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老师的信读书心得参考8篇

时间:2024-05-24 作者:lcbkmm 信函稿件

为了让自己的思考能力得到加强,我们要认真对待心得的写作,通过思考和反思过去的经历,我们可以汲取宝贵的教训,形成有益的心得体会,下面是品读360小编为您分享的给老师的信读书心得参考8篇,感谢您的参阅。

给老师的信读书心得参考8篇

给老师的信读书心得篇1

前阶段我怀着激动的心情,读了著名教育家李镇西的《做最好的老师》一书。这本书记载了xx从教25年的经验与收获,书中从作者步入岗位初期写起,从青涩写起,到有一定的经验,到经验丰富,满腹经纶,将自己的成长与成熟一步步介绍给了我们。读后,使我受益匪浅。李镇西的教育思想和智慧,对教育观、学生观、班级管理、学生思想工作、学生心理健康、语文教学的理念和实践,都有其独到的见解。他的观点,他对班级的管理,使我感动,折服。

同时,使我这个颇有一定教龄的教师,从中找到了前进的方向,更看到了未来和希望。在这里,我可以找到教育的最新理念;在这里我可以学到宝贵的经验总结。从xx成长的印记中,我可以看到自己进步的影子;从他的成功教育案例中,我找到了一些适合我们的方法。它让我明确了作为一名教师的目标,那就是成为一位勇于自我批评、善于积累、善于反思、有爱心、敢于挑战、有目标的老师!

有人说,爱是一盏灯,黑暗中照亮前行的你;爱是一首诗,冰冷中温暖渴求的心房;爱是夏日的风,冬日的阳,春日的雨,秋日的果。是啊,著名教育家李镇西的教育理念《爱是永恒的教育理念》,就证明了这一点。他把自己所有的爱,全部倾注给了他所热爱的教育事业,25年如一日,爱生如子,用他那“xx燃烧的岁月”,谱写着一幕幕爱的篇章。他把自己融入到班级这个集体大家庭里,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里面去,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去感受学生的喜怒哀乐,去赢得学生的信任与敬佩。

对照李镇西的教育方法,我发现:自己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有着很多不当之处。例如:在对待学生的态度上,由于急于求成,常常忍不住对学生发火,缺乏教育的技巧;有时,对完不成作业的学生,缺少耐心辅导,缺少个别引导,对学生评价过高,过于信任他们的控制能力。

通过读李镇西的《做最好的老师》一书,我对比反思自己,深感愧疚,觉得自己与一个好老师的差距还很远。教育上的爱,不是为了达到一个目的而做出的一种姿态,它是一种思想,一种情感,一种氛围,运用得恰当,它会把“爱”自然而然的贯穿于教育的某一个环节,也会不声不响的体现在教育的每一个细节,更会潜移默化的浸润着每一个学生的心灵。所以,我深深感悟到:因为爱,冰雪会消融;因为爱,枯木会逢春;因为爱,希望绽放华彩;因为爱,能拨云见日,未来永值得期待;因为爱,所有的生命才收获了圆满。

作为一名班主任,我决心以著名教育家李镇西为榜样,以“爱”为己任,在今后的工作中,积极进取,顾大局,识大体,努力按照上级的要求,按学校要求,高标准要求自己,树立竞争意识,不但要自己思想过硬,品行端正,业务水平高,乐于敬业,端正态度,明确责任,勇创佳绩,还应想方设法投入到学校集体的建设中,增添自己的一分力量,为校增光、添彩。自觉维护学校利益,遵守规章制度,服从安排,舍小家顾大家,洁身自好,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甘为人梯,爱生如子。

最后,借著名教育家镇西小语作为我的座右铭,“教育是心灵的艺术,爱心是教育的灵魂”鞭策自己,激励自己,这就是我——一位教师在学习中的心声。

给老师的信读书心得篇2

“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毫无疑问是问号。”“教师在最为适当的时候提出适当的问题,这样就有可能推动儿童在较高的水平上进行活动。”(美国教育家拉瓦特里)。作为幼儿教师,我们总是精心设计这样那样的问题,让幼儿来回答、解释,并通过他们的回答,了解他们的学习和发展情况。然而提问是一门科学,是一种教学艺术,同样的情境,如果教师提出不同的问题,或同一个问题在不同的时期提出,幼儿探究的主动性、深度和广度会完全不同。

翻开《老师,你在听吗?》第四章“促进对话”环节中指出“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书中讲到“提问在引导对话中是非常关键的一部分。一些提问会引出更多有创造性的想法以供分享。最重要的是要明白提问的目的——揭示儿童的想法,而不是加强教师已有的思想或检验儿童习得了多少知识”。所以我们应学会提问,且要提有价值的问题:

一、多提开放性的问题

我们都知道封闭性问题只有唯一正确的答案,只能让儿童形成一种固定想法,答案由发问者掌握,不需要人们给出回应。我们应该意识到封闭性问题可能正不知不觉地让孩子按照我们的方式去思考问题,或者是让孩子把别人的观点当做自己的,当成人希望儿童以成人方式思考时,教师是在直接教儿童说话。因此,我们应该多提开放性的问题,不是去寻找一个固定正确的答案,而是去揭示儿童的想法。

二、注重发展应答技巧

提问本身是一个师幼互动的过程,教师提问——幼儿回答——教师反馈,教师的应答恰恰是反映教师与幼儿之间互动的指标之一。我们如何接住幼儿抛过来的“球”呢?首先,我们可以根据幼儿的回答,进一步提出一些具有探究性的问题?其次,要学会通过追问,使幼儿进一步阐述自己的观点,从而修正、补充不正确或不完善的答案。再有,我们可以对幼儿的回答进行概括、汇总,使幼儿获得的已有经验得到整理、提升和系统化,使幼儿能从回答中获得经验分享,并不断积累相关经验。

要提好问题,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不是轻易可以做到的,提问技能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只要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地对自己的教育行为进行反思、分析,才能有不断进步和完善的机会。

给老师的信读书心得篇3

读了李镇西的《做最好的老师》后,我深深地陷入了沉思,我觉得贯穿本书的灵魂所在就是"爱的教育"。李镇西老师的以一个语文老师的优美文笔和才华,折服了我!以一个班主任的细腻与认真感动了我!以他对教育工作的热爱,对学生的热爱震撼了我!李老师在书中极力强调"没有爱,便没有教育",他对学生的关爱令我佩服。我想,这爱来自于责任,来自于内心深处那一份责任感。他认为教师要教会每一个学生如何学习,关心每一个学生的生活,让每一个孩子快乐成长、李老师也认为教育并不是有了爱就有了一切,教育之爱绝不是迁就纵容学生,绝不是放弃严格要求和严肃的纪律。教育中真正的爱,意味着对学生的成长以至未来一生的负责,因此这种爱必然包含着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乃至必要的合理惩罚。

总之,"爱"、"理解"、"尊重"、"平等"与"责任"在李老师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这正是教师的气度,教师的魅力。李镇西老师的耐心,执着令我向往。作为教师,我们都想过该怎样帮助那些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想过该如何在课堂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想过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也想过该如何让学生喜欢自己…只是,每当学生的表现与自己所预计的不一样时,往往会失去耐心,失去对学生的信心。

而李老师花在学生身上的,不仅是精力和时间,更多的是耐心,是自己对学生的关怀。他把每一个孩子当成一件艺术品,每一件都要精雕细琢,每一件都要仔细挖掘出潜在的能力。可见,耐心是一位教师的一个重要素质,是师德修养的一个方面。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教师特别需要有耐心。而耐心是需要修炼的。耐心等待,给学生足够的时间。一个学生在学习上后进了,是因为以前的学习问题如雪球越滚越大,日积月累形成的,那么化雪过程当然也需要一段时间。

耐心指导,给孩子搭梯建桥。当我们一味指责学生时,是不是应该想想我们也有过错。说第一遍,他不会,我们就应该说第二遍,第三遍…一直到会为止。李老师在这本书的序言中

...
《给老师的信读书心得参考8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