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扶贫干部主要事迹6篇

时间:2022-05-20 作者:Lonesome 信函稿件

事迹在编写的时候,你们清楚有哪些务必要留心的事项吗?我们在完成事迹的过程中,务必要强调逻辑严谨,赶紧来写事迹吧。以下是品读360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最美扶贫干部主要事迹6篇,供大家参考。

最美扶贫干部主要事迹6篇

最美扶贫干部主要事迹1

侯泽芬同志,作为一名的基层组织干部,她组织带领社区的员干部,心系群众,以人为本,创新思维,致力于的组织建设,努力打造社区特色,使望江社区这个百年老区,旧貌换新颜,支部成为国家、市、县“红旗支部”,望江社区成为元坝人民的和美家园。侯泽芬同志被广元市委授予“基层先进支部书记”荣誉。

一、真心关怀员增强组织凝聚力

侯泽芬同志作为社区书记,她思路清晰,针对社区特点,从支部建设着手,致力改变社区面貌。

1、学习交流聚人心。坚持理论学习,理会国家政策。坚持内民主集中制,建立健全了员议事、组织生活、交心谈心等工作制度。同时积极为员学习改善环境,创建农家书屋,与外出务工员保持经常性的联系。特别是通过群众路线实践活动的系统学习,提高了员的整体素质,社区组织更加团结,这里成为苍溪县“群教”活动示范点。

2、生活关怀暖人心。对生活困难员、生活不能自理的员,社区坚持“不抛弃,不忘记”,每一个节日都组织人员上门,嘘寒问暖,帮难解困。开展“一对一,手拉手”的结对帮扶活动。让员感受到组织的关心,组织的关切,使思想有所退化的员重新点燃激情。

3、健康关怀悦人心。社区员中离退休员占多数,对他们身心健康的关怀是大事,社区支部充分利用辖区资源为社区员开展免费体检,建立健康档案。积极关心员的文化生活,组建的社区舞蹈队、合唱队、威风锣鼓队、川北民间舞狮队等4支文体队伍,他们的活动,不仅在本地,还到县内兄弟乡镇开展宣传、联谊活动,成为社区工作的一大特色,多次得到市、县的表彰。元坝也因此成为“全国民间艺术活动之乡”。

二、创新组织管理,服务员重实效

1、推行社区网格化管理。组建了以员综合管理服务队,下设4个服务小组,由支部委员担任组长,把社区分成6个服务责任区,每个服务小组实行“包干服务”,每个队员都是综治管理员、卫生监督员、信息采集员、计生管理员,形成了“网格化”管理模式,使员在社区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生动地实践了服务发展、服务群众,他们在元坝棚户区改造,滨河路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明确职责重实效。元坝望江社区员示范服务队,形成了“分片包干”、“亮牌示范”机制。示范服务队组织员主动到供电所、供气站学习安全用电、用气常识,自觉为社区56户只有老人和小孩在家的居民户,每天进行安全服务。示范服务队还组织了两次居民安全常识培训。20xx年7月18日,宋江河突发洪水,在危险的时刻,示范服务队组织员分别站在沿江各段,坚守岗位。危难关头,员冲锋在前,服务到群众的心里。

3、弘扬美德解难题。元坝场的后街,是解放前留下来的老街,这里通道狭窄、地面崎岖不平、污水横流、房屋破旧、物品杂乱,下雨天,行人怨声载道。山家梁小区过去全是窄小的黄土路,雨天,特别是晚上,放学的孩子们都是在泥泞中艰难行走。这是元坝的老大难问题,也是政府的“心病”,多年无法解决。示范服务队的员们来了,他们组织群众大家出力出钱,服务队员承担全部劳动力,修建了两条共800多米长,近3米宽的混凝土便民路,在路的两旁种上绿色观赏植物,打造出了“幸福路”,在这里树起了新时期共产员的一座丰碑。

最美扶贫干部主要事迹2

刘荷珍同志是玉祁街道办事处的机关助理,先后从事团工作、妇联、计划生育等工作。XX年,顺应全社会关心残疾人的实际需要,街道工委、办事处决定让刘荷珍同志担任残联理事长。

新的担子,新的考验,新的挑战。刘荷珍同志紧密依靠市、区残联的关心指导、依靠街道政领导的大力支持,也依靠干部、群众和残疾人的共同努力,使玉祁的残疾人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有情有义。玉祁街道残联于XX年被省残联评为“江苏省基层残疾人工作先进集体”,刘荷珍同志也被大家亲切地称为“六员干部”。

残联组织的协调员。面对残疾人这一特殊的弱势群体,刘荷珍投入了全部的心血和热情,把工作做实做细做到位, “五个协调”暖人心:协调解决残疾人家庭婚姻、邻里关系等生活矛盾;协调解决残疾人因企业裁员下岗带来的问题,让他们重新上岗;协调解决重度残疾人、贫困残疾人生活保障的问题;协调司法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协调组织残疾人参加、就业的咨询洽谈和应试等工作。

助残帮残的宣传员。关爱残疾人,社会有责任,关键要形成共识,发动广泛参与。刘荷珍既能争取上级领导的重视和指导,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上做好残疾人工作,又能发挥现有管理人员、服务人员、社会志愿者的积极性,超前主动,创新创优。在玉祁街道形成了民政、敬老院和各村(社区、场)齐抓共管、增强合力,大家出力的良好氛围。

庇护工场的参谋员。为了让残疾人残有所为,残有所用,刘荷珍千方百计,广为宣传,以东方半导体厂为依托,办起了惠山区规模最大的残疾人庇护工场,为66名残疾人提供了就业岗位,做到了“五个落实”,即落实劳动工场、落实工作岗位、落实劳动待遇、落实社会保险、落实康复场所。其中有位智障残疾人丁德强,家中两老,全无依靠,只能靠亲友接济度日。刘荷珍了解后立即设法落实庇护工场工作岗位,并协调民政和村委,给两位老人办理了“低保”手续。老太太感激不尽,送鱼、送蔬菜致谢,刘荷珍收下心意,送去自费慰问金,丁德强等残疾人工作更安心、生活更舒心、家庭也更放心。XX年东方半导体厂庇护工场被评为“江苏省托养示范机构”。

托养中心的辅导员。依靠市、区残联支持,在地方领导的帮助下,刘荷珍办起了惠山区首家残疾人托养中心,为28户残疾人家庭解除后顾之忧。群众反映“感谢刘助理,创业不容易。助残好事体,托养顺民意”。XX年该中心被评为“江苏省托养示范机构”。

指导康复的操作员。关爱残疾人,怎样让他们尽可能康复,也是刘荷珍特别关注的问题。一是抓培训。重视抓好康复医生的培训工作,使残疾人康复工作有一支良好的专业队伍。二是抓阵地。不断完善康复室的建设,基层15个残疾人协会都建立了康复室。三是抓体检。组织所有残疾人参加康复体检,做到跟踪服务、回访,并建立康复档案。四是抓治疗。为白内障残疾人免费手术324例,为听力障碍人安装助听器160多名,为54名精神残疾人实施服药和住院救助。五是抓设施。为肢体残疾人免费发放轮椅,为残疾人家庭免费进行无障碍设施改造。六是抓训练。注重残疾人的康复训练工作,各项医疗服务紧紧跟上,初步显示了康复效果。XX年玉祁街道被评为“无锡市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街道”。

成人之美的调研员。刘荷珍对残疾人常怀同情之心,关爱之心,行善之心。在工作中营造“亲如一家”的氛围,先后为232名残疾人介绍、安排了就业岗位,还了解符合婚姻法规定的残疾人成立了家庭。其中有位童年艰难辛酸的孤儿残疾人丁明珠,先安顿在玉祁重度残疾人托养中心居住,然后安排到庇护工场工作,受到对她无微不至的关爱,经过刘荷珍的“牵线搭桥”,丁明珠与同在庇护工场工作的,肢体残疾、意志坚强、心地善良的青年李镭刚相知相爱,最终手挽手走上了红地毯,开始了幸福的生活。大家说刘荷珍“真是残疾人的好帮手和好朋友”。她

...
《最美扶贫干部主要事迹6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