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常生活中,大家都会接触到事迹,对各类事迹都不陌生,我们如何书写事迹材料呢,写事迹材料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事情哦,以下是品读360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优秀的个人事迹材料精选8篇,供大家参考。
优秀的个人事迹材料篇1
我是机电工程系的一名共青团员,也是__级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担任文艺委员一职。
自进入大学以来,我时刻铭记自己是一个光荣的共青团员,处处严格地要求自己。作为一个学生,我把学习当作自己的第一任务,从来不肯放松一丝一毫,在期中考试中各科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但成绩不等于满足,而是作为一种动力促使着我进步,促使着我走向成熟,融入社会,肩负起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
在思想上:首先,端正思想,提高思想觉悟水平,树立起作为共青团员应该起到带头和模范作用;其次,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项团员活动,在活动中学习理论,在活动中实践理论。这样做到学以致用,按时缴纳团费、学费,不拖后腿,争取为团的事业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此外,努力提高自身思想,做一个文明、知礼仪、树新风的好学生。
在学习上,我能做到认真踏实,勤奋苦练,刻苦钻研专业知识。严格要求自己学好各项学业知识及相关基础知识,并不断提高实际动手能力,争取取得优秀的成绩。
在生活上:我与同学相处融洽,互相关心,共同努力,并养成了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从不铺张浪费,也不乱花一分钱;能在规定的时间作息绝不影响宿舍其他成员的休息,早睡早起,从不旷课迟到,上课认真听讲;自觉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而且还带动舍友一起努力营造一个卫生、和谐、舒适、团结的宿舍氛围。
在个人实践方面:我利用假期在国美电器和烧烤店打过零工,也参加过学校的文体活动,在报告厅里表演节目;还用自己学过的舞蹈特长教邻居小朋友们跳民舞,主持班里元旦晚会……在实践当中也获得了许多人的好评。
在不同的时间工作中,使我各方面都得到了锻炼,也培养了我的实践动手能力及社交能力。
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将继续努力全面发展,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努力为学院争光,为自己的明天创造辉煌!
优秀的个人事迹材料篇2
2015年2月,刘永林同志受组织选派到梁山县赵堌堆乡董花园村担任第一书记。履职以来,他牢记省派第一书记抓建、促脱贫的责任和使命,在全面摸排掌握村情的基础上,从加强的基层组织建设、指导村庄经济发展,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入手,积极投身到驻村帮包工作中,先后在梁山县精准扶贫工作动员大会上代表省派第一书记表态发言,梁山县电视台今日梁山播放了典型事迹专题片,先进事迹材料被选报省委组织部。一、勤走访、深调研,理清发展思路大智兴邦,不过集众思,作为省派第一书记,从省城刚一到完全陌生的村庄开展工作,刘永林同志面对的情况简直是千头万绪,难以着手;他采取盯紧靠上的土办法,一天到晚地待在村里,按照五必访五必问的要求,到老员、退休的支部书记、支部委员、群众代表、致富能手、贫困户家中走访座谈,征询他们对村庄发展的建设意见、发展思路;经过近一个月的深入走访调研,终于将村情民意摸清吃透。为拓宽员群众发展经济的思路,他带领村里10余员干部和群众代表,到潍坊、威海和青岛等地考察农业种养殖项目,学习借鉴外地的致富经验;在多方征询员群众意见的基础上,集思广益地制定出董花园村《新农村建设规划》、《贫困户脱贫致富计划》、《村级制度建设汇编》、《村级建工作规划》、《2015年建工作要点》、《2015年员培训计划》等相关规划制度,为帮包工作的有序开展奠定坚实基础。二、抓班子、带队伍,筑牢建基础加强员干部学习。定期组织召开员大会、组织生活会,组织带领村员学习章,领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历次全会精神,掌握省、市、县、乡的有关政策文件,鼓励带动员积极建言献策,找寻好的发展思路;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使员找准自身在思想、工作、纪律、作风上存在的问题,提升员的综合素质,增强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积极开展各类活动。在工作开展中,他以开展活动为契机,很好地将员群众团结在支部周围:一是召开三八妇女节暨创业交流座谈会,就该村的建设、村庄规划、村集体增收、贫困户脱贫致富、妇女搞创业等议题广泛征询意见建议。二是在六一儿童节时,为全村120多名小学生每人赠送了一件爱心书包、一只文具袋和书籍,在为孩子带去欢乐的同时,进一步拉近了与村民群众的距离。三是在七一建节、春节期间,开展走访慰问活动,为9户特困户员购买米、面、油等慰问物品,并组织全体员召开座谈会,重温入宣誓,加深性。四是开展好媳妇、好婆婆、全家福拍照活动,发放倡议书200余份,春节期间评选好媳妇3名,好婆婆3名,并发放了荣誉证书和奖品,拍摄全家福照片300张,并装裱发放到每户,带动提升村民的精神文明风貌,五是开展关爱特困户过暖冬活动,为7户(11人)送去取暖煤1吨/户、棉大衣1件/人、棉被1床/人、花生油1桶/户、面粉1袋/户。六是多次召开村两委和员代表会议,同委员和老员进行了座谈,深入了解帮包村特困人员的情况,他利用民政扶贫政策,为孤儿董圣杰争取住房整修款3万余元。三、忙输血、促造血,抓好精准扶贫针对该村一穷二白的村集体状况,他认真研读学习省、市、县扶贫政策及有关文件,熟悉扶贫精神,用足用好优惠政策,全力为帮包村办实事、办好事。实施农田水利建设,打造高标准农田。为解决群众普遍反映的农田水利浇灌难问题,他发挥水利工作特长,不辞辛苦地全方位考察了全乡的水利工程建设情况,对董花园村每一条田间路、每一座涵桥都进行了调查,找准了董花园村的水利困结所在;牵头完成了《赵堌堆乡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实施方案》和《赵堌堆乡董花园村低压管道灌溉工程实施方案》的编制,并争取将董花园村纳入到国家千亿斤粮食项目工程。组织引导村民成立了黄河金粒有机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流转黄河滩区土地416亩,用于种植有机小米;向省水利厅申请专项资金40万元,新打深水机井7眼,铺设地下管道2400米,安装变压器1台,架设农业用电缆3200米,使整片农田实现插卡式灌溉,届时亩均年增收将达2000多元,同时也为村集体带来3.1万元的年管理提成收入。建设经营场所,增加村集体和贫困户收入。为破解村集体收入薄弱、贫困户致富无门路的问题,经多方研究论证,他多方筹集资金178.35万元,在德商路西侧村集体土地上,建设上下20间共计1547.06平方米的沿街门市房,用于对外出租,贫困户也可就近就业打工;此项目建成后年租金收入可达24万元,其中8.5万元用于村集体收入,15.5万元用于补贴39户74名贫困群众。通过土地流转、门面房租赁,将使村集体年增收11.6万元,贫困人口年均增收5100余元,年底,村里精准扶贫对象全部实现脱贫。四、修道路、建广场,助推美丽乡村建设为响应上级美丽乡村建设有关精神指示,改变群众出行难、缺乏文化娱乐场所的现状,他多方奔走,四处化缘:协调资金17.01万元,对村庄6300余平方米的.小街巷、胡同进行户户通硬化,使群众告别了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行路难时代;筹措43.64万元,修建面积达2000余平方的高标准文化广场,配套建设围墙、厠所、篮球场、文化长廊、文化墙、舞台、健身器材和景观绿化等,为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提供了好去处。欲问秋果何所累,自有春风雨潇潇。刘永林同志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奋进精神,团结带领董花园村广大员群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