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对我们的生活有着非常大的影响,然而究竟什么是否才能实现全面清零呢?以下是品读360网和大家分享的吴凡表示动态清零要多方面考量防控措施相关参考资料,提供参考,欢迎你的参阅。
“‘动态清零’需要科学、精准地去理解和看待。”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专家组成员、复旦大学医学院副院长吴凡对第一财经表示。
当前,上海疫情防控形势极其严峻,正在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不动摇的前提下,全力抓好疫情处置工作,以有效遏制疫情扩散蔓延,尽快实现社会面动态清零的目标。
吴凡表示,坚持“动态清零”,需要全方位、多维度地去考虑和衡量,并且使用组合式、综合化的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并实现这一目标。
首先,新冠病毒始终处于变异过程中。
吴凡表示,人们期待病毒的致病力能够有所降低,但目前唯一能确定的,就是病毒本身仍会不断变异。“这包括病毒在传播性、免疫逃逸上都会有所变化。”
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最新一期新冠疫情周报指出,新冠病毒仍在继续进化。鉴于目前其在全球范围内的高水平传播,新冠病毒可能会继续出现更多的变异毒株,包括重组毒株。
周报说,世卫组织正在追踪多种重组毒株,包括德尔塔毒株亚型AY.4与奥密克戎毒株亚型BA.1的重组毒株XD,以及奥密克戎毒株的亚型BA.1与BA.2的重组毒株XE。
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在6日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会上也表示,在密切追踪该新毒株在传播流行范围、传染性、致病性等方面研究进展。“在对过去两年新冠病毒变异情况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对RNA这类病毒的认识,我们一直认为,新冠病毒变异是持续发生的常见事件。”
为尽快遏制疫情扩散蔓延,4月4日,上海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一次核酸检测。新华社
其次,吴凡表示,要科学理解奥密克戎病毒的感染率、病死率。
数据显示,2021年8~10月,即德尔塔毒株流行期间,英国每10万人口有16人死于新冠,美国每10万人口40人死于新冠;而在2021年11月至2022年1月,即奥密克戎毒株流行期间,英国每10万人口有22人死于新冠。美国每10万人口42人死于新冠。
在中国香港,截至4月5日,第五波疫情累计超116万人感染,累计8136名死亡病例,病死率为0.70%。由奥密克戎引发的香港第五波疫情造成的死亡人数,比其前4波疫情造成的死亡总数还高出很多。
吴凡表示,从中国香港的数据来看,有专家认为是特殊人群的新冠疫苗接种率不够所致,归根结底,是人群的免疫保护水平还没有达到一定程度。
“一些境外国家陆续实行群体免疫,但我们不能忽视群体免疫的相关背景和其中代价。”吴凡说。
再次,吴凡表示,要因时、因势、因地去考量当下的防控措施。
“有专家曾表示可以将流行控制在低水平层面,不引起规模性的反弹,不引起医疗资源的挤兑。但因为奥密克戎病毒传播速度很快,它根本不会给予上述做法一个很好的’刹车机制’。”吴凡说,这不论对大城市还是偏远地区的防控而言,都是挑战。
也因此,“疫情防控一定是全国一盘棋。”吴凡表示,如果有一个地方是短板,整体就可能受到限制。同时,包括疫苗、新冠药物,尤其是药物的可负担性、可及性等,都是要考虑和衡量的。
总的来说,吴凡表示,公共卫生领域所涉及的问题不是单一维度,而是需要全方位、多维度的平衡和考量。“医疗解决的是患者的病痛,而公共卫生要解决的问题涉及很多方面。因此,需要将‘动态清零’总方针作为战略目标,战术上则因时、因势、因地去考虑和衡量。”吴凡说。
疫情防控措施及注意事项
01
面对疫情,公众应做好哪些防疫措施,保护自己及家人健康?
避免前往涉疫地区,确需出行的,请密切关注相关地区疫情最新情况,提前了解目的地防疫政策并合理规划出行路线,出行途中全程做好个人防护。
外省来(返)川人员,应提前了解我省疫情防控政策,来(返)川后暂时不与亲朋聚餐聚会,配合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如有14天内到过涉疫地区、与病例活动轨迹有交集、收到提醒短信、健康码变色等情况,请做好个人防护,主动报备测核酸,配合做好疫情防控措施。
尽量不去人群密集场所,和他人保持安全社交距离,在进入人员密集的场所、室内公共场所、公共交通工具时要规范佩戴口罩。
遵守公共场所的公共秩序和防疫规定,配合做好测温、主动出示行程卡、扫场所码、登记等疫情防控措施;保持住所和办公场所通风良好,及时清理垃圾,做好清洁消毒。
加强自身和家人的健康状况监测,如有发热、咳嗽、咽痛等症状,要做好个人防护,及时到发热门诊就诊。
02
乘坐公交、地铁、网约车等出行要做好哪些疫情防控措施?
本地公交地铁:条件允许时错峰出行;无接触扫码购票;亮码扫码,配合体温检测,全程佩戴口罩;排队保持一米线,注意手卫生,避免用手触碰口、眼、鼻。
出租车、网约车:全程佩戴口罩;尽量不拼车,条件允许时开窗通风;注意手卫生,避免用手触碰口、眼、鼻。
长途公共交通:错峰出行,通过网络购票;做好健康登记申报,配合体温检测;全程佩戴口罩,带好备用口罩;排队保持一米线,注意手卫生,减少交谈,减少餐饮次数;出现异常症状时配合临时隔离。
03
疫情期间,在外就餐需要注意哪些疫情防控事项?
疫情期间,倡导不聚集、少聚餐。如需外出就餐,请做好以下防控措施:
主动配合做好亮码、扫码、测温等疫情防控措施,与他人保持安全距离;
点餐、候餐等非进食期间要佩戴口罩;
餐前要清洁双手,全程避免用手触碰口、眼、鼻;
使用公筷公勺,火锅、串串等现煮食物用专筷下菜,保证生熟分开;
就餐期间尽量减少交谈,控制用餐时间,餐后及时离开;
人多或餐厅通风不好时,建议打包带走;
尽量避免触碰门把手、按钮等公共设施,可用纸巾隔开,或触碰后及时洗手;
尽量选择扫码等非接触式支付方式。
04
乘坐电梯应怎样做好个人防护?
戴口罩,避拥挤。应全程规范佩戴口罩。遵守乘梯秩序不要直接面对面接触其他乘客。错峰搭乘。发现其他等候者有咳嗽等症状,避免同乘。
少触摸,保距离。接触电梯按钮等公共表面提倡使用避污纸。电梯内尽量保持距离,不近身、不逗留。
勤洗手,讲卫生。乘坐电梯后应及时洗手,未清洁的手避免接触口、眼、鼻。
走楼梯,强身体。低楼层时,选择走楼梯,可以增强心肺功能,强身健体。
05
社区组织核酸检测时,公众在检测过程中要注意什么?
服从核酸检测安排,遵守秩序,全程不要用手触摸口眼鼻。
采样前:建议两小时之内最好不吃东西,这样避免采样过程中出现可能的呕吐、反胃等表现,提前30分钟不要喝水、不吃口香糖。规范佩戴口罩,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的距离尽量避免交谈。
采样后:立即戴好口罩,迅速离开采样区,也不要在排队区逗留,嗓子如果不适,待回家后再处理,请勿在现场咳嗽、清嗓、吐痰。
回家后:将口罩丢弃到专用垃圾桶,立即用洗手液或肥皂洗手。
06
预防新冠肺炎,居家清洁消毒应该怎么做?
勤通风,每天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半小时。
居家清洁消毒。每天清洁按钮、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