图描绘了无限生机。在这个科技迅速发展的时代,人类只有重视科技,才能改变个人命运。
当下,中国的科技制造成绩斐然。改革开放__周年以来,中国制造业持续快速发展,建成了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现代产业体系,规模跃居世界第一。智能科技制造加快推进,一批批重大科技装备取得突破,科技有力推动了新型工业化进程,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构建现代化经济体制,增强综合国力提拱了有力支撑。
我国的科技不仅造福了国人,还走向了世界。c919客机是我国自主研发的新型客机,最大载客量为190座,航程最高可达5555公里;蛟龙号是我国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载人潜水器,它为下水搜捕提供了方便,还创造了马里亚纳海沟的世界纪录;复兴号动车组列车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它跑出了世界速度,使国人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缩短了时间;大型液化天然气船,可以将天然气做为轮船的燃料,更加环保,使我国的空气质量更加优质,让国人身体健康。中国正在飞速发展,让世界瞠目结舌。
我国的重大科技要属我国的飞船了,在中国的神话和传说里,天空之外的世界是中国人民千百年来向往的梦幻之地。而我们的梦想早已实现:1999年11月20日至11月21日,仅仅飞行了一天的“神舟一号”,为科技航天事业拉开了序幕;1970年4月24日东方红一号卫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使中国成为继苏、美,法、日后第五个独之研制并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2001年1月10日1时0分3秒,“神二”升空,在太空飞行了6天零18小时;2005年,中国人的梦想终于实现,“神五”载人飞船将我国航天员杨利伟送入了太空......“神五”的第一次登月让我们了解道了其他星球的样子和关于它的知识,“神六”、“神七”、“神八”遨游太空。中国,这个有着五千多年璀璨文化的古老国家,为人类科技史和航天史画出了完美的一笔。
现代科技机器人不光对我们生活有很大帮助,还帮助学生们提高学习成绩。在以前胆囊炎手术需要进行破肚,但现在的微创机器人完全可以对皮肤表面减少伤害和减少人的痛苦。在现在的一些家庭里,已经出现了针对孩子学习的辅导机器人,他有效地提高了孩子们的学习成绩。
在现代社会,科技正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正在改变着我们每一个人,我们做任何一件事都离不开科技,唯有重视科技,才能改变个人命运。
今天我们身上都担负着复兴中国的重任,我们必须以百分之二百的努力去完成这个任务,我们必须要记住这句话:科技承载梦想,知识改变命运,唯有重视科技才能改变人类命运!
论科技自立自强心得体会篇3
近日,“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成功完成万米海试并胜利返航。对此,习近平主席发来贺信,致以热烈的祝贺,他在贺信中指出,从“蛟龙”号、“深海勇士”号到今天的“奋斗者”号,科研工作者们以严谨科学的态度和自立自强的勇气,践行“严谨求实、团结协作、拼搏奉献、勇攀高峰”的中国载人深潜精神,为科技创新树立了典范。“比天空更深的是海洋。”不断向越来越深的海底世界挑战,彰显的是中国人对未知科学奥秘无尽的探索精神。
从1986年我国第一艘载人潜水器研制成功,到后来下潜深度突破3500米、4500米、7000米……直到如今成功创造了深度10909米的新纪录,我国在载人深潜领域已经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来之不易的成绩,是广大致力于深海装备研发、深渊科学研究的科研工作者们不断努力和奋斗出的结果,在新时代新征程中,他们的这种载人深潜精神不仅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指出了前进方向。
在科学技术创新面前,“严谨求实”是取得重要突破的关键因素。航空航天、深海潜水、智能制造、电子通讯、医疗器械……越是高新技术的产业,越离不开科技工作者们严谨求实的工作态度,这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小小的失误都会造成最终结果的巨大偏差,成为科学技术创新路上的“绊脚石”。科学研究永无止境,急不得也强求不得,要时刻以严谨的态度去认真对待每一项工作,为科学技术创新下足“绣花功夫”;也要在立足于科学的基础上大胆假设、勇于探索、勇于发现,真抓实干地用实践去反复验证真理,才能不断助推科学技术向前取得更多新发现和新胜利。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路上,“团结协作”是获得最终成功的力量源泉。
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不管是抓好科学技术创新工作,还是抗击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亦或是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都离不开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紧密的团结协作。“大道不孤,守望相助。”个人的力量始终是有限的,只有团结协作才能无所畏惧。当今世界,疫情大流行带来了更多全球性的挑战,也将全世界的人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了一起。与更多的国家合作、交流,分享抗疫经验,共享研究成果,中国始终秉持着互利互惠、合作共赢的发展理念,加强对外合作,携手抗击疫情,相信全球疫情防控在共同努力下必将取得最终胜利,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也将会越来越近。
在挑战各种“不可能”任务的途中,“拼搏奉献”是创造更多奇迹的不竭动力。中华民族是一个崇尚奉献的民族,千百年来,有愚公移山、大禹治水、女娲补天等感人故事,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等流传千古的诗句,也有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一系列伟大精神,这些无一不包含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