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分享心得体会,我们可以为他人提供实用的建议和经验,帮助他们更好地解决问题,心得体会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用于记录自己感触的书面文体,下面是品读360小编为您分享的教师培训个人心得体会优质5篇,感谢您的参阅。
教师培训个人心得体会篇1
7月23日下午,进入每天的讨论阶段,这次我们数学族主要围绕着《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这个问题展开讨论,教师们踊跃的参加讨论,各抒己见,使我真正了解到什么小组合作学习,在这里我谈几点在讨论中的学习体会。
一、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是把教学班的学生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依据教师精心设计的讨论题,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在同一小组内与组内同学合作探索、互相帮助、共同解决问题,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发挥每个学生个性特长与群体合作优势互补功能,培养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与合作能力,促进师生间、学生间多向的信息交流,把大课堂变成学生的“小天地”,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锻炼,人人参与,学有所得。
二、根据班级情况进行合理的分组。
要想对合作学习的分好组。首先教师要对全班学生的分组要进行认真的研究设计,教学中做到心中有数,然后根据本本的性质分组,就是说每个组中成员的组织能力、学习能力、学习成绩、思维活跃程度、性别等都要均衡。要确定每个成员的分工,可以采取轮换制,如组长、记录员、资料员、报告员等由每个成员轮流做。组长负责组织、管理工作,记录员负责合作过程的记录工作,资料员负责学习资料的收集工作,报告员负责写学习报告,代表小组进行学习成果汇报。
三、及时对小组合作情况进行评价。
有竞争才有进步。所以说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首先进行小组竞赛。对于做的好的'小组给予肯定和鼓励,对于做的不好的小组要加以引导和鼓励。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四、教师要注意做好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后总结。
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观察、作业批改、找学生谈话等方式,反思取得成功的经验和不足之处的教训,进而针对每个小组的表现再做具体的指导,促使每个小组都进行反思,这样慢慢会形成小组合作学习的良性循环。
教师培训个人心得体会篇2
通过这次学校组织的一个线上培训课程,我也是对于英语的教学,有了更多的体会,同时也是通过别的老师的一个讲课,让我感受到自己的工作也是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还可以做的更好的,对于这次的培训,我也是有一些感悟。
在培训里面,老师也是讲了很多关于英语教学方面的知识,特别是给我们讲了一堂课,让我们也是做了一回初中生,更是感觉到优秀老师的讲课,看起来普普通通,但是做的准备,延伸的方面,以及对课堂节奏的把控,真的是特别的好,我也是在学习之中看到了自己与老师之间的差距,也是清楚自己要去努力的方面是哪些,作为刚做老师不久的我来说,这堂课真的受益深刻,让我也是明白,上课也是可以讲得那么的好,让学生们产生兴趣,愿意主动的来学习,是非常的重要的,如果只是被动的来上课,其实学习的效率并不是那么的高,如果学生们都是喜欢上英语课,愿意来听,会主动的去做好预习和课后的复习,那么他们的成绩也是会提高的快,同时课堂的收获也是会很大,而这些除了经验,也是需要我们在课前的准备,课程的设计方面去做好的。
对于英语的理解也是要深刻,如果说小学的英语教学是让学生们有兴趣,那么初中是个非常重要,打基础的阶段,而且我们的英语环境也是不那么的好,所以更是需要我们老师对于所要讲解的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这样才能更好的去教好学生,同时英语也是要多练多听,多去说的,只有学生们主动的去学,去感兴趣了,那么才能真的教好,并且也是需要我们对知识灵活的去运用,去在课堂上讲的生动,而这些也是需要我们老师对于英语真的理解透了才行,能把知识点讲细了,讲得更加容易让人理解,初中生虽然也是有了自己的理解,对于英语的学习也是有了自己的一个想法,所以更是需要我们老师好好的来教,并且一些问题,也是需要去解决,而只有我们知识的储备充足,那么才能更好的来做好课堂的教学,在培训里面老师也是讲了很多,对于学习,非常的重要,作为老师更是要努力的去学,去提升自己的知识储备。
通过培训,让我对于英语的教学工作也是更加的了解,会在今后做好的,同时也是让我明白自己要去对英语有更多的理解,才能课堂上做的更好。
教师培训个人心得体会篇3
前几天,我参加了小学语文教师培训会。我感觉受益匪浅,对于略读课文的教学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叶圣陶曾经说过:“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如果说,精读课文在教学时,必须“细嚼慢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话;那么,略读课文在教学时,教师要更加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运用在精读课文中获得的知识与方法自己把课文读懂,并在学习中渐渐习得基本的读书方法。相对与精读课文,略读课文较为浅显些,这样正好为学生提供了阅读的阶梯,为他们创设了更好的独立阅读的实践机会。在略读课文的教学中应强化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强调学生自读自悟。也就是说,略读课文是学生唱主角,教师已由幕前转到幕后。不过,应该强调的是教师绝不能放羊,特别是在难点的地方,教师若能善于点拨,那化解的过程将会是略读课堂最亮丽的环节。
教师要区分好精读教学与略读教学,就要确切把握略读课文教学的尺度,既不搞过细剖析,也不作随意教学,要确立略读课文教学的明确地位,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教学中尤其要认识到以下几点。
(一)略读教学不等于略读。
正像阅读教学不同于阅读一样,略读教学也有别于略读。略读只是一种阅读的方式,它的任务比较单一,只是为了获取相关的信息。而略读教学则是一种教学活动,它承担了更为广泛的任务,不止是让学生在略读实践中获取信息,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在不断的实践中学习略读方法,学会略读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略读能力。因此,在略读教学中光让学生略读是不够的,还要授之以法,循法而学。如《金色的鱼钩》一课的教学,在学生初知文章大意后,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可以教给学生扫读和跳读的方法,并告诉学生基本的速读技巧,这样如果经常训练,一定能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
(二)粗知大意并不是浅知。
略读课文不像精读课文那么严格细致,只要求粗知文章大意,但并不意味着就可以马马虎虎,草草了事,如果只把读书停留在初读阶段,不加总结与反刍,读到的东西就会成为过眼烟云。如果教师以为粗知就是浅知、少知,就会使教学陷入盲目性。其实,粗知是相对精读课文而言的,教学目标更为集中,教学重点更为突出,但在阅读的方法上,也不排斥精读,文章的重点、精彩之处还是要引导学生细细品读,使略读与精读互相融合,综合运用,通过有层次的阅读,在内容理解、情感感染与语言感悟上也达到比较理想的效果。
(三)自主阅读并不等同于自学。
略读课上学生应该有更多的自主阅读的时机,把在精读课上习得的阅读方法加以迁移运用,还应该有更多的交流自己读书心得的机会。略读课上,学生学得更自主、更开放,教师说得更少、更精到。因为这样,有的老师就干脆退让一边,一言不发,任由学生天马行空,似乎体现了略读课文的教学特色。但是,自主阅读是不是就是让学生自己阅读?自主阅读是不是就不要教师的引领?自主阅读又如何体现阅读的层次性?当略读成为一项教学活动的时候,作为教师势必应该发挥其主导作用,引领学生深入、有效地开展有层次的阅读。
(四)略读课文的.教学作用还应该具有多重性。
略读课文一般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