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楷模陈立群先进事迹6篇

时间:2023-06-18 作者:Monody 信息资讯

事迹材料的写作可以积极宣扬写作任务的精神,在工作学习中,大家都会遇到过事迹,对发生的事迹都比较熟悉,大家怎么拟定事迹材料呢,下面是品读360小编为您分享的时代楷模陈立群先进事迹6篇,感谢您的参阅。

时代楷模陈立群先进事迹6篇

时代楷模陈立群先进事迹篇1

教书近40年的陈立群是全国有名的教育专家。2016年退休后,浙江不少民办中学开出百万年薪聘请他,但陈立群不为所动,而是主动来到条件艰苦的国家级贫困县贵州省台江县工作。

陈立群:我就是一介书生,我一辈子只做一件事,就是教好书,做好我自己的教育工作。

台江民族中学是台江县唯一的公办高中,苗族学生接近98%。副校长刘跃富回忆,陈立群来支教之前,台江民族中学在黔东南州高中考评时连年排在末尾,个别年份,考上一本的学生不超过1人。

刘跃富:2017年以前,中考前100名我们学校难得有5到10个。

面对教育基础如此薄弱的学校,陈立群大刀阔斧地实施了一系列铁腕措施:统一实行学生寄宿制,制定职工考勤办法、教师退出机制等10多项管理制度。他还自掏腰包,设立了陈立群奖教育金。陈立群治校的三年里,台江民族中学高考本科上线学生人数持续攀升,今年高考本科上线率竟达到65%以上,增长人数在全州排名第一。陈立群说,他还要帮更多的孩子走出大山。

陈立群:不为功利,不求功德,只为心愿,这个心愿就是有更多的苗族孩子,能够走出大山,去实现他们的人生目标。

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陈立群不忘初心,始终用真心、动真情搞教育,承担起了一名教育工作者的光荣使命。当前,我国扶贫攻坚工作进入了攻城拔寨的冲刺期,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东西部扶贫协作的重要性,要求加强在教育、文化等领域的扶贫合作。在扶贫攻坚的战场上,我们需要像陈立群一样有情怀、有经验的教育专家,也需要更多甘于扎根西部艰苦环境中工作的青年教师力量。

时代楷模陈立群先进事迹篇2

2022年的元旦,时代楷模、全国优秀共产党员陈立群又是在贵州省台江县度过的。

自2020年暑假卸任中学校长,转任贵州省黔东南州教育顾问、台江县教育总顾问以来,他已先后20多次回到这里,走寨访户、做教育讲座。

“因为心里总放不下他们。”陈立群说。

他口中的“他们”,是一群寒门学子。

这份牵挂,持续了这么多年,未来也仍将继续。从他21年前创办浙江首个宏志班,钱江晚报就一直是这份牵挂的忠实记录者。

他创立了浙江省首个宏志班

钱江晚报1987年创刊,彼时陈立群在桐庐窄溪中学当校长。学校有两位学生中考并列第一,但因家庭经济原因,想放弃读高中选择中专。他觉得,两个好苗子只读中专太可惜,便再三做工作。在陈立群的坚持下,两人最终选择读高中,并考取大学,后来一位成了浙江工业大学的教授,另一位成了杭州市某辖区的公务员。

回忆那段往事,陈立群说:“我就是农村出来的孩子,因为遇上改革开放,知识改变了命运,所以总想为寒门学子施以援手。”他调到杭州主城区工作后,心里仍牵挂农村的寒门学子。

2001年,已是杭州市长河高级中学校长的陈立群,创立浙江首个宏志班——招收的都是家庭贫困但学业优良的孩子,其中有许多来自农村,不仅学费全免,还有生活补助。同年4月26日,钱江晚报头版刊发了这则消息,也与陈立群正式结缘。

家中常年订阅钱江晚报,尤其关注教育新闻的陈校长,拿着这份报纸觉得沉甸甸的——自己的责任更重了。

两年后,宏志班遇到新问题:贫困生考取理想学校后,谁来支持他们完成大学学业?陈立群首先想到向钱江晚报求助。

2003年7月4日,钱江晚报刊发《我省首个宏志班谁来帮他们改变命运》一文,转达了他的心声:请帮助这些寒门学子延续自己的知识改变命运之路。报道后,社会反响强烈,有不少热心的企业和个人表示要尽力资助这个特殊的班级。从此,钱江晚报成为关注陈立群校长和宏志班最多的媒体。

他送给孩子们三样东西

2004年6月,首批宏志班学生参加高考,成为当年杭州教育界最轰动的新闻之一——全班51人中,45个上了一本线,第一名被清华大学录取。身为宏志班创办人,陈立群再度成为新闻人物。

但很多人不知道,他对寒门学子的“援助”,并非普通的捐钱捐物,而是送给孩子三样东西——志气、志向和志趣,所以宏志生有充盈的精神财富。2006年7月29日,钱江晚报联合长河高中举办“苦难怎样成为财富——宏志精神报告会”,由首届宏志班毕业生、当时正在清华大学就读的刘仲明等5位学子讲述奋斗历程。报告会在省人民大会堂举行,听众有1300余人。

陈立群至今记忆犹新:“北京宏志中学的同仁们曾来杭州长河高中考察交流,临走时说宏志中学在北京,宏志精神在浙江。而正是那场报告会,我和钱江晚报的记者、编辑们一起提炼出了‘宏志精神’,宏观层面是‘关注百姓困难,倡导刻苦精神,完善健美人格,体现教育公平’,中观层面是‘高远的志向、高昂的志气、高雅的志趣’,微观层面是‘理解、主动、勤奋’。”

更让他感动的是钱报记者对宏志生的关心。有一位来自温州的学生,幼年时父母因车祸身亡,所以内心相对封闭,钱报记者就以“杭州妈妈”的身份给这位学生写信,安慰和鼓励他,后来这个故事还被陈立群收录在他的《寄语青春》一书中。

他是钱报新闻里温柔的“陈爸爸”

2016年,陈立群从杭州学军中学的校长岗位上退下来,淡出了媒体和公众视野。

他去了哪里?2017年教师节前夕,钱江晚报记者远赴贵州省台江县,终于找到这位情系寒门生的老校长。原来,他拒绝了民办中学开出的百万年薪,选择到国家级贫困县支教,且不要一分钱,只为帮助更多孩子走出大山。

站在台江县民族中学操场上,陈校长说:“不为功利,不求功德,只为心愿。”钱报记者记录了这位3000多名孩子的“陈爸爸”的一天,感动了全国,振奋了无数寒门学子。

陈立群始终认为,“寒门”是可以出“贵子”的。因为寒门学子从小就经历着生活上的磨难和历练,具有普通家庭孩子所不具备的克服困难的意志力。

他感谢钱江晚报一路的关注与支持:“从杭州的宏志班,到贵州台江的宏志校,通过钱江晚报的报道,浙江的爱心人士给予了学生和学校很大帮助和支持,更在全国弘扬了‘宏志精神’。这都是激励我不断前行的强大动力。不少爱心人士,素未谋面,在此,我要借助钱江晚报这个平台,代表我自己以及受资助的孩子们,对他们表达由衷的感激之情。”

而许多钱报老读者,也通过多年的报道看到了他温柔的一面:会陪长河高中宏志生吃年夜饭;会陪学军中学毕业生拍欢乐的集体照,在大太阳底下穿正装,还喊了十多遍“茄子”;会陪浙江高考生写作文,一写10年,2006年那篇《工作即生活——从寒号鸟、水杉到知识精英带给我们的启示》就刊登在钱江晚报上。

他说:“开办宏志班,我常被一批批宏志生勤奋学习、逆境成才的事迹所感动,是他们丰富了我的人生阅历,提升了我的教育理念,充实了我的精神世界。”

2019年,中宣部发布陈立群的先进事迹,授予他“时代楷模”称号;2021年6月,他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再次在北京的人民大会堂接受了表彰。

时代楷模陈立群先进事迹篇3

在全国人民喜迎新中国成立70周年、第35个教师节到来之际,中央宣传部9日在北京向全社会宣传发布陈立群的先进事迹,授予他“时代楷模”称号。近一段时间,陈立群的先进事迹被中央媒体集中宣传报道后,在全社会引起热烈反响。

陈立群是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台江县民族中学校长、原浙江省杭州学军中学校长。他信仰坚定、潜心育人,从教近40年,担任中学校长34年,退休后婉拒民办学校高薪聘请,远赴黔东南贫

...
《时代楷模陈立群先进事迹6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