骗子冒充单亲妈妈以恋爱名义撩300多人骗千万,防诈骗的心得体会1篇

时间:2022-04-19 作者:Iraqis 信息资讯

想必大家都刷到了骗子冒充单亲妈妈骗千万的新闻吧,那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一起来看看吧。以下是品读360网和大家分享的骗子冒充单亲妈妈以恋爱名义撩300多人骗千万,防诈骗的心得体会1篇相关参考资料,提供参考,欢迎你的参阅。

骗子冒充单亲妈妈以恋爱名义撩300多人骗千万,防诈骗的心得体会1篇

据新闻报道,3月10日,南京警方打掉一个以婚恋交友为名诈骗的团伙,抓获62人。他们冒充上海一单亲妈妈狂撩网友,有人甚至同时和20多人聊天,内容都是复制粘贴的。感情培养成熟后,便以孩子、自己过生日为由,诱骗对方买红酒、牛排等礼物。团伙4个月内作案300多起,涉案金额超千万元。

4月18日晚间,“骗子冒充单亲妈妈狂撩300多人诈骗上千万”话题登上微博热搜,引发广泛热议。对此,有网友称“男人更了解男人”,获得7000多网友点赞。

另据齐鲁晚报,“单身,30多岁,带个女儿,居住在上海,从事服装生意,渴望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再配上一个美女的照片”,这样的婚恋条件相信很多单身男士都会考虑一下,加之女方落落大方、热情主动,很多受害者就成了待宰的羔羊。近日南京警方端掉了一个诈骗团伙,他们冒充单亲妈妈在网上狂撩网友,最终半年时间里该团伙成功诈骗300多人,涉案金额超千万。

据了解,该诈骗团伙给自己设置的人设、话术、诈骗流程都是一模一样的,所有诈骗分子都是按照统一的流程实施诈骗。据悉诈骗分子在设定好人设之后就在网络上狂撩各种单身男士,彼此比较熟悉后诈骗分子就会利用自己或者孩子生日的理由或者其他重要节日引导对方到某固定平台给孩子下单买礼物。当遇到对方质疑时诈骗团伙也会回赠一些劣质皮带等礼物安抚对方情绪。

据了解该诈骗团伙使用的套路首先就是把单亲妈妈的人设给对方讲清楚,然后再通过朋友圈有意无意地向对方透漏一下自己的生活细节,其中就包括自己的照片,很多单身男性看到年轻漂亮的单亲妈妈就放松了警惕。日后诈骗犯先通过孩子要过生日之由骗取一次礼物,随后再以“礼物已收到、“孩子很喜欢”、“见面就让孩子喊你爸爸”等话术让受害人在虚幻的恋爱关系中迷失,进而受害人在感情上越陷越深,投入的金钱也越来越多。

据了解该诈骗团伙利用短短四个月的时间成功诈骗300多位受害者,涉及诈骗金额高达1000多万,这也就意味着被诈骗的受害人人均损失超3万多元,数额之大让人咋舌。目前该案已经抓获62人,被抓获时有人正在用电脑同时和20多人一起聊天,而对方并未察觉其中有什么不对。最后还是要提醒大家网络婚恋一定要谨慎,在未见面的情况下就涉及到资金往来、刷礼物等环节多为诈骗,所以大家一定要仔细甄别以防上当。

防诈骗的心得体会

在现如今的社会,诈骗案件越来越多,手段也越来越高明,至开学以来我校发生了多起学生被骗事件。犯罪分子利用一些学生的虚荣心、贪便宜、单纯等心理特点实施各种诈骗伎俩,使部分学生蒙受巨大的财产损失和精神压力。为增强大家防骗意识,提高自我防范能力,我班于20xx年11月6日开展防诈骗活动班会。班会流程如下:

一、介绍此次班会的内容。

二、观看幻灯片(有关诈骗案例、分析和提醒)。

三、本班同学讲述自己受骗或者防骗的亲身经历乘火车上车时被盗的事例、因同情心而上当受骗的事例、国家局困难补助等事例、网上购物非法链接等。

四、班主任发言:

①乘车时应注意的防范安全;

②网上购物应如何预防被盗情况;

③同学或朋友之间借钱应注意的事项;

④讲述有关发生在井冈山大学的被诈骗事件;

⑤总结关于本次防诈骗班会的重要性和意义。

在许多大学生的精神世界里,学习生活和社会都是美好的,他们认为生活上只有快乐和幸福,没有意识到也存在着一些不安全的因素,也许就在他们放松警惕时,就可能给他们带来财产损失,造成人员伤亡;他们会认为在社会上都是善良的,而在现实社会中,社会是复杂多样的,有些人只为利益而活的或为生存而活的,我们应该如何识别诈骗伎俩、如何防范诈骗手段。

所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因此我们得保持清醒头脑面对生活和社会。通过开展本次防诈骗班会活动,让我们懂得了如何防骗、如何辨别真伪、如何对待可疑人员,既有意义同时也提高了同学们防骗的警惕性。

...
《骗子冒充单亲妈妈以恋爱名义撩300多人骗千万,防诈骗的心得体会1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