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人物感动事迹材料7篇

时间:2023-05-24 作者:Lonesome 信息资讯

在平常学习中,我们都肯定遇到过事迹材料,只有认真分析人物故事,我们才能写出全面的事迹,下面是品读360小编为您分享的先进人物感动事迹材料7篇,感谢您的参阅。

先进人物感动事迹材料7篇

先进人物感动事迹材料篇1

今年6月17日,46岁的航天员汤洪波,和他的战友聂海胜、刘伯明乘坐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在火箭的托举下飞向太空。

3个月的太空之旅,他们完成了诸多任务,也领略到太空的深邃和奇妙。

汤洪波于1999年毕业于空军第五飞行学院,曾经是一名战斗机飞行员,安全飞行1000多小时。2010年,他通过层层选拔成为一名航天员,来到了航天员大队,经过11年的刻苦学习与执着坚守,他终于圆了自己的航天梦。

在轨期间,汤洪波和他的战友用了大约一周的时间,建立起了空间站载人环境,完成了大量的航天医学、空间科学实(试)验,并且两次空间出舱完成了舱外设备安装任务,在轨飞行的3个月后成功返回地球。

记者会上,汤洪波表示,“航天员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身体失重,心灵永不失重’。我深深地知道,是培养了我,是人民军队培养了我,让我从一名普通的农村学子成长为一名飞行员、一名航天员,是祖国的强大为航天事业作出了有力支撑。我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新时代作出更多成绩。”

另据其他航天代表介绍,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已经进入第三阶段,同时,中国航天人还要瞄准更远的目标,就是深空探测。中国航天员要不要上月球,现阶段正在开展载人登月关键技术攻关和方案深化论证工作,相信到时候一定会有所作为。

先进人物感动事迹材料篇2

黄文秀同志研究生毕业后,放弃大城市的工作机会,毅然回到家乡,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倾情投入、奉献自我,用美好青春诠释了共产人的初心使命,谱写了新时代的青春之歌。黄文秀同志不幸遇难,令人痛惜,向她的家人表示亲切慰问。广大员干部和青年同志要以黄文秀同志为榜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甘于奉献,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一、学习她真正深入乡村一线,成为实实在在的村里人

刚驻村时黄文秀对农村脱贫工作一无所知,她就勇敢地开着自己的私家车,翻山越岭了解村所有贫困户的详细情况;当地方言不通,她就努力学习;村里的村民不信任,她就主动帮着做农活、打扫卫生,厚着脸皮多聊几句,争得更多的信任。我从市直机关直接来到乡村工作,也面临着生活习惯不同、意识观念差异、驻村工作难开展、村民群众不理解等一系列的问题;所以,我要向黄文秀同志学习鼓起勇气、厚起脸皮,主动与村民唠嗑,长期和他们生活劳动在一起,让老百姓认定“我”跟“他们”之间没有什么不一样,我也是他们村里的一员。

学习她安下心、扎下根、把责任扛在肩上,真真正正为村民服好务。仅仅两个月时间,黄文秀就跋山涉水摸清了全部195户贫困户的基本情况。2018年在她的带领下,全村通过易地扶贫搬迁脱贫18户56人,脱贫28户152人,发展生产脱贫42户209人,共计88户417人。驻村满一年,她的汽车里程表刚好增加了2.5万公里,这是多少个日日夜夜奔波的真实写照。时间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平等的,不多一分,也不少一秒,要在有限的时间里做更多的事,不安下心、扎下根来那是办不到的。所以我向黄文秀学习,把周末逛街消遣的时间,用到建设美丽乡村上来;把下班后聚会闲聊的时间,用到筹备工作会议上来;把夜晚谈情说爱的时间,用到战胜脱贫攻坚的事业上来;过程虽辛苦难熬,可付出终会还回满意的收获。

二、学习她用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诠释共产人的初心和使命

照片中的她总是笑容满面,让我感觉到阳光般的温暖扑面而来。如若不是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她怎会毕业后放弃国家电网公司的邀请,毅然选择回到百色建设自己的家乡,怎会在生命的紧要关头,依然不忘打电话了解村里的灾情。我们常说“人装一时易,装一世难”,面对驻村工作,只有向黄文秀同志一样发自内心地去热爱它,遇到困难才会积极主动的想办法解决它,才能真正被村民所接纳,才会打赢脱贫攻坚战。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黄文秀同志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彰显着初心使命的强大力量。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定要以黄文秀同志为榜样,牢记初心使命,勇于奉献担当,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先进人物感动事迹材料篇3

中国速度,刷新历史,中国飞人苏炳添赢得东京奥运会男子100米第六名,且在半决赛中以9.83秒刷新了亚洲百米纪录。除了你看到苏神惊人的成绩表现,背后还有很多大家所不知道的故事与真相!

1、亚洲飞人的双重身份:不仅是运动员,还是教授

苏炳添不仅是暨南大学经济学院国际贸易专业研究生(20__级),还是暨南大学体育学院的副教授,从这个角度而言,苏炳添是学国际贸易专业跑得最快的研究生,也是世界上跑得最快的教授!

2、最自律的运动员:

苏炳添的战绩,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他的超强自律:不抽烟、不喝酒、不泡吧、不吃禁忌食物,训练从不偷懒,保质保量。他至今都严格遵守着一个专业运动员枯燥的作息规律,每天早上不到7点起床,晚上11点前睡觉。

他的外教亨廷顿对他评价道:“苏炳添太自律了,他的训练态度是中国田径运动员中少有的,根本不需要教练去鞭策。”

自律成大器,苏神也不是一蹴而就!

3、苏神的真实身高只有1米72,打破了短跑的身高标准

在世界短跑领域,“黄金身高”在1米8至1米9之间,而苏炳添的身高只有1米72,从先天条件上而言,苏炳添不算是跑百米的好苗子,相比于身高1米95跑完100米只需42步的博尔特,苏炳添则需要至少47步才能完成。

但凭借着1米72的身高,中国飞人苏炳添依然在强手如林的百米跑道上,成为世界顶尖选手,这便是他惊人的爆发力与训练技巧所致,假设苏炳添有1米85左右的身高,他的成绩理论上会更好。

20__年伦敦奥运会,苏炳添在意识到自身与世界顶尖水平的差距后,决定破釜沉舟,放弃之前十多年练就的起跑经验,重构自己的起跑技术,起跑脚由右脚改为左脚,步数由原来的47步增至48步。这个壮士断腕的决定,极大地提升了他的起跑速度,也助他最终突破了百米10秒的大关!

4、跑道上飞奔,爱情却很慢热:

苏炳添与妻子林艳芳初中便已相识,20__年苏炳添进入广东省队时,历经长达10年的异地恋,两人于20__年“抽空”并结婚,婚礼仪式礼成后的第三天,苏炳添就回到了跑道继续训练。20__年,他们的孩子降生,苏炳添在医院悉心照顾妻孩五天后,又归队开始了亚运会的备战。

在当今娱乐圈真真假假的爱恨情仇乱象面前,苏炳添可谓是一股清流,可谓是异地情侣、深情专一的楷模。

过去,我们一直认为黄种人跑不过黑人,但苏炳添的出现,成为照亮中国短跑的那束光,他突破的不仅是成绩,更是打破了我们长期被禁锢的固有思想,“我命由我不由天”,这才是中国人的骨气与自信。

如今,89年出生的苏炳添已32岁了,对短跑赛场而言,已处于职业生涯的末期,同项目的运动员绝大多数选择了退役,他却依旧保持高强度训练,不断改善跑步技术以对抗身体的老化,而他做到了,如此年级依然再度刷新了亚洲纪录。

有人问:“苏炳添的极限在哪里”?

苏炳添说:“年龄只是个数字,我还可以更快”。

保持野心但波澜不惊,他谱写的正是关于坚持,关于挑战极限的神话,这才是真正的体育精神,这才是值得我们去崇拜与追随的“偶像”,而不是那些或粉嫩或油腻或如wyf般正反两面的娱乐明星!

苏炳添,赛场上霸气四射的苏神,赛场外专一可靠的丈夫,学术界严谨创新的苏教授……未来,也许还有更多传奇等待着这位亚洲飞人去创造!

先进

...
《先进人物感动事迹材料7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