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经历挑战并努力克服困难时,才能真切地获得宝贵的心得体会,优秀的心得体会可以提升我们学习的动力,品读360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小学信息技术研修心得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小学信息技术研修心得篇1
此次网络计算机国培,受益匪浅,对于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新教师来说,这也是享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
变成肩负着教书育人重任的耕耘者,有点兴奋,有点担忧。能做好角色的认知,就很有意义。学习一种知识。学习是没有止境的,对于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理论知识是全副武装,可我们缺乏操作,在工作岗位多年的优秀教师们恰好补充了这方面的空缺。他们在教学及班主任管理上提供许多实际案例。如钟琼老师在谈班主任管理工作时,讲到将班级黑板分成三块,中间板书,右边课程表,左边则留出一小块为作业栏,这样做既可明确作业量,又可督促学生完成任务。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十分有用。她现场示范小魔术,明确激发学生好奇心,学习兴趣的重要性,意识到学会激发学习兴趣的好方法,这是职教多年的优秀老师在管理工作上的一些小细节,细节决定成败,刚去学校的新老师多数会担任班主任的工作,正要注重这些小细节,才能建立起一个团结优秀的班集体。走入岗位的一个多月,经常向有其他老师们讨教经验,利用合理的班级管理办法等,也是受益于此。另外令我大开眼界的许多学校采取的电子白板教学,从教学设计到课堂展示,她取代了传统粉笔教学,扩充了教学容量,同时弥补了ppt教学死板的缺陷,既方便学生充分展示学习成果,又能加强教师于学生之间的沟通。遗憾得是农村教学落后,不然学生也能享用科学技术的便利。
领悟一份心态,为教育负起责任。作为一名教师,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在学生的眼里,特别对于年龄小的学生,老师言传身教的作用更为明显。培训期间相关老师讲解师德知识就十分有用,“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一次学生提醒我上课不能接手机的行为让我印象深刻。老师对于学生的心理建设必须负起责,比如知错就改的道理小学生都懂,错了先说“对不起”,可是否能改呢。老师用纪律约束学生,老师是否也会犯错呢。老师要求学生上课不做小动作,老师是否不拿手机,不接电话,不玩游戏呢。从这里,我找到了答案。老师面对的学生,也是自己,做到及时改错,小孩子会记住每个人都要遵守约定包括老师,这样才能让他们更努力地去遵守纪律,改正错误。
记得贺娟老师的课堂中,引用了乌申基的话:“并不是我们喜欢一件事就可以把它做好,而是我们在做的时候学会了喜欢它。”记得刚来溆浦就有老师问我,喜不喜欢教书,或许这只是一个过程,答案并不重要。可你没办法不被一个稚嫩而亲切的声音打动,没办法拒绝并不起眼却花了心思制作的小卡片。因为你面对的是世界上最单纯的一群孩子。做教师的辛苦和累是不用说的。睡一觉以后,你又会继续做着同样的事。我带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担任了班级语文、品德、美术、音乐教学及班主任工作,班级人数多,工作量大等让刚走入教师队伍的我有点吃不消,时间越久越成为习惯,已经习惯和他们待在一起。想到培训期间专家们提到的年轻教师有的就是一股冲劲,能够吃苦的狠劲。作为一名的教师,不能被眼前的困难打倒是最基本的要求,对于一年级的新生,不光要有耐心包容心,还要求严格又施与爱心。行为习惯的养成很重要,不管课堂还是课外,老师必须加以引导强化他们的纪律意识。关键时刻还要“狠一点”。一个月下来,我想,我正慢慢地走入这个过程,享受与孩子在一起的快乐。
网络培训,拉近了一般老师与名师的距离,不懂得,可以反复看、斟酌。同时,这对于平时有教学任务的教师们也是一种挑战,但也充实着教师的课余生活。作为一名带给学生知识的`老师也必须不断给自己充电,所以很感谢这一次的网络计算机培训。
小学信息技术研修心得篇2
校本培训工作是“基于学校,在学校中,为了学校”的培训,为了切实开展工作,我校在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并充分研究当地社区和学校培训资源的基础上,以学校和教师为主体,开发旨在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多样的、可供学生选择的培训。学校的生命在质量,质量的根基在教师。为了适应教育变革要求,不断提升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坚持和提高学校办学水平,我校在实践中逐步建立了以课程改革为中心,以课堂教学为载体,以教科研为依托,不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校本培训新机制。培训计划秉承和遵循这样的立意和宗旨,“过去,人们将教师职业比作蜡烛,燃烧并溶化自我,照亮学生。今日,我们将教师职业比作火炬,在照亮学生的同时,点燃同仁。”大家都能在这一立足学校实际的校本培训中共同成长,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成就教师的职业梦想,实现教师的人生价值。四年来,在培训中,我们立足于学校发展、整体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基于学校的现有条件和基础,针对学校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开展针对性培训。
一、转变培训观念。
由于绝大多数教师原先所学的教育学是没有培训论的教育学,加上“校本培训”这一概念在我国正式使用的时间并不长,所以,教师对校本培训的认识难免存在一些偏差。另外,学校、教师和学生过分依靠和迷信统编的教科书。这种传统的思想上的习惯势力与校本培训的现实需求之间存在的强大的反差和深刻矛盾,将对校本培训的开发带来观念、制度层面上的阻力。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校对教师进行了“校本意识,校本概念”的专业性讲座,又经过网络视频教育,使教师尽快熟悉了校培训新观念。做到人人知人人懂,为后续工作的开展打下了夯实的基础。我们又多层面拓展课程资源支持校本培训计划,校本培训在师资上坚持以校为本。在校本培训中,我们对教师的专业精神、专业态度、专业知识和本事等关系到教师专业发展的方方面面给予了全方位关注,如教师的敬业精神、负职责的态度和成长目标等等。普通教师与专家的比较证明,教师的知识不仅仅有量与质的问题,而更重要的是结构问题——教师所需要的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经验性知识和背景性知识,都是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整合,而专家致力于某方面的研究,见多识广,经验丰富,能够给教师供给迅速有效的帮忙。
二、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学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教师发展的根据地在学校,教师专业发展需要真实的教育教学情境。教师专业发展的很多品质是在课堂中、在与学生的交流中生成的。学校了解教师发展的需求,仅有校本培训,才能真正适合教师成长和发展的需要,使教师成为反思型教师、研究型教师,走上专业化发展的道路。因为每一位教师都有他的优点、长处,也有自我的短处,而校本培训就扬长避短,很好地解决这类问题。教师长期在学校任教,教师之间、校长与普通教师之间,每人的长处、短处彼此都十分了解。比如,年轻教师课堂经验不足,不能很好地把握上课的进度、学生学习进取性不能很好地调动等,校长、经验丰富的中老年教师就可针对这些常规问题对青年教师进行有的放矢的指导,这些指导能够在课堂中、也能够在课堂外、办公室里。所以,这样的培训模式针对性强,在某些方面能够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课堂是教师教学的主阵地,也是教师成长的主要园地,离开了课堂,教师专业化成长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教师的发展就成了一句空话。学校要求既要把课堂作为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又要把课堂作为教科研的对象,以对课堂教学的研究来优化课堂教学,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以这一思想为指导,学校开展了不一样层次、不一样类型的课堂教学研究活动。如:教学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