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常常伴随着情感的体验,是情感的表达,心得体会是我们对于相关事件看法的文字的记录,下面是品读360小编为您分享的八上语文心得体会6篇,感谢您的参阅。
八上语文心得体会篇1
10月14—25日,有幸参加了杭州师范大学举办的高中语文教师教学研究专题培训班学习,按照学习计划我有序地完成了培训学习的任务,收获颇多。
在这期间,共观摩了来自四所省一级重点中学的八位优秀语文老师精彩而有特色的优质课;还聆听了三位大学教授和六位特级教师或省内名师的讲座。他们是构建浙派语文教育的领军人物和理论的创导者。从张纪良特级教师处,看到了一位名师的成长之路,虽然充满艰辛,但乐趣无穷,榜样的力量在激励着自己;胡勤等老师的讲座,又让我对新课改有了更深的理解;王光龙教授的讲座从一定理论高度对语文课程学习方式的转变做了阐述,加深了对学习方式转变的认识;彭小明、蔡伟两位教授的讲座,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具体实践操作的指导,深入浅出,非常有指导意义;另外四所重点高中的教研组长的讲座,体现了各自的语文教学的特色,有极大的借鉴意义。由衷感谢组织者的精心安排。
当中感受最深的是杭二中钱增兴特级教师的讲座,让我陷入深深的思考。
钱老师《阅读教学设计主问题策略探究》讲座,从两大方面做了阐述。一是课堂教学问题,二是主问题设计三步曲。有理论研究,又有具体事例分析,既有高度,又有实际操作,非常实用。试摘录部分观点:教学中用“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问题来带动整篇文章阅读的提问设计,称之为“主问题”设计。它是对大面积教学中提问设计的一种创新。1、“主问题”是对文本的概括和提炼,是一种整体阅读的问题设计。 2、“主问题”是在教师对文本熟练掌握的基础上设计的,几个重要的“主问题”之间,是科学有序。 3、“主问题”的设计着眼于学生长时间深层次的学习活动。所以,“主问题”就是阅读教学中质高意远的课堂教学问题设计,具有“一问抵许多问,一问领多思”效果。然而,“主问题”的设计必须关注语文学习的读、写、说、思活动,关注学生更全面更自主的发展。因此钱老师将主问题设计概括为九个字,即聚焦准、脉络清、探究深,非常准确。
杭二中两位老师的公开课正好是钱老师这一教学理念的很好注脚。如上《记念刘和珍君》的老师,整堂课紧紧抓住两个词语:哀悼和愤怒,引导学生阅读文本,解决一个个小问题,真正做到“牵一发而动全身”。课堂教学非常完整流畅,赏心悦目。
另外还引发我对一个问题的思考,就是多媒体与黑板的关系。自从使用多媒体以来,许多老师就很少甚至不用多媒体了,所有的内容都在课件上,意味着所有内容都有了老师的预设,对课堂的生成置之不理或一棍子打死,因为不那样就与原来不一致了。而杭二中两位老师的幻灯片都不超过十张,而都使用了黑板,我想这是主问题策略的必然:主问题用多媒体显示,这是预设;小问题不能都做预设,要那样就禁锢了课堂,禁锢了学生的思考。
通过学习有了很多的想法,但思考都还不成熟。在培训过程中,通过专家们地引领、点拨,是对我原有的教育观念的一次“洗脑”,摒弃了许多旧观念,旧方法,给予我的是更多的反思、自省和重构,为我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不断摸索、创新,奠定了基础。我想这就应该是本次培训的最大收获。
这一阶段的学习马上要结束,我会将这里学到的带回学校去,在我的教学工作中努力实践、探索,努力提高语文课堂的有效性。
八上语文心得体会篇2
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疫情在全国爆发,举国上下齐心协力共抗疫情。眼见新学期开学的脚步越来越近,但因为受到疫情的影响,老师和同学们都暂时无法回到学校开启新学期的学习,为了响应教育部“停课不停学”的号召,教育教学活动不得不扩展到学校和教室以外。面对网上教学的新任务,这对许多老师来说也是猝不及防的,要适应新的教学模式,更重要的是还要与学生保持良好的沟通。下面就近期开展的小学低年级语文线上教学谈谈自己的一点感想。
一、线上教学准备
自接到我市中小学生将从3月2日起开始线上教学的通知后,老师们都开始提前制定教学计划,学习线上远程技术,开发课程内容,实现资源共享。我还专门向我校的信息技术老师请教,学习如何利用钉钉进行线上教学,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和家长在家里也能感受到如同在学校课堂中的氛围。网络授课毕竟不同于线下,所以在准备工作中要做的事情就比较多,比如内容要精简,开设的课程要丰富,多开展一些结合抗击疫情有关的生命科学活动等等。那么在低年级线上语文教学中,为了减少低年级学生看屏幕的时间,需要将资源优化,针对新知识巧妙设计重难点,提前录好微课,或者使用国家平台、省平台和网络平台上的课程资源让学生在不同时间段观看,避免用眼过度。我先采用钉钉和微信群的平台来与学生以及家长保持良好的沟通,毕竟教学平台只是一种服务于教学的媒介手段。其次,为了保持与六安市名师空中课堂的课程一致,我每天在新课开始之前都会认真备课,根据云课堂上的内容为孩子们制定好相应的课余任务。比如这周一上的识字第一课《春夏秋冬》,我会提前将这一课需要认识的生字发到群里,让家长带领孩子运用不同的方法识记,并通过语音的方式传到群里。另外我也会在班级群里播放课文朗读音频,让孩子们跟着示范朗读音频将课文中出现的词语与短语读准确。这样在新课教学之时孩子们不必过于紧张,反而能跟着屏幕前的老师一起进入课堂状态。
二、线上教学反馈
经过一番充分准备,3月2日我班学生迎来了他们人生中的第一节线上课堂,我也和孩子们一起坐在电视机前同步观看,认真学习,记录笔记,并在脑海中浮现出孩子们听课时的一幅幅画面。好在我班家长都非常支持与理解,在班级群里及时上传孩子们上课听课的视频,虽然与孩子们打不上照面,但看见孩子们聚精会神、全神贯注的聆听,大声跟读、认真书写的样子,我倍感欣慰。我想这也是线上教学的魅力,以其“时空上的自由性”在这个漫长的寒假尾声,成为沟通师生双方教与学的首选方式。那么如何得知孩子一节线上课的收获,仅仅靠视频传送是无法知晓的,由于云课堂的时间只有二十分钟,我会将其全程录制下来发到群里以方便没有及时观看直播的学生反复观看。低年级的语文教学最重要的就是识字写字,这个时候发挥钉钉的最大优势,让孩子将一课新学的生字用钉钉打卡的方式反馈给我,我再进行逐一指导能够实现线上与线下的良好沟通。而且我也利用钉钉打卡的方式结合寒假里的课外阅读将其与新课整合,把新课的课文朗读放进其中,家长们录制孩子的视频上传打卡,当然本着自愿选择和自愿打卡的方式,其实对孩子们也是一种激励。这样更能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结果有一个直观的认可,同时让学生心里有了仪式感和目标。
三、线上教学的得与失
1.线上授课,首先丰富了教师的教学手段,培养了自己的信息技能,熟悉了网上授课的教学模式,让家校之手紧紧相连。线上教学也能平衡教育资源,让更多的人享受到名师教学资源和优质课程;这也让我们老师从中学习到不少优良的教学方法和技术手段。线上教学在当前特殊环境下,可以不受时间限制,随时随地的学习,有的课程虽然是直播,也能将其录下方便学生继续观看复习。哪里不会看哪里,不用担心哪里漏掉或没听懂。这些都是线上教学的发展与进步,更是为以后成为教育的新趋势而蓄力。
2.有得必有失,线上教学它也存在着诸多弊端。首先小小的屏幕限制了师生之间的面对面的交流与沟通,在语文新课程标准理念中提到最关键的一点是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我们作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