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培训心得7篇

时间:2024-04-28 作者:Cold-blooded 心得体会

写心得体会的习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发现和解决问题,提高自己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心得体会可以激发我们的创造力,让我们更加自由地表达自己,以下是品读360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转型培训心得7篇,供大家参考。

转型培训心得7篇

转型培训心得篇1

对于银行网点转型这个话题,我作为一名银行工作人员来说并不陌生。如今的国内外金融经济形势已经发生了改变,中国银行业竞争日趋激烈,银行网点已不仅仅是银行形象和服务的窗口,更是终端营销的主战场,各银行纷纷提出了由核算交易主导型网点向服务营销主导型网点转型,这不仅仅是对传统观念的冲击,更是对构建网点营销体系和培养营销专业团队的挑战!银行网点必须主动的适应这种新的变化,不转型是不行的,而且转得越快越好,转得越快越主动。如果我们不跟上时代的脚步,很可能就被时代所淘汰。南通各家网点就已经开始步上了转型的轨迹。

在我看来营业网点转型主要分为几下几个方面:

一、服务管理:1服务的标准化、流程化2服务质量的检查3客户分级的差异化服务4服务意识和服务技能的提升

二、营销管理:1区域内市场营销活动的策划与组织2网点产品的交叉销售:客户分流与引导创造机会、柜员如何发现销售机会、 主动营销和发掘目标客户、 公司业务和个人业务的联动3客户关系管理维护4区域营销环境分析和市场细分

三、现场管理:1网点现场的布局与动线设计:装修风格崇尚简约、舒适、温馨,网点空间布局更强调功能分区,明显区别于传统银行以高柜为主、所有服务功能均通过柜面实现的运营模式。2网点现场如何做好营销陈列3营造网点现场氛围

南通中信银行几个网点步上转型的轨迹差不多两年的时间,与传统模式相比之下,有了质的变化。 转型以来,本着中信的文化底蕴,开始了对网点硬件进行了大规模的标准化装修,统一的标示、统一的外观形象、统一的宣传口号、统一的服务,整个行由此像工业化的流水线般整齐划一,自此率先以规范、先进的世界一流金融企业的形象出现在社会大众眼前,大大提升了我行在社会上的美誉度。支行在考虑流程优化、功能分区、业务分类、柜员分等、客户指引时,首先想到的是客户需求和感受,而不是自己“只能这个样”、“只有这么做”。譬如优化流程,更多的考虑客户便利,省去相似、相近的有关手续;而功能分区也考虑了中高端客户办理业务的私密性,增强客户的安全感。编写业务指引,就是要让客户看得明白而不产生歧义,注重指引的形象、直观,更多的是用图示和简洁的文字,而不是“长句”的叙述。《指引》出台前,则征求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客户的意见,就是要让每一位客户看得懂,用得上。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是网点转型的基点要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员工服务意识的强弱是关键,而服务意识的强弱源自员工的角色定位。在一段时间内,支行领导无论是开会,还是给员工培训,都反来复去讲“角色定位”,引导员工在“转型”中实现自己的角色转变,由原来的“柜员”转变为“服务员”和“销售员。通过培训,大多数员工都明白,作为服务员,每天的工作就是为客户提供服务,满足客户的需要,客户满意是衡量服务好坏的标准;而作为“销售员”,就是要在为客户提供服务过程中因人、因时、因事,适宜地向客户营销建行的产品。服务是为了销售,而销售需要更好的服务。

零售网点转型项目的每一个细节都逐渐深入我行人心。看到我行的转型取的的成绩。我应该自省自查努力工作,在本职工作做好的同时,我要积极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为我行在从网点转型到战略转型工作中献计献策。

转型培训心得篇2

化工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行业,与一国综合国力和人们生活密切相关。化工产业由于规模体量大、产业链条长、资本技术密集、带动作用广、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等特征,受到发达国家的高度重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我国化工产业存在结构不优、技术水平不高、国际竞争力不强、环保压力大、安全管理不到位等突出问题,今天我们从国际化工产业发展的趋势开始,探讨一下我国应该如何借鉴发达国家化工产业发展的经验。

一、国际化工产业发展新趋势

(一)化工产业格局:向亚太地区集中

近年来,全球化工产业保持稳定增长态势。2015年,世界化工产品销售额35340亿欧元,近10年年均增速超过10%。以中国为主的亚太地区表现抢眼,2015年中国化工产品销售额占全球比重高达39.9%,是2005年(11.6%)的3倍多,超过后面9个国家销售额的总和,是北美地区和欧盟市场销售额的总和。

与之相对应,欧盟逐渐丧失了在世界化工产品销售额排名中的最高位置。2005—2015年,欧盟化工产品销售额占全球比重从28.2%降低至14.7%,下降了13.5个百分点。北美地区化工产品销售额占全球比重从25.3%降低至16.5%,下降了8.8个百分点。展望未来,亚太地区将成为全球化工产业增长的主要动力源,但欧洲化学工业仍然是引领者,且是一个高度创新的行业。

(二)化工产业升级:绿色可持续发展成为行业发展主流

世界各国对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的重视程度日益提升,出台了很多环境方面的政策、法规,同时环境执法力度也在逐步提高,化工企业需要积极探索绿色低碳、安全环保的技术,加强与信息化技术融合,尽可能地发展环保型产品,实现清洁生产,并在节约能源和资源方面,采用先进工艺技术,降低原材料消耗;配备废水、废气、废固处理设备,最大限度地降低三废排放量,增加节水措施,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等。可以说,“绿色化工”已经成为行业发展潮流。

(三)企业空间布局:上下游一体化和园区化步伐加快

国外的石化园区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实现了上下游一体化,产生了集聚规模效应,到达了高质量发展水平。美国墨西哥湾地区、日本东京湾、韩国沿海港口地区、德国的莱茵河畔等,都是通过集中投资、一体化经营,最大程度地共享原料供应,降低石油和石化产品的生产成本,提高了企业在高油价时代的竞争力。

比如,比利时安特卫普化工区位于欧洲的中心,毗邻欧共体总部布鲁塞尔,地处公路、铁路、水路的交通枢纽处,是无与伦比的货物储存与分配中心。化工区内的企业虽然归属不同的投资者,但企业之间依靠规范的运作机制,形成了长期稳定的协作关系,实现了一体化发展(即生产装置互联、上下游产品互供、管道互通、投资相互渗透),从而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与之对比,我国化工产业的问题和差距比较明显。

一是创新重视不够。

国外化工企业普遍把研发创新能力看作企业最重要的核心竞争力,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专利水平,并积极构建开放性和国际化的创新体系。根据欧洲化工协会统计,2015年欧美发达国家化工行业研发投入占销售额比重在1.7%左右,日本更是高达4%,而中国化工行业研发投入占全行业销售收入比重较低,仅为0.8%。

从专利申请量看,中国化工企业专利申请量逐年增长,但发明专利中跨国公司占比明显高于中国本土企业,且跨国公司的发明专利大多分布在下游的炼制和化工领域,而中国本土企业大多分布在油气开发等上游领域,在专利实施率和转化率方面与国外差距较大。

二是竞争优势不强。

虽然近年来我国化工行业整体规模快速壮大,但企业竞争力、盈利能力、人均收入等方面指标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在人均收入、人均利润等部分指标上我国部分企业不足全球领先企业的1/10。加快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具有竞争优势的企业和企业集团,是我国化工产业必须要下大力气补齐的短板。

三是一体化程度不高。

几乎所有跨国公司的发展战略都贯穿了一体化的发展理念。如德国巴斯夫的一体化

...
《转型培训心得7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