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抵抗疫情,很多地区都已经开展了全民核酸检测,那西安市的检测贴纸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品读360网和大家分享的西安最新核酸贴纸是可爱的“霍去病”相关参考资料,提供参考,欢迎你的参阅。
今天(4月15日),西安市多个区县、开发区开展新一轮核酸筛查工作。此次市民期待已久的新“贴贴”为骁勇善战的名将霍去病。一张小小的核酸贴纸,再次掀起一场全民“集卡”活动。
“今天一大早,孩子就吵着要去核酸拿贴纸,班上的小朋友都说贴了‘去病’不得病。”家住碑林区的市民蔺女士表示。
嚯,祛病了!西安新核酸贴纸“霍去病”今天上线。
有西安市民表示,贴纸“霍去病”意味着“嚯,祛病!”,期望疫情尽快过去。
今年3月12日起,西安推出第一张核酸筛查凭证贴纸,至今已推出9个卡通形象。从“清零四宝”到“盛唐守护天团”再到名将“霍去病”,“贴贴”们呆萌惹人爱的形象,不仅调动了西安人参与核酸检测的积极性,也是有纪念意义的小收藏。
核酸检测的“假阳性”与“假阴性”
核酸检测的“假阳性”是指患者本来没感染新冠病毒,但核酸检测出现阳性结果。此“假阳性”的出现通常是由于实验室检测过程中标本间的交叉污染或实验室核酸污染造成的。在技术层面上讲,只要实验室严格落实质控工作,可有效避免“假阳性”的产生。
核酸检测的“假阴性”是指从患者的临床症状、肺部影像学结果甚至流行病学史都支持为新冠肺炎,但患者病毒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检测结果与临床不符。
通常“假阴性”产生原因为:
(1)病毒入侵人体初期,人体内病毒量尚未达到可检测的程度。在病毒潜伏期、轻度症状、严重症状的不同时期,人体的不同部位(如鼻咽部、口咽部、气管、支气管和肺泡)的病毒载量会存在差异。所以,采样时机和采样部位的不同,可能导致所采集的标本中没有足够量的病毒;
(2)任何检测试剂都有其检测下限(即敏感性),如果患者标本内的病毒达不到所使用试剂的检测下限,则会出现假阴性;
(3)实验室仪器设备性能和人员检测能力差、质量管理落实不到位等也会产生“假阴性”;
(4)采样不规范、采集部位不当、采集标本不典型,导致标本中被病毒感染的细胞太少或没有。即可能造成“假阴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