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宣扬积极向上的心态,我们都要好好写好事迹,一篇优秀的事迹材料能够发挥宣传典型,评选先进的用途,下面是品读360小编为您分享的关于爱国事迹材料6篇,感谢您的参阅。

关于爱国事迹材料篇1
今天,我读了《黄继光》这篇英雄故事,内心非常激动。夜已深了,可我还未入睡。黄继光那舍身堵枪口的光辉形象老是出现在我眼前。黄继光1930年生,1952年逝世,牺牲时年仅22岁,是四川中江人,在1951年时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1952年加入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
在1952年10月19日上甘岭战役中,敌人占领的597.9高地密集的火力网打得六连战士抬不起头来。前去爆破的三个小组都牺牲了。眼看着天亮前攻不下阵地了,黄继光带领两个战士再次前去爆破。一个战士中弹牺牲了,另一个战士也负伤了,接近敌人火力点的黄继光已身负重伤,身边没有一样武器。危急时刻黄继光用胸膛堵住了敌人正喷着火舌的枪眼。敌人、战士们惊呆了时,我也惊呆了,谁又见过这等可歌可泣的事迹呢?都说人的死有两种:要么重于泰山,要么轻于鸿毛。黄继光叔叔为人类的正义事业而死,他死得有意义,死得伟大!我们将永远怀念他!
是啊,除了黄继光以外,还有无数革命先烈为了祖国的神圣领土不被侵犯,为了人民不受欺辱,为了我们生活得更幸福,用满腔热血谱写了一曲曲英雄的赞歌。是他们用忍饥挨饿换取了我们今天丰盛的饭菜;是他们用站岗放哨换取了我们今天树荫下的嬉戏;是他们用流血牺牲使我们在和平的环境里学习和生活。
英雄们,我们将以你们为榜样,勤奋学习,用优异的成绩来告慰你们的灵魂,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
关于爱国事迹材料篇2
此刻,在北京、天津、上海等城市,都有以张自忠命名的街道。因为张自忠是为国捐躯的将军,是“抗战军人之魂”。
张自忠经常教育部下:军人仅有以必死的决心去战胜敌人,才能对得起国家和自我的良心。
1940年5月,国民党军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率军在湖北襄樊一带抗战。大洪山一战,他们消灭了1000多名日寇。日军疯狂报复,派重兵包围过来。张自忠和士兵们坚决抵抗,他手举步枪高喊:“弟兄们,必须把敌人消灭!”一天过去了,阵地还在,他们却一天没吃东西。第二天,敌人用飞机大炮轰炸。张自忠几次率军反击,没有成功。部下劝他突围,他说:“我要撤了,这一带就保不住了。我要用身体来保卫湖北西部河山!”之后他们被困在杏儿山上,无法冲出去。张自忠左肩受了伤,他说:“我是不打败仗的,败仅有死,我不能对不起部下。仅有誓死不退,才能抗敌保国。”
日军冲了上来,张自忠身中数弹,仍然立在山头,坚持抵抗。一颗子弹击中他的胸部,血喷不止。他倒在地上对副官说:“我这样死得好,对得起国家,对得起民族……心里平安。”说完,他又顽强地站起来,向敌人扑过去,敌人的子弹又射中他的腹部和头部。张自忠为国尽忠了,他是在抗战中牺牲的中国军人中职务最高的一个。
自古以来,牺牲在战场上,一向是爱国军人引以自豪的志向。异常是那些明知死在眼前仍勇敢赴难的人,更令人崇敬。在中日甲午海战中牺牲的邓世昌就是这样的人。
关于爱国事迹材料篇3
他,历经坎坷,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他,曾获得“两弹一星元勋”“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的荣誉称号;他,便是我国导弹的奠基人——钱学森。
钱学森早年留学美国,在美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和丰富的待遇,但是,他一听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消息,便立即决定回国工作。他说:“我是中国人,我可以放弃这里的一切,但不能放弃祖国。我应该早日回到祖国,为建设新中国贡献自己全部的力量。”不料,他的这一决定遭到了美国移民局的百般阻挠,因为他们看中了钱学森的能力,不愿意看到他为中国所用。为了留住他,美国甚至派间谍将他逮捕,关在牢房里。钱学森受尽折磨,然而,他没有屈服,他不断提出要求:我要离开美国,回到祖国去。就这样,他与美国移民局坚持斗争了5年,最终,他还是登上了归国的轮船,含着幸福的泪花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回国后,钱学森很快地投入科研事业中,开始忘我的工作。每个项目他都亲力亲为,一丝不苟,容不得出半点差错。1960年11月,他带领着其他科研人员尝试导弹发射,结果屡试屡败,不少工作人员都灰心丧气,失望至极,而他却诙谐地说:“不就是天上掉下来个东西么?今天掉下来,明天我们把它给射上去!”在他与同事们的刻苦努力下,一年后,我国第一枚导弹试发成功。钱学森接着又承担起了研制火箭运载原子弹进行远程攻击的任务。他带领科研人员克服了天气地理等困难,完成了两弹对接。1966年10月在罗布泊靶场成功试射新中国第一枚核导弹。在钱学森的眼里,发射的不仅仅是导弹,而是中国的尊严。钱学森之所以如此成功,是因为他具有精益求精,永求上进,开拓创新不断直前的精神。
新中国成立之初,各方面都很落后,特别是国防现代化基础薄弱。为了我国国防力量的提升,为了证明中国人不比外国人差,为了洗刷东亚病夫的称号,钱学森呕心沥血。这种情怀是作为中学生的我们所应该学习的,我不禁想起周总理说的一句话:“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难道我们读书人不应该有这样一种气魄和理想吗?如果问我看完影片后收获到了什么,那我一定无可置疑地回答:“志向,进取,钻研,拼搏,奉献,为了祖国!”
最后,我用钱学森的一句名言来劝导同学更是对自己的一种勉励:“不要失去信心,只要坚持不懈,就会有成果的!”
关于爱国事迹材料篇4
放寒假时,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项任务,就是买一本有关于爱国主义的书来读,并写出读后感。放假的第四天,爸爸带我买了一本名叫:《英雄人物故事》的书。
这本书是我精心挑选的,我非常喜欢,一回到家就开始认真读起来。书中精心选编了46位古今中华英雄人物的故事,有精忠报国的英雄岳飞,抗倭名将戚继光,虎门硝烟的林则徐,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的刘胡兰,舍身炸碉堡的董存瑞,特级战斗英雄黄继光,少年英雄赖宁······他们的故事可歌可泣,感人至深,一次次指引着我,激励着我,鼓舞着我,吸引着我。
尤其是“雷锋精神永放光芒”的文章,我反反复复读了好几遍。内容主要讲的是:20__年4月12日,雷锋出生在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县一个贫苦农民的家里,不满7岁就成了孤儿。20__年8月,雷锋的家乡解放了。雷锋这个孤儿得到了乡政府的特别关照,乡长经常给雷锋讲革命故事,所以雷锋很想当兵。不久,雷锋当上了儿童团团长。20年,雷锋上了学,当上了第一批少先队员,由于雷锋的学习优秀,又积极参加各种活动,经常得到老师的好评,因此乡长又让雷锋当乡政府的通讯员。因为他工作出色,又很快当上了公务员。一次工作,一颗螺丝钉让他有很深的感悟:将来也要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出现在革命最需要的地方。雷锋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20年1月8日,雷锋终于如愿以偿当上了兵。雷锋不仅对工作兢兢业业,一丝不苟,而且把为人民服务的行动贯彻在自己的生命中。他还经常帮助战友,小韩的棉衣烧了个洞,他悄悄补好。小周的妈妈病了,他替小周的名义汇去钱······雷锋一生都在为人民做好事,他的精神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读完这本书,我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向英雄们学习,将来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才,报效祖国。更要向雷锋叔叔学习,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让我们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从小树立爱国主义思想,让民族精神代代相传。
关于爱国事迹材料篇5
戴安澜字衍功,号海鸥,安徽省无为县风和村人(即牛埠镇),生于一九o四年十一月二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