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脱贫事迹材料7篇

时间:2023-06-15 作者:dopmitopy 信息资讯

在平常学习里,大家都不可避免遇到过事迹材料,一份具有影响力的事迹才是有价值的,品读360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镇脱贫事迹材料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镇脱贫事迹材料7篇

镇脱贫事迹材料篇1

,男,汉族,大学文化,1955年9月生,1975年3月参加工作,1976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2年10月任**县科协副主席,2019年8月任**县科协党组书记、主席,2019年任县政协常委、科技委主任。

1992年以来,该同志自主持县科协工作以来,认真践行三个代表,紧紧围绕农村科普作文章,针对县科协经费不足、工作难做的实际,提出了对上争项目,对下搞服务,对内抓管理,对外树形象的总体工作思路。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了健全网络强基础,抓好基地育亮点,突出重点抓科普,创建示范树形象的工作措施和办法,根据这一工作思路和工作措施,该同志以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认真履行领导岗位职责和县科协四主一家的职能,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科协的精心指导下,团结和带领全县科技人员,紧紧围绕全县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狠抓农村科普工作,充分发挥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和县科协的参谋助手与桥梁纽带作用,在推动全县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科技成果转化,提升农产品科技含量,确保农民增产增收等方面做出了突出的成绩。为此,**县的科普工作多次获得了上级的表彰奖励。县科协与县农办每年组织开展的农业产业化科技进村入户活动年年被重庆市部门评为先进集体;县科协组织开展的健康生活在我家、全国科普活动日等活动及牵头组织实施的多项金桥工程受到了重庆市表彰,建设的5000亩南方早熟优质梨科普示范基地被评为全国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县科协连续多年被重庆市科协评为先进单位,2019年底**县被中国科协正式命名为全国科普示范县。2019年10月,该同志被中国科协授予全国农村科普工作先进个荣誉称号。

镇脱贫事迹材料篇2

__,男,中共党员,现任八步区二轻集体工业合作联社党组书记、主任。

自 2016 年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以来,该同志认真按照区委、区政府的部署,不断强化帮扶意识、健全工作机制、拓宽帮扶思路,在他的带领下,该联社挂点联系帮扶的贫困村——铺门镇 __ 村各项帮扶工作扎实有序开展,并于 2017 年顺利实现了脱贫摘帽。

一、深入调查研究,摸清帮扶对象底数 为了准确把握目前 __ 村的状况,有针对性地做好脱贫攻坚工作,他经常轻车简出,深入结对帮扶村铺门镇 __ 村调查研究,进行认真

细致的调研摸底,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并对该村的基本情况、经济发展现状、群众脱贫愿望和扶贫开发规划等有了深刻的认识。

二、健全工作机制,确保帮扶工作稳步推进 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他确立了联社开展脱贫攻坚的具体工作机制。一是加强领导。__ 同志亲自抓扶贫工作,成立了以他为组长的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对联社扶贫工作组织实施和指导督查。二是制定方案。及时制定了《八步区二轻联社关于实施脱贫攻坚工作方案》,细化帮扶资金、项目、责任、考核等 5 个方面的内容,为脱贫攻坚的运行畅通、协调夯实了基础。三是明确责任。确定机关 9 名干部职工和贫困户“一对一”帮扶。做为单位的主要领导,他能够亲力亲为,在镇每周召开的扶贫周例会,他都能亲自参加。此外,他在自身负责联系帮扶 5 户贫困户的情况下,还随时掌握全村的脱贫攻坚情况,做到情况明、底子清。两年多来,联社扶贫工作小组充分调动干部职工的积极性,想方设法、倾尽所能,为贫困户解决实际困难,促进了问题的及时解决,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三、突出重点环节,制定落实具体帮扶措施 针对 __ 村所处的地势低洼实际情况,该同志对症下药,突出重点环节,大力实施“科技扶贫、项目扶贫、资金扶贫”三大举措。

一是大力实施科技扶贫。两年来,联社先后为该村在“美丽乡村”和村部建设给予 8 万多元的资金支持,给予贫困户免费赠送鸡苗 1万多羽。二是大力实施项目扶贫。帮助该村积极争取了 300 多户,每户投入 500 元,合计投资 20 多万元的自来水项目,目前已投入使用。通过协调农田水利配套、农村道路等项目资金投入,形成以淮山、莲藕、毛节瓜等为主的产业发展新格局,从而促进农民增收。

四、坚持标本兼治,促进经济科学发展 在脱贫攻坚工作中,__ 同志深刻认识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扶贫工作更注重扶志和扶智。一是解放思想强脑子。扶贫先扶志,治穷先治愚。针对贫困户存在的“等、靠、要”、守土安贫和悲观失望等思想观念,他带领联社干部职工深入开展了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活动,与群众面对面地谈心,分析贫困原因,寻找致富门路,宣讲新观念、新思路,有针对性地解决思想观念上的问题。二是开拓视野找路子。在提高农民科技素质方面,他先后邀请了市、区种养专家对村民进行了科技培训,提高了村民的致富水平。三是培育典型。他在村内树立了致富典型,充分发挥示范户带头作用,推广他们的致富经验,组织贫困户进行学习培训,请种植大户、养殖大户、外出务工人员介绍致富经验和创业历程,使贫困户开阔了视野,增强了自立意识和脱贫信心,激活了他们的内在动力,确保

了 __ 村能够按照区委、区政府的要求,于 2017 年顺利摘掉贫困村的帽子。

镇脱贫事迹材料篇3

_,男,中共党员,_县_镇_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他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找准增收产业,创新产业扶贫模式,带领贫困户发展食用菌种植,在产业扶贫的道路上镌刻出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坚毅与执着。

一、发展实业,投身扶贫

_从小生活在_,家境十分贫寒,生活条件异常艰苦。2017年初,这位扎根大山的年轻人,积极响应国家脱贫攻坚的号召,拿出全部积蓄,成立_镇_食用菌专业合作社,毅然投身精准扶贫的大军中。

合作社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按照合作社+精准扶贫户+农户模式,带领群众发展食用菌种植实现增收脱贫。在镇党委、政府的指导下,合作社主要发挥三项职能加快新技术应用,发展平菇、香菇菌棒加工,木耳、羊肚菌等新品种实验种植;组织收购、销售贫困户种植的食用菌;引进新技术、新品种,为社员及其他群众提供技术培训、技术交流和咨询服务。合作社成立两年来,使周边35户144人受益脱贫,食用菌种植面积达1000多平方米,成为_镇的特色产业,走出了一条合作社带产业、产业带精准扶贫的路子,为_镇脱贫攻坚做出了重要贡献,合作社创始人_也成为老百姓举手称赞的好人。

二、发掘优势,选准产业

_的扶贫之路既有朴素的报恩意识,也有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更有共产党员的政治担当。他积极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投身到帮贫助贫的大潮中。_农村闲置窑洞较多,窑洞蘑菇管理相对简单,他充分利用这一资源优势,发挥窑洞蘑菇投资成本小、便于管理等有利条件,可快速带动贫困户实现稳定增收的产业扶贫路子。他号召发展食用菌产业,贫困户看到种植食用菌赚钱,纷纷到食用菌基地打工。还用专业知识+实地观摩+参与实践的方式,让贫困户认识到食用菌产业发展的潜力,主动学习技术,积累种植经验。

三、创新模式,产业扶贫

他跑遍了_镇所有的贫困户,深入贫困户调查群众发展食用菌种植的意愿,了解群众发展食用菌种植中存在的顾虑,在党委和政府的帮助下,制定了_镇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带动贫困户发展食用菌种植的利益连接机制。一是合作社+贫困户模式。合作社完成菌种生产后,根据贫困户劳动力状况,将菌种发放贫困户分户种植,由合作社统一收购销售,享受我县产业

...
《镇脱贫事迹材料7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