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常生活中,我们都会接触到事迹,对各类事迹都比较熟悉,我们怎样完成事迹材料呢,在动笔写一份事迹材料之前,大家都要有着清晰的写作思路,以下是品读360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班嘉奖事迹材料模板6篇,供大家参考。
班嘉奖事迹材料篇1
她叫魏雨桐,是绛县第一实验小学六(2)班一名优秀的少先队员,自上学以来,她曾多次任班长、学习委员、体育委员和组长等,还在六一儿童节的时候担任过主持人,她品学兼优,乐于助人,热爱集体,是一个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一、勤奋好学,视野开阔
在学习上,她勤奋好学,积极进取,团结向上,是同学们学习的好榜样。从入学到现在她作业工整、每次都能及时完成,而且成绩很优异,年年获得各种奖状。读书是她课余的一大乐事,只要一见到书,她总是读得津津有味。广泛的阅读开阔了她的眼界,同时也提高了她的写作水平,她的作文很多次都被当作范文在同学中传阅。
二、心地善良,待人礼貌
她的心地非常善良,只要看到需要帮助的人,她总是义不容辞。帮助有困难的小朋友,扶老人过马路,帮家里人干家务,对邻居也与人为善,深得大家的喜爱。她是个讲文明、懂礼貌、有爱心的学生,无论见到老师还是同学的家长,都主动上前问好,因此,深受老师的喜爱、家长的夸奖,很有“人缘”。她性格开朗,对人真诚,乐于助人,同学们都喜欢和她交往,有什么事情都爱找她商量,她每天家里电话最多,都是一些同学问作业,问题目,她总是不厌其烦热心接听,认真解答。
三、热爱劳动,积极肯干
她热爱劳动,积极肯干,脏活、累活总是抢在前头,从不惜力。打扫卫生时特别认真负责,并能提醒和帮助其他小朋友共同完成打扫任务。对待班级的劳动任务,她都能够提前出色的完成,对于学校组织的大型劳动,她不但自己肯干,还表现出极强的组织能力和号召力。不管在上学、放学的路上,还是在公园、在学校,每次看到散落的垃圾,她都会自觉的捡起来丢进垃圾箱。在家里,她经常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择菜,擦桌子,收拾屋子,将家人的鞋子摆放整齐,家人都夸她是爸爸妈妈的好帮手。
四、兴趣广泛,多才多艺
她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无论是跳绳、踢毽子、打篮球,还是书法、写作等,她都积极参加。在平时学习中,她练就了一手漂亮的钢笔字,还参加了学校组织的硬笔书法大赛,并取得名次。别看她是一个女孩子,可是,她篮球打得特别棒,参加过篮球队组织的花样篮球表演,并受到教练的多次表扬。
优异的成绩和良好的表现,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一致称赞,她成了同学们学习的榜样,但她并不骄傲,而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带动和影响着更多的同学,同时,她也向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朝着这个方向努力进取。
班嘉奖事迹材料篇2
“穿上这套绿军装就要对得起这身橄榄绿!”没有豪言壮语,没有慷慨激昂,今年31岁的许伟用最朴实的言语和行动诠释着一名红门卫士崇高的理想和信念。
来自广元市消防支队滨河路中队的许伟,安徽蚌埠人,从2003年入伍以来,十年如一日的奋战在灭火救援第一线,13年来,参加了1000余次灭火和抢险救援“战斗”,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生与死的较量、血与火的考验,从18岁小男生成长为铁肩战士,保卫着一方安宁。
从“爱哭”男孩到英勇战士
记者见到许伟时,这位身着迷彩服,戴着作训帽,身高一米七几,开朗健谈的他正在为参与消防体验活动的青少年培训,眼前这位精干壮实的消防士官很难让人想象到他是哭着离家入伍的。
“入伍时是我第一次坐火车,从蚌埠到成都坐了36个小时,长那么大第一次离开家。”许伟回忆到,来到部队一周后,怕给父母打电话忍不住哭,便一直没给家人打电话,排长见状就找他谈心,告诉他男儿有泪不轻弹,后来许伟再也没有哭过,也逐渐适应了部队生活。
2004年3月,许伟从成都到了广元消防,坐在大巴车上的他,视野从成都平原转移到川北群山,初来乍到的他心想着这地方太偏僻了,心瞬间凉了半截。
“虽然与自己想象的地方不一样,但既来之则安之,军人就要能吃苦,能适应各种环境,为人民服务,这是一名军人的职责。”带着这种信念,许伟开始了在广元长达12年的从军生涯,在岁月的历练中,许伟业从一名未经世事的小男生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消防官兵,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一名军人的职责,保卫着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13年里,许伟先后荣获公安部“全国优秀士官”并荣记个人二等功一次,2010年、2011年分别获得“优秀共产员”称号,2009年、2010年连续2年在支队年度士官考核中被确定为优秀,多次荣获嘉奖。
从错过出警到优秀士官
2004年的一天晚上,电铃突然响起,班里的其他战友迅速起床整装出警,而睡在靠里床位的许伟却意外没有听到电铃声。“第一次出警就这样错过了,作为消防官兵,对于电铃都是非常警觉的,但当时自己居然毫无警觉意识,甚至睡过了头,这是非常严重的错误。”谈及第一次出警,许伟仍然满怀愧疚。
第二天,领导严厉批评了许伟,许伟也深刻反省了自己,从此以后,许伟再也没有错过一次出警。
2008年5月12日,中午一点多刚出完警的许伟回到宿舍,刚躺下休息,就看到天花板上的墙皮往下掉,床也开始摇摆,意识到地震的'他大喊一声“地震”,便叫上战友跑出门外。
当天下午许伟就被分配到了抗震抢险突击队,第二天进入青川,路进不去,电话打不通,对里面的情况一无所知,许伟同其他战友所到的第一个救援地点是木鱼镇木鱼中学。
“第一个救出来的是个小男孩,随后我们开始继续搜索幸存者,在一间寝室的预制板下留有一个空间,探测到有生命迹象后,许伟从高三十公分的废墟空隙爬进去,看到一名小女孩趴在预制板存留的空间下。”许伟回忆到,当他看到小女孩时,小女孩脸贴着地面,而地面全是玻璃渣,小女孩第一句话就问他:叔叔,你是来救我的吗?看到这幅景象,许伟忍住眼泪安慰着小女孩让她不要害怕,叔叔这就来救你。
为了避免让小女孩受到二次伤害,许伟爬出去又拿了头盔和手套,再次爬进去给小女孩戴上,观察小女孩的哪里被压住。
“队员当时让我出来,他们准备用吊车把预制板抬起来,但我担心我不在里面陪着小女孩,她会害怕。”许伟讲道,就这样他又第三次爬回废墟空隙中,鼓励安慰着小女孩,最终小女孩成功获救。
在抗震救灾中,许伟“火线入”,并被火线荣记个人一等功,2008年7月获得全国系统抗震救灾先进个人。
从铁血汉子到柔情父亲
2005年,许伟参与“3·2”绵广高速500个液化煤气罐爆炸事故抢险,面对危险,他冲锋在前,尽最大努力将损失降到最低,及时疏通四川北上的动脉;2007年12月,许伟在冰冷的河水中待了半个多小时将轻生的女子救上岸……
作为一位平凡的士官,许伟在平凡的岗位上,用火热的青春和满腔的热血,诠释着红门卫士的深刻内涵,谱写着红门人生的辉煌春秋。
班嘉奖事迹材料篇3
环保精神就是今日的雷锋精神,今日的雷锋精神就是可持续发展的精神。“这是袁日涉大姐姐的心声,也是环保好少年葛晓勇同学的行动指南。
葛晓勇,11岁,现就读于来安县实验小学四(5)班。一个优秀的小男孩,一个令教师同学都无不称赞的好学生。现任四(5)班宣传委员,兼任四(5)中队的”一张纸小队“队长,本学期被学校大队部授予”雷锋式好少年“光荣称号。
热爱劳动的他,自小养成了勤俭节俭,讲究卫生的好习惯;上学后的他,不光光是自我懂得爱护环境,并且还组织和参加生态环保宣传,以及保护环境的各项公益活动,成为学校”环保学雷锋“的典型。
2004年,他刚升入三年级的时候,爱上网的他就在袁日涉的个人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