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家教注重家庭注重家风心得体会7篇

时间:2024-01-27 作者:Mute 心得体会

我们在一件事情上得到新的启迪之后,都会记录在心得体会中的,体会是抒发我们内心真实情感的重要文件,写之前一定要理清思路,品读360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注重家教注重家庭注重家风心得体会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注重家教注重家庭注重家风心得体会7篇

注重家教注重家庭注重家风心得体会篇1

?浓浓家风筑民魂】

多次强调,“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义方既训,家道颖颖。岂敢荒宁,一日三省。”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一个家庭的“知礼节”,关系到整个国家的“仓廪实”,家风是如此的让人珍视。

“不学礼无以立”,家风是立身做人的准则。国之栋梁出于家之苗圃,家风总是以“润物细无声”的形式影响和成就着每一位伟人。“孟母三迁”是一个家庭对知识的尊重,于是成就了伟大的思想家孟子,他提出的“仁爱”思想至今都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岳母刺字”是一个家庭对精忠报国的敬畏,于是培养了一代民族英雄岳飞,他保家卫国,守护了一方安宁。94岁老革命周智夫“不留金、不留银,只给后代留精神”的纯正家风令世人称赞。正如《礼记·大学》所言:“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家风铸就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成为历史英雄人物“兼济天下”的内生动力。

“小家紧系大家”,家风是社会和谐的基石。和谐中国呼唤文明家庭,家风同样为实现幸福美丽“中国梦”提供着强大精神力量。雷国平夫妇携手馈桑梓的实践就是从对自己孩子开始,然后扩及到家族的孩子,再到家乡的孩子们,从而在整个村形成崇尚、发展的风气。龚全珍家庭建好“小家”,服务好“大家”的服务奉献潜移默化地影响和带动了身边的街坊邻居,让琴亭镇这片红土地充满着和谐的气息。正如习所讲:“千家万户都好,国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家庭应当成为也必然成为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支撑,千万个家庭的家风好,社会风气才有好基础,社会发展才有推动者。

“一家仁,一国典仁”,家风是国家发展的动力。家风建设关系风和政风。在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强调:“每一位领导干部都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廉洁修身、廉洁齐家,在管好自己的同时,严格要求配偶、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作为引领和推动国家发展的“关键少数”,家风建设既是提升个人政治能力的必然,也是秉承共产人继承和弘扬红色家风的关键所在。纵观已查处的大案要案,很多腐败分子的违纪违法行为中,往往都有“家族腐败”因素。的事业的发展进步,需要有能力有素养的干部,需要能治国能兴邦的干部,这些干部最典型的就是“艰苦朴素、廉洁奉公”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殊化”,有良好的道德修养的焦裕禄。因此,员领导干部必须做到爱家爱国,如此才是“修身齐家”以“治国平天下”。

鲁迅曾讲: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进步。这民魂便千千万万家魂做支撑,凝小家之风,才能成中华之大!

注重家教注重家庭注重家风心得体会篇2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风的“家”,是家庭的“家”,也是国家的“家”。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

我家的家风又是什么呢?家中没有明确的记录或说法,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家风的理解却愈发深刻。

自从我记事以来,我家就是人人羡慕的四世同堂家庭,家中老爷爷、老奶奶、爷爷、奶奶、父母、姐姐和我,还有两个叔叔、三个姑姑、二爷爷一家人,再远一点家族成员就更多了。每逢家中有嫁娶等大事,都是一次家族成员的大检阅。一大家子人团聚在一起,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再大的事情在家族成员的集体努下都能圆圆满满的完成。

20__年,小外甥出生了,围绕着取名的问题,爸妈还有姐姐、姐夫、我等一家人又围坐一起讨论起来,最后,还是父亲一锤定音,“我们这个家庭,人口多,团聚一起没有矛盾争端,是和和睦睦的一家人,我看就叫‘和和’吧”。在父亲的提议下,小外甥取名“和和”,象征了我们和和睦睦的一家人。“和睦”不就是我的家风吗?家家和和睦睦,方有我们国家的和谐。

家庭的和睦,来自于每个人都坚守“孝”的信念。孟子在《寡人之于国也》中说“申之以孝悌之义”,作为孟子的后辈,我们家中更是尊奉“百善孝为先”。老爷爷七十多岁时身体不好,卧病在床,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爷爷却毫无怨言,每日端茶喂饭,必亲尝冷热,温度合适才给老爷爷。夏天天热,爷爷每天必给老爷爷擦洗身体;冬天天冷,一定将炕烧得暖暖和和的。老爷爷晚年虽是久病之躯,却没有遭一点罪,他走时是安详的,因为床前有孝子的陪伴。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确,好的家风,影响着人的成长成才,现在我的儿子也已九岁了,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也为了我们国家的和谐,我们更应该传承优良家风。无论世事如何流转,让我们家“尽行孝道,家庭和睦”的家风永远流传。

注重家教注重家庭注重家风心得体会篇3

家是浓缩的国,国是放大的家。那么,家风是什么,我理解的是一个家庭或家族长期以来形成的能影响家庭成员精神、品德及行为的传统风尚,是一种特色文化的传承。可以说,良好的家风,是家庭建设的核心,烛照着每一名家庭成员的心灵世界,成为每个人的精神源泉。家庭是精神成长的沃土,家国情怀的逻辑起点在于家风的.涵养、家教的养成。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为基础,以治国平天下为旨归,把远大理想与个人抱负、家国情怀与人生追求熔融合一,是古人的宏愿,亦是今人传承家风和家教的本分。

北宋著名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司马光撰写《训俭示康》家训,儿子及后代继承发扬俭朴家风,永不奢侈腐化。“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这是明朝朱柏庐的治家格言。被传为佳话的“六尺巷”故事,时任礼部尚书的张英“让他三尺”,拓展的不惟街巷之宽与道德之厚,还开化奉扬了煦暖人心的佳美嘉善之家风、民风、社风。

家风建设修身为先。打铁还需自身硬,完善个人修养,是社会道德规范的延续,也是社会主流价值观的传承。修身一方面是提高个人道德素质,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另一方面,作为领导干部要懂得知足,提高自身政治警觉性和政治鉴别力。魏征说:“傲不可长,欲不可纵,乐不可极,志不可满。”领导干部应将廉洁自律克己奉公的思想深深烙入脑海,淡化个人得失,在为民务实中实现个人的价值。对领导干部而言,家风更是关系到作风能否端正、廉洁能否守住。好的家风能为廉洁奉公提供精神支撑。反之亦然,家风不正、家教不严,相互影响、恶性循环,最终会突破法治的底线、走向腐败的深渊。近年来,出现的“大老虎”及家庭式腐败现象的出现,莫不缘于此。

家风建设重在传承。中国传统讲究言传身教,不仅是文化知识的传播,还是道德修养的映射。在家风建设上,古语说,母慈而子孝,兄友而弟恭。优秀的个人修养是可以通过自身的言行举止和为人处世感染下一代的。

对领导干部而言,家风是砥砺品行、干事创业不可或缺的精神指针。成长于克勤克俭、崇俭抑奢的家风环境,自会多一份厉行。

注重家教注重家庭注重家风心得体会篇4

“家和万事兴,只有家里和和气气的,我们的大家,我们的国家才会越来越昌盛。”x月xx日,xx街道联合xx学校开展了一场为“家风抵万金”的讲座,辖区百余居民参加了此次活动。

此次活动旨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

...
《注重家教注重家庭注重家风心得体会7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