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这段时间,我国的疫情情况已经有所好转,但还是要继续坚持,做好个人防护措施。以下是品读360网和大家分享的我们一定要坚持“动态清零”方针不能松懈,新冠肺炎心得体会相关参考资料,提供参考,欢迎你的参阅。

5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分析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研究部署抓紧抓实疫情防控重点工作。会议强调,目前全球疫情仍处于高位,病毒还在不断变异,疫情的最终走向还存在很大不确定性,远没有到可以松口气、歇歇脚的时候。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坚持动态清零,因时因势不断调整防控措施,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实践证明,中国的防控方针是由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中国的防控政策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中国的防控措施是科学有效的。
作为人口大国,中国拥有14亿多人口且老龄人口多,地区发展不平衡,医疗资源总量不足,放松防控势必造成大规模人群感染、出现大量重症和病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命安全、身体健康将受到严重影响。两年多的疫情防控实践证明,发现一起、扑灭一起的“动态清零”做法,最大限度保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了疫情对于国家整体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路子是对的,效果是好的,是中国防控疫情的制胜法宝。
目前,一些人对奥密克戎认识不够,将其视为“大号流感”,质疑中国的防疫政策。其实,奥密克戎变异株根本不是流感,其引发的新冠肺炎疫情与流感存在明显不同,传播速度快于流感病毒,隐匿性也更强,更容易导致大范围传播。奥密克戎变异株的病死率总体上要高于流感,一旦发生感染,即使个体的重症和死亡发生率低,但对于群体来说仍会是一个庞大的数字。新冠病毒一直在发生变异,且变异方向不明确,在疫情大范围流行的当下,如若病毒发生变异,将给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带来更大危害。
“动态清零”的要义,一是快速,二是精准。“动态清零”并非追求“零感染”,也不是“零容忍”,而是及时发现、快速扑灭,不造成持续性的社区传播和规模性的疫情反弹。疫情防控是一场总体战,必须增强大局意识、坚持全国一盘棋,如果个别地方“动态清零”不坚决不果断、擅自搞变通打折扣,病毒就可能在当地生根,导致当地疫情迅速扩散、外溢,甚至出现跨区域传播,成为疫情的“传播器”和“放大器”,造成人民生命财产的重大损失,严重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只有各地坚持“动态清零”不动摇,努力控制住本地疫情,才能赢得全国疫情防控的全面胜利。
还有一些人认为“动态清零”拖累了中国经济发展,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也是不科学的。事实上,“动态清零”与经济发展、正常的生产生活之间并不对立,而是相互协同的。抗疫所采取的策略和措施肯定要付出一定成本,但评价抗疫的成本和收益,绝不能仅仅看经济上的成本和收益。生命无价,是无法用货币来衡量的。疫情防不住,经济社会发展就无从谈起。要算大账、总体账,动态算账,既算经济账,也算民生账,更要算生命账。中国采取的“动态清零”总方针和一系列抗疫举措,相当于为人民购买了一份应对疫情变化、病毒变异传播等不确定因素的保险。“动态清零”最符合中国实际。
当前,疫情防控工作正处于“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关键时期和吃劲阶段。越是疫情防控任务艰巨、形势复杂,越要增强战略定力。必须坚定信心,深刻认识抗疫斗争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深刻、完整、全面认识党中央确定的疫情防控方针政策,坚决克服认识不足、准备不足、工作不足等问题,坚决克服轻视、无所谓、自以为是等思想,始终保持清醒头脑,毫不动摇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坚决同一切歪曲、怀疑、否定中国防疫方针政策的言行作斗争。
坚持就是胜利,坚持才会胜利,坚持定能胜利。实践反复证明,中国完全有基础、有条件、有能力实现动态清零。有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有14亿多中国人民的万众一心、守望相助,我们一定能打赢常态化疫情防控这场攻坚战持久战,有力有效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和经济社会发展。
新冠肺炎心得体会1
中组部部长陈希在中组部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要把党的强大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优势转化为疫情防控工作优势,组织动员广大党员践行初心使命,强化责任担当,做到哪里有疫情、有群众,哪里就有党组织坚强有力的领导,哪里就有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扛起政治责任,筑牢“铜墙铁壁”。“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未必去”。防疫工作正到了紧要关头,党员干部只有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上来,坚决服从组织安排,绝不推诿退缩。要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不折不扣地完成党组织交给的各项任务。只有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英勇奋斗,扎实工作,把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始终放在第一位,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才能筑牢基层防控的“铁壁铜墙”。
发扬奋斗精神,践行“初心使命”。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在疫情面前,党员干部要始终坚持疫情就是集结令,防控就是冲锋号,哪里任务险重,自己就应该出现在哪里。面对疫情,只有把实际行动作为检验初心的试金石,多接几次“烫手的山芋”,多做几回热锅上的“蚂蚁”,多经历几回辗转反侧。把初心写在行动上,把担当落实在“一线”上,才能坚决扛起防控疫情的政治责任,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
发挥先锋模范,编织“防控之网”。老话说,“守牢自己的门,管好自己的人”。耐心、细心、绣花心,是检验党员防疫工作成效的重要依据。越是疫情防控的关键当口,越要发动党员干部挺身而出。党员干部的工作有多细,防控网就能编织得有多密。只有做到防控措施到位,需要工作到位、人员到位、责任到位,才能织起一张横到边、纵到底、全覆盖、无遗漏的防控之网。只有坚定信心决心,抓紧纷纷秒秒,牢记责任,严防死守,一控到底,才能成为居民群众最可信、最可靠的贴心人。
疾风知劲草,烈火炼真金。在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新时代的党员干部只有用行动力筑牢“铜墙铁壁”,才能让党旗在防控疫情第一线高高飘扬。
新冠肺炎心得体会2
近日,在抗“疫”一线有这样一个“暖心”镜头。在村组的一处交通卫生检疫站,来往的车主和村民只需掏出手机,扫描张贴的村组进出登记二维码,便可自行录入个人信息,快速有序通过。这是一名乡镇党委组织干事看到村干部、党员志愿者们冒着严寒、双手冻得通红还在进行外来车辆、人员登记、检测体温等工作后,急中生智想出来的“新点子”。“扫一扫”不仅有效避免了共用纸笔、人群密切接触等易感风险,还极大提高了防控登记工作效率,切实减轻了基层一线工作人员的负担。
危难之处见真章,斗争绝境现精神。当前,能不能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是对全党同志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素质和能力的一次“大考”,也是锻炼考验、考察识别干部的“应急测验”。在与新冠肺炎的“近身战”中,只有发掘更多有“担当”、有“情怀”、敢“斗争”的“能兵强将”,人民群众才能获得更多“贴心人”,得到更强“主心骨”,才能更好更快地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在战“疫”中检验“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的忠诚担当。
“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