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教师心得体会5篇

时间:2024-06-01 作者:Cold-blooded 心得体会

当有了一些收获以后,要好好记录下来,写篇心得体会,心得体会就是我们平时写的感受性文字,被我们使用到的频率已经越来越高了,下面是品读360小编为您分享的关爱教师心得体会5篇,感谢您的参阅。

关爱教师心得体会5篇

关爱教师心得体会篇1

作为一名新教师,能参加这次“留守儿童心理关爱”国培,我感到非常荣幸。听了很多教授的课以后,我的心豁然开朗,对心理学的兴趣也更浓厚。在这里,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

在已经过去的一周里,我听了很多教授的课,每个老师的课都有他的特色,都使我学到了很多心理学知识。

但是,给我印象最深的课,是xx的“教师心理成长工作坊”。工作坊,就是利用团体心理辅导的方法,对教师进行心理辅导。她的课与众不同,和我们平时上课差别很大她的课操作性很强,注重实际,非常实用,不像我们大学学习中比较重视理论知识和书本知识。宋教授上课时,教室里没有课桌椅,学员坐在垫子上。上课前期,宋教授为了让学员能更好地融入到这个新的集体,做了很多准备活动。

比如说,她让我们所有学员围成一个圆圈,当她说“西伯利亚的大风刮啊刮,刮到穿红色衣服的身上”时,穿红色衣服的人要离开自己原来的座位,找到空位。如果最后谁没找到座位,就要表演一个节目。

再比如说,为了让我们更加熟悉,宋教授安排了一个小游戏“石头,剪刀,布”。每个学员主动找人出拳,输者要跟着赢者,并且,输者要把手搭在赢者的肩膀上,一个接一个,最后连成一条长“龙”。

上课时,更是精彩纷呈。举个例子,宋教授让我们全体学员男女各站成一排,男女一一对应,先用遮眼布把男学员眼睛遮住,女学员当男学员拐杖,扶着男学员下楼梯,又上楼梯。后来,女学员的眼睛被遮住,男学员当女学员拐杖,扶着女学员下楼梯,走过草坪,又上楼梯。在整个活动中,所以学员不可以说话,但可以用动作提示对方。

通过这次活动,了解我们是否相信他人。如果被遮住眼睛的人走得稳,心理不害怕,不紧张,那么,说明他信任“拐杖”。反之,则说明他还没有完全把心交出去,不太相信“拐杖”。当我的眼睛看不见,被人搀扶着,一开始我的心理一点底都没有,不知道前面是不是平坦的大道,我不敢走下去,只是被人拽着走,但是走了一会儿之后,感觉也不那么害怕,心却没有完全放下来。

这个活动让我们了解了盲人的难处,痛处,我们应该更多地关心他们,帮助他们,尽我们的力量去保护他们!

再举个例子来说,宋教授让我们写“人生五样”,这“五样”对于一个人来说,是一生中最为重要的,可以是人,物,抽象的`东西,等等。写好之后,去掉一个,并且用黑笔涂掉,直到看不见。一次去掉一个,直到最后只剩下一样,是最珍贵的。

取舍之间,真的很难。很多学员最后留下了孩子,因为对他们而言,孩子是希望,是未来。有的学员最后留下了父母,像我,因为我觉得,父母生育了我,又养育了我,所以,我宁愿牺牲自己,也要保护父母。

有的活动很残酷,比如,宋教授说,假如我即将离开这个世界,允许你在最后时间做五件事。当听到这里,很多学员的心一下子暗淡下来,有的学员甚至忍不住流下泪来。有的说想给父母洗一次脚;有的说,平时工作忙,没时间和家人出去玩,在生命尽头,想陪家人出去好好地玩一次;还有得说,想给学生上最后一节课。我们静静地听着,很感动,觉得好像真要离开这个世界了。

的确,正如宋教授所说,人生中很多事都是未知的,所以,在我们有生之年,应该赶紧行动,应该珍惜现在,珍惜身边的亲人、朋友,善待每一个人。

作为教师的我们,往往忽视了儿童的心理感受,这次培训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我们不仅要重视儿童学习成绩,身体状况,而且要关注他们的心理变化,使他们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

希望看到这篇体会以后,老师们能够更多地关注留守儿童。

关爱教师心得体会篇2

在开展“提升教学质量,树立教师新形象,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大讨论活动中,作为从事近十年教学工作的我,对教师这一职业又有了新的认识。做教师就要做关爱学生的老师,不懂得关爱学生的人,不配入教育的圣殿。那么,如何才能真正做到关爱学生呢?

一、爱学生就要关心、了解学生。苏霍姆林斯基说:“尽可能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精神世界———这是教师的首条金科玉律。”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缺乏了解,心中不明,就不能从思想、学习、生活上全面关心学生,爱护学生,也就不能很好地教育学生。教师只有全面了解学生的思想表现、家庭环境、社会交际等情况,才能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

二、爱学生就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用一句话概括了他的教育经验:严格地要求和最大地尊重学生。他在办儿童教养院时,对儿童的要求十分严格,又尊重每一个儿童的自尊心。他从不提学生犯错误的历史,甚至在一定场合把8岁的学生称为同志,其用意是激发学生做人的自尊心。我们常说要坚持正面教育,什么是正面教育呢?就是在教育教学中,始终贯穿积极向上的精神,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损害学生的自尊心,对后进的学生更应如此。后进生感到最困难,最没有信心的是学习,而学习的好坏是关系到学生自尊心和培养成为人才的重要问题。

三、爱学生就要信任学生,相信他们的进步。作为教师应信任学生,如果教师不相信学生的进步就失去教育的意义了。儿童的可塑性很强,经过正确的教育都能成为有用之人。即使有了过错,只要引导得法,也能改正错误与“昨天告别”。一个教师爱优秀学生容易,爱后进生则比较困难,因为他们有许多缺点,而缺点是不可爱的。他们的自觉性、自制力等意志品质尚在发展形成中,应善于通过细致观察发现他们的优点,然后再因势利导,帮助他们慢慢改正缺点。教师应用父母兄长般的关爱去抚慰他们的心灵,或晓之以理,或动之以情,或导之以引,激发他们向上的热情。

四、爱学生就要对学生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是爱,宽是害。有些优生认为自己学习优秀,往往在纪律上不严格要求自己。老师也认为这个学生学习不错,于是姑息、放任这个学生,对他的一些“毛病”也从不过问,认为情有可原,久而久之,这个优生变得高傲自大,目无师长,无视学校纪律,学习虽好道德品质恶劣,也逐渐让老师反感,因此热爱不等于溺爱、骄惯、姑息、放任。当然,执教要严,并不是说可以简单粗暴,而要严而得当,严而有效。

五、爱学生就要对学生一视同仁。教师的社会角色本身,决定了学生对老师的期望很高,他们看重老师对自己的态度,他们都希望得到老师的关爱。作为一名教师既要爱优生,也要爱差生,更要爱那些急需关怀教育的学生。对聪明勤奋的倾注满腔热情,对迟钝、调皮的耐心培育,以深沉的关爱来医治他们心灵上的创伤,用爱的甘露来涤荡精神污染,把后进生一个个变为品学兼优的学生,把家长认为不可能教育的“低能儿”培养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教师是学生心灵的塑造者。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关爱学生就是关爱未来。对学生赤诚的关爱,是人民教师起码的品质,让我们做一名关爱学生的教师。

关爱教师心得体会篇3

“不懂得关爱学生的人,不配入教育的圣殿”。在我们的教学生活中,总会碰到这样的学生:倔强、不听话、不爱学习。其实他们的内心是很脆弱的,特别希望得到老师的热爱、关心、帮助和信任。许多事实表明,一个被教师所爱的学生,常常充满信心,朝气蓬勃,积极向上。作为教师,我们就应该尊重、关爱每一位学生,这样,学生心中的很多症结就会打开,会主动拆掉隔阂高墙,沟通情感,变得自尊、自爱、自信、自强。

作为一名教师,要坚持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平等待人,因材施教,平时注意全面了解学生动

...
《关爱教师心得体会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