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教学评一体化心得体会7篇

时间:2024-06-14 作者:dopmitopy 心得体会

生活中的各种经历让我们有机会积累宝贵的心得体会,有了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更加明晰地规划和实现自己的目标,下面是品读360小编为您分享的备教学评一体化心得体会7篇,感谢您的参阅。

备教学评一体化心得体会7篇

备教学评一体化心得体会篇1

20xx年x月x日下午,市教研所特邀xx市语文教育专家xxx老师,为xxxx语文教师进行统编版教材单元教学设计的培训。这使得我们对以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为取向的“大单元”教学设计有了更为系统认识和更为深刻的了解。

近年来,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一直是教学研究的重点,核心素养作为提升学生整体素养的重要途径,对学生学习意义重大,而如何在学科教学让核心素养落地生根,其实是要求语文学科在内容组织和呈现方式上都应作出新的改变。

学科组认真聆听聂老师讲座

聂老师从“大单元”教学的缘起出发,指出了教学中单篇教学的弊端,指出语文教学存在“浅、碎、杂”的问题,最终导致“少、慢、差、费”的结果。语文教育历经变革,从多种方法中寻找突破,但依旧立足改变教师如何“教”的问题,而学生课堂学习状态一直很“浅”。

如何让学生的学习由“浅”变为“深”,聂老师便引出了深度学习的基本模式即“大单元、大情境”。“大单元”注重更注重整体,能将不同类型的单篇选文关联起来,改变语文知识点的碎片化教学;“大情境”则是将语文学习与学生生活关联起来,破消除学生与作品之间的隔阂,更加注重学生的阅读体验。实施“大单元”的教学设计,这也重在提升教师备课的站位,而什么样的站位决定什么样的眼界和格局。单元化教学,能进一步实现学生思维有效发展和提升,且更注重育人价值。

聂老师指出单元学习的五大基本特点:内容主题化、结构逻辑化、学习自主化、活动综合化、评价多元化;同时还为我们提供了单元设计的“六化”原理,即学习内容主题化、学习主题目标化、学习问题任务化、学习任务活动化、学习活动程序化。聂老师也为大家提供了自己研究的较为系统化的单元教学中单元主题确立的示例。

单元主题的确立使我们的教学目标更为清晰完整,每个主题之下,要激发学生的思维,问题的提出则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单元设计中,设计问题必不可少,而问题的来源,主要源于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学生真实的生活、学习经验等。单元学习本质上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设计要以活动为支撑,但是活动的目的是解决问题,单元设计中专题之间的'活动都存在内在的联系,每一个活动设计都是层层推进。同样,聂老师还是为大家提供了不同年级系统化、成熟的单元问题设计示例。

专家精彩分享

此次基于大单元教学设计的培训,不仅旨在为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而服务,也为教师的教学活动提供了更加清晰方向和更为前沿的视野,我们必须在新课程标准的引领下做出改变,以适应新形势下教学改革的趋势,从而更好地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服务。

备教学评一体化心得体会篇2

6月17日、18日,寒亭区实验中学有幸邀请到崔成林教授团队来我校指导基于深度学习的教学评一体化教学设计,培训指导聚焦目标细化和达标评价的设计。此次活动为我校教师呈现了一场精神盛宴,打开了教师视野并帮助教师对深度学习及教学评一体化教学理念有了新的理解。我校领导高度重视此次活动,校长袁世宝及领导班子成员全程参与培训。

前期,我校遴选出骨干教师与崔教授研究团队的成员进行同课异构备课,同时崔教授团队对我校骨干教师的备课进行指导,提出了基于深度学习的教学评一体化教学理念的备课修改意见,双方教师都经历了几易其稿的辛苦备课过程。

6月17日,进行了数学科的同课异构课堂展示活动。来自烟台的李宁老师、我校的马伟晶老师和陈洁副校长就《三角形》这一课题各呈现了一节复习课。6月18日上午,进行了英语科同课异构课堂展示活动,来自东营的陈金凯老师和我校的王俊芳老师展示课题为外研版教材七下《module12 western music》的复习课。

每节课之后,崔教授带领听课老师进行医课活动,人人发言指出存在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并为下一位教师授课提出建议,避免再犯同样错误。最后崔教授结合每位授课教师的教学设计和课堂效果指出问题的根源,并给出修改建议,复习课就是把单元知识打通、串联、整合、提升、应用,复习课与习题课有本质区别。果然下一位教师的课就有了改善,课堂生态发生了可喜的改变。

崔教授采用的这种工作坊式的培训方式,使每位教师参与其中,体验过程,并引导老师们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提出问题、一起把脉教学设计的问题,然后开出解决的处方,真有药到病除的疗效,老师们对崔教授的理念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通过同课异构及评课医课,崔教授再一次把脉我校教师在教学设计方面存在的盲点、痛点、痒点,为了取得良好的培训效果,崔教授及李宁老师专门做了讲座,及时为老师们弥补理论的缺失。崔教授说落实核心素养的途径是深度学习和教学评一致性。深度学习就是要设计指向高阶思维的问题和任务,使学生思维进阶。教学评一致性是教学目标、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保持一致,不仅在教学过程中一致,也要保持课前、课中、课后的一致性。教师要洞悉课时课堂教学要解决的三个问题即学习目标是什么?如何达成学习目标?是否高质量达成了目标?而评价必须伴随全程,评价的重要性则不言而喻,崔教授说质量是评价标准的执行力,将评价落实的办法就是制定评价标准,有了标准就可以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就可以评价学生是否达标,所以崔教授提出质量大于天,评价掌生死的观点。李宁老师的讲座聚焦了达标评价、嵌入式评价的设计,以及如何设计量规。课堂上的生成性评价尤其重要,教师要会倾听学生的问题和回答,及时捕捉信息形成教育资源,抓住二次教学的黄金机会。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通过此次培训学习,发现我们在教学评一致性教学的理解、研究、应用方面任重道远,但是攻克难关的决心和目标已然在胸。我们将制定详细的计划和措施推进项目进展,使深度学习、教学评一致性的理念在课堂扎根,自然生发出教学相长的幸福课堂,培养具有核心素养的学生,办家长、社会满意的教育。

备教学评一体化心得体会篇3

相信“双减”二字大家都不陌生,并已深深印在脑海里。王校长也曾经在校大会上不断强调:“双减是学校特色发展的必走路径,是学校发挥课堂教育的主阵地作用,也是全面优化学生学习过程,着力实现高品质的学习成果。”寒假即将接近尾声,有幸参加了盐湖区小学英语教师“双减背景下的教学评一体化”寒假培训英语专场学习,更深刻感受到“双减”是当前和今后的一个重要政治任务,“双减”是引导教育回归本真,回归高效,回归质量的必经之路。

一、试卷命题方向更注重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人民路小学的解晓芬老师重点分享了小学英语试卷命题设计及作业设计,众所周知,随着新课程标准改革,我们要更应该关注学生过程性评价,我们培养的不是考生,而是培养新时代真正会学习的人。试卷命题依据也应该充分体现新课程标准,全面遵循了科学性、明确性、全面性、整体性、创新性的原则,重点考查学生的语言基础知识和语言运用的能力。命题要求也从原来的听力和笔试上增加了口试,由此可见英语口语的重要性,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其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学会用英语,能将英语作为口语交际的工具。

新学期希望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时不拘泥于教材,一切活动源于教材而高于教材,即做到活用教材。课前给学生话题进行口头展示,让学生学会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达;课中提高小组合作能力,让学生学会创编对话,达到学以

...
《备教学评一体化心得体会7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