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的内心对某件事情有念头时,就可以把这些记录在心得体会中,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更好地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进一步提升自身的能力,以下是品读360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音乐教学法心得体会7篇,供大家参考。
音乐教学法心得体会篇1
短短三天的20xx年山东省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学科骨干教师培训班已圆满结束。在这三天里,我有幸聆听了教育部音乐课程标准研制组、中国音乐教育杂志社金亚文教授对20xx版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的详细解读;山师大音乐教授、音乐硕士生导师冯巍巍老师组织的对新课标的分组研讨及互学反思;山东省中小学师资培训中心王凯科长和赵健老师对指导教师的工作指导及研修平台的操作技术培训;教育部资深教育专家吴斌老师对这次音乐新课标培训进行的专题交流及质疑解答。
回想三天来的点点滴滴,相信每一个参训老师都感触很深。作为一个来自县级单位的课标实践者,悄然间已与课标改革携手走过了整整十年。在这期间,自己作为一线教师参与了很多的研究与实践,也有过很多的困惑与疑问,曾经不止一次的与当地的老师探讨怎样上音乐课才能真正体现以学生为本、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教育理念;也曾困惑过音乐欣赏课到底应该如何来上才能激发学生对听赏音乐的兴趣直至养成良好的聆听习惯……通过这次培训,以及这些资深的音乐教育专家对新课标的解读,心里有了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现把自己的一点体会与大家分享一下:
一、了解了音乐课改十年来取得的丰硕成果
1、把原来音乐课中过分强调的专业化转变到了现在的以人为本,实现了音乐教育观念的根本转变。
2、互动、感受、体验、综合的教学方式代替了原有的教师满堂灌,音乐教学方式发生了质的变化。
3、教学内容实现了更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教学内容的选择更加贴近了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单元的设计更加灵活,让上课的教师有了更多的自主权。
4、十年的音乐改革,促使音乐教学质量也不断提升。
5、音乐教师的专业能力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6、教育专家不再高高在上,深入到一线来体验,这让政策的制定、教材的编写更加的有的放矢。
二、注重双基教学和学习兴趣是可以有机融合的。
原来的教学中,总有一个误区,那就是觉得只要在课堂上注重了双基教学,学生们就会失去学习音乐的兴趣,通过聆听金教授对课标的解读,才知道这是非常片面的,在课堂中,双基知识的掌握可以通过很多的方式方法来达成,比如体验与模仿、探究与合作等等,孩子们可以在轻松愉悦中既掌握了基础的音乐知识又可以对音乐产生持久的兴趣。
三、课标中新增、删减、调整的内容,体现了专家们更严谨的治学态度。
20xx版的新课标,相比起实验版的版本,在很多的地方进行了改动,比如在课程基本理念上,在实验版10跳的基础上整合调整为5条,坚持“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教育理念;把“强调音乐实践”理念提升到了第二;把“提倡”学科综合修改为“关注”学科综合;把“理解多元文化”修改为“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并且金教授还着重解释了多元与多样性的区别;知识技能的音乐基础知识方面新增了“节拍”“调式”两项音乐基本要素,更加注重了对音乐的表现与感悟;在课程内容的设置上,“感受与鉴赏”修改为“感受与欣赏”,“创造”改为“编创”,更加适合了小学孩子们的身心特点,降低了本领域的标准要求;更加注重了中国民族音乐的教学,在每学年应背唱的歌曲中要求必须有中国民歌1—2首……这些变动,经过了专家们近三年的调研才完成,实在是不容易,这值得我们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好好去体会、把握。
三天的培训学习,我对新课标的感触还有很多很多,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不断地去领会新课标的精神,并充实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让新课标成为自己教学的风向标,让自己的音乐教学迈上一个新台阶。
音乐教学法心得体会篇2
上周有幸参加为期2天的“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专项培训,使我对奥尔夫音乐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培训中,尚永娜老师给我们展示了各种课例,新颖的形式、轻松的氛围,深深吸引着我们在座的每一位老师,让我们近距离感受到了奥尔夫的魅力,体验到了它给我们带来的快乐,更得到了不少的收获和启迪。
自己第一次接触奥尔夫是在大学的时候,当时就非常喜欢奥尔夫,喜欢上奥尔夫课。我认为,奥尔夫教学把枯燥的音乐知识通过不同的游戏、舞蹈、情境表演等方式展现出来,让人在欢乐、轻松的氛围下牢固的掌握这些音乐知识,并学会运用。这样的方式是不同于死记硬背的,是孩子、大人、甚至是老人都乐意接受的,我认为这才是真正的快乐中学习。
通过尚老师的专项培训,我了解到奥尔夫音乐的材料应该是多样性的,学习的方式也应该是多样性,画面中有节奏、节奏中有律动、律动中有欣赏,各种多样性的结合,形成了奥尔夫音乐的综合性,这种综合性不但培养孩子的感受、欣赏、表现能力,而且还综合提高孩子们的语言能力、理解力和表演能力。通过这次培训,我对音乐欣赏课的教学也有了一些新的想法,可以在欣赏课的教学中加入奥尔夫的元素,尚老师对《匈牙利舞曲(第五号)》进行教学时,采用情景教学以小矮人的故事代入音乐,使孩子们更形象的感受音乐,理解音乐;图谱的欣赏以视觉与听觉相结合的方式感受音乐;在与舞曲对比时,分别从情绪、色彩、旋律线来分析音乐。这些方法都是值得学习的,在今后的欣赏课中都是可以借鉴的。在音乐课中是可以通过语言、声势、律动、旋律、打击乐器、舞蹈、情景表演等方式来进行学习的。我认为,奥尔夫教学是一种过程性的教学,是以孩子们为主体的教学,是一种创造性的教学,你学会了不一定会教好学生,它需要教师具备良好的音乐素养以及深厚音乐功底,才能通过崭新的教充理念和教学方法给孩子们全面有效的、生动有趣的音乐教育。因此,今后我在音乐教学上要不断去实践,不断去探索,进一步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使孩子们感受音乐的魅力并热爱音乐。
音乐教学法心得体会篇3
最近一段时间,有幸参加了县小学音乐教师培训。至此,我已经参加过许多次的培训,每一次的培训都有新的收获,对自己都有一定的提高。通过本次的教学培训,我受益匪浅,收获很大。
本次培训涉及了音乐教学理论、音乐教育的发展方向、音乐专业的技能技巧,更多的是知识的扩展,精神层面的培养。作为一名一线的老师,我们的任务是诠释艺术的内涵,解读艺术的精华,简单的呈现适合学生的接受,现代教师更要跟上时代的步伐,跟上学生的心理成长,
对心灵的塑造和对素质教育的完美体现,完美结合,教育要以人为本不是做作不是照本宣科,要的是我们的爱心,一切从心从真出发,我相信这是最大的感染力,超过了知识本身超过了音符本身超过了普通的教与学的单调形式,音乐教学不仅仅是要教会学生唱两首歌、跳两只舞蹈,更重要的是要教会他们什么是美好的事物如何正确认识美追求美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因此小学的音乐教育尤其重要。要给学生半桶水自己要有一桶水,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对现在教师的要求是必要的。
在教学中创设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坚持以审美教育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及情感。努力做到通过音乐教育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激发学生对美的爱好与追求。注重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听、看、唱,讨论、联想、想象及律动等愉快的音乐实活动中,主动地去发现、去探究,去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并在一定基础上创造音乐。
通过这次培训,我对音乐教学有了更深的认识,在今后的音乐教学中,我会用全新的理念进行教学,不断地创新,使我校的音乐教学又上一个新的台阶。同时从一线教师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