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是我们内心情感的晴空万里,透过文字感受到心灵的宁静与豁达,结合实际,心得体会才能有深度,才能将抽象的理论转化为实际应用的智慧,下面是品读360小编为您分享的学科目二心得体会7篇,感谢您的参阅。
学科目二心得体会篇1
2022年军考大纲进行改革,不仅文化科目变动大,军事共同科目也迎来不小的变化。以前军事共同科目成绩会折半计入总成绩,但从2022年开始,军考共同科目成绩全数计入总成绩。详情如下:
考试分值总分为100 分,一共6个课目,其中队列(停止间转法) 10 分、轻武器操作(实弹射击) 20 分、战术基础动作 10 分、体能(仰卧起坐、30x2蛇形跑、3000米跑) 60 分。总分未达到60分或有两项(不含)以上不合格的,不能参加文化科目考试。
军事共同科目备考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出来,那么各个课目应该如何备考呢?今天,小编就来讲一下各个课目的备考重点,想拿高分一定要看下去。
1、停止间转法(10分):队列训练是基础科目,停止间转法是基础中的基础。转体稳、靠脚准……将口诀熟记,便可以轻松过关。考试中,一定要自信,自信的军人形象也是获得高分的关键。
2、仰卧起坐(15分):主要由腰部发力,背部保持自然状态,动作不可太快,慢起慢落。告诉你一个小秘密,就是多练习仰卧起坐还可以减肚子。
3、实弹射击(20分):目标胸环靶,距离一百米。首先像我们练习时一样找好平正关系,准星对准觇孔正中心,把准星对准靶子10环下沿处,食指轻轻预压,切不可重扣扳机。呼吸也是关键,击发前调整呼吸,缓缓吐气。
4、30x2蛇形跑(15分):起跑时要将身子压低,加速向前冲。蛇形跑的精髓就是绕杆,一定要注意绕杆的技巧,腿的频率不要变。没有捷径,只有不断练习。
5、3000米跑(30分):起跑时,重心放在前脚上;起跑后,上体要保持前倾的姿势;跑步途中,要尽量放松、呼吸与步幅均匀;最后还有400米左右的距离时,要竭尽全力地进行最后的冲刺。
6、战术基础动作(10分):这是考生普遍觉得较难的一个科目,卧倒、收腿、伸臂、出枪……只有咬紧牙关一鼓作气,才能发挥出最佳水平。值得注意的是,在提升速度的同时,也要注意不能掉东西,要不然得不偿失。
学科目二心得体会篇2
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溧水县教师进修学校今年开发的继续培训新平台,给我们信息技术教师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交流的机会。形式新颖,内容实在,效果明显。这次的改版是非常成功的,我们教师由最初的被动的迫于形式环境,不得不学,转变为主观上主动的去学习,认为应该学。自开班以来,我经常坚持在线学习、参与论坛讨论,收获很多,感触也颇深。下面我简单总结我在本次培训中的几点收获:
1.认清了课程目标定位。从课程《课程改革的重要问题:关注人的整体性发展》中,让我明白了三维目标是新课程推进素质的根本体现,它使素质在课堂教学中的落实有了重要的抓手和坚实的操作性基础。在这三维目标中,知识与技能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学会”,过程与方法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会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乐学”。在具体的学科教学实践中,三维目标也是一个整体。
2.审视自己的成长之路。从课程《教师专业成长之路怎么走》中,我重新反思了自己的成长之路,并思考今后的路如何能走的更好。“教然后知困,学然后知不足”,要经常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从教学主体、教学目的和教学工具等方面,从教学的前、中、后等方面获得体验,上升为理性认识,使自己不断成熟起来。
3.丰富了课程理论知识。课程《认知心理学学习理论及网络环境设计》让我明白了什么是“认知心理学学习”及相关的理论,还有怎样根据该理论来设计网络;课程《认知灵活性理论指导下的非线性学习》让我明白了什么是“认知灵活性理论”、什么是“非线性学习”。还有很多的课程实在妙不可言。
4. 与同伴交流共成长。在论坛中,看到了很多同行的帖子,这些帖子都非常实在、实用,把平时在教学中的一些问题都给反映了出来,大家通过回帖,来相互讨论,集思广益,起到了很大的交流作用。
总之,这次培训内容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案例很多,易于接受。这次的学习使我明白了很多,有效的学习应该是会学,会用的学习,总体来讲应该是真正能够促进老师的成长。
学科目二心得体会篇3
2022版《义务体育健康课程标准》中在“课程实施”的教学建议中提倡改进课堂教学方式方法,促进学生主动学练。体育健康课程教学要实现“从教为主”向“以学为主”的真正转变,将过分关注传统授知识与技能转变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和学习行为。经过今天新课标解读培训,我认为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一、创设故事情境,促进学练激兴趣
教师应不断的创新教学方法,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能在兴趣的带领下专注于课堂知识的学习。例如障碍跑一课可设计一个“消防员战士”的情境,所有同学都是“消防员”,只有快速通过重重障碍才能救出被困者,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练兴趣。
二、巧设问题情境,提升思维促探究
新课标中要求体育健康教学要实现从“以教学为主”向“以学为主”的真正转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自觉实践,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恰当的问题能够带领学生找出正确的答案,对学生具有引导作用。因此,在设计体育情境教学模式时,体育教师应该设置一些问题情境,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鼓励其应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去解决问题。
三、落实因材施教,关注差异共受益
体育健康课程在高度关注对所有学生进行鼓励与指导的基础上,针对不同身体条件,运动基础和兴趣爱好的学生因材施教。高度关注,对所有的学生进行激励与指导的基础上,针对不同运动基础、身体条件和兴趣爱好的同学实施因材施教,并提出不同的学习目标,选择适宜的教学内容,采取多样的教学方法,以学习评价方式,促进每一位学生产生良好的学练体验,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更好发展。
四、妙用合作学习,生生互动共进步
合作学习是体育课堂教学中的重要形式,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群体合作与创新意识,在合作学习中可以进行任务分配,人人有角色,人人有事做,让学生充当小老师、小裁判、促进生生互动,生生交流,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
新课标对我们一线教师来说是方向也是挑战,更是机遇。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应该根据课程标准、学习目标和学习进度等方面,结合学生的运动基础、兴趣爱好等特点,合理选择和设计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方式,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学科目二心得体会篇4
一、调整座椅
各人身高、胖瘦不一,开车时座椅前后位置差异就大了,如果调整不好,会影响看点的准确,想想后果,好怕怕。
座椅的调整方法:
1、上车后,双手轻握方向盘,左脚可缓慢将离合踏板踩到底,不感觉吃力为好,双手可以轻松的转动方向盘;
2、调整好后用拳来检验下小腹与方向盘的距离,一般瘦的人两拳距离,胖的一拳;
3、将这个距离记住,这样每次上车调整座椅就标准了。
二、调整后视镜
没有标杆,就需要利用后视镜选取参照物。首先需要调整后视镜到合适的位置,即将镜子压低或稍调高,便于自己清楚看到地面标线为好。
三、学会看后视镜
可能有人会说,谁不会看后视镜啊,这不是瞎扯吗?可别说,还真有人不知道怎么利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