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逐渐变暖,很多人都已经有了出门走走的打算,其实西湖也是一个不错的出游地点哦。以下是品读360网和大家分享的西湖断桥边连夜栽回7棵柳树,植树造林的心得体会相关参考资料,提供参考,欢迎你的参阅。
今天(5月13日)凌晨,记者接到读者报料:断桥边的柳树又回来了!“看根部的新土,应该是刚刚栽种的。”这位读者很仔细。
景区相关部门表示,补栽属实。
记者马上赶到现场。(之前消息:消失的柳树会回到西湖边吗?专家回复来了)
柳树回归。
记者现场看到新栽种的柳树有七棵,高度都在三四米左右,树干直径十多厘米,增加了固定支架。
有路过的市民说,昨天白天还没看到新树,这几棵树是昨晚连夜种上的。
柳树回归。
一对早上来晨练的老人,走到断桥边就看到了新种的柳树,“西湖边怎么能没有柳树?种了月季没味道,我们就住在附近的,每天都要来散步的,西湖的柳树不仅仅是树,更是文化的承载,现在种回来蛮好的。”
小时新闻记者现场播报。
一早,西湖鸳鸯护卫队的一名队员也来到湖边,看到新栽种的柳树,很是感慨:“西湖的柳树有文化的意味,对鸳鸯来说,会到树上做窝,我也一直关注着柳树的情况,当时看到围挡,还担心柳树被挪走了。现在柳树种回来了,但是跟原来的柳树比,要长成还需要时间。”
队员还给记者看了两张,他拍下的老柳树挪走前后的对比。
住在附近的两位市民说:“这七棵柳树是昨天晚上补种的,看到之前的柳树被挪走,觉得太可惜了。知道已经补种了,我们一早就赶过来看看情况,早上过来的时候还看到在加固。我们之前在这边拍了很多照片,景色非常美,现在新栽的柳树跟以前的比,肯定有差距,还需要慢慢生长。”昨晚,备受市民游客关注的北山街(断桥-保俶路段)沿湖7棵柳树已补植完成。因北山街悬铃木树冠已延伸至湖面,为尽量减小新种柳树与悬铃木树冠的碰撞,这两日景区管委会组织园林专业团队,分赴杭州周边苗圃寻找适合该地段的优质柳树苗木,反复比选高度、大小、品相与形态,力保新种的柳树能融入现有生长环境,与西湖景观相协调,尽量恢复景观原貌。
西湖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应该被珍爱。柳树种植后,将通过专项监测、健康检查和跟踪观察等方式,及时发现柳树生长中的问题,合理采取养护措施,从而促进柳树的健康生长。对于柳树生长阳光不足、空间不足的问题,随着柳树的长大我们将对悬铃木进行适当修剪,尽最大努力确保新栽种的柳树健康生长,与西湖相依相偎。
近期, 有市民反映柳浪闻莺入口区域已栽种的40棵柳树树径偏小,与原貌差异较大,现已紧急采购与原栽柳树品相接近的40棵柳树,将于14日上午之前更换到位。
针对此次事件,景区管委会将坚持实事求是,对相关单位和人员存在的履职不力、失职失责等问题进行深入调查,依规依纪依法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景区管委会将一如既往,用心用情用行动进一步保护好西湖的一草一木,呵护好承载着文化与情感的景观植物,守护好西湖的山山水水。
植树造林的心得体会1
我们中华民族自古就有“爱树、育树”的传统,爱白杨的挺拔,爱垂柳的柔美,爱松树不屈的风骨。除了这种精神的寄托外,人们更看重它的实用价值。有了树,才会有和谐美丽的大自然;有了树,才有清爽、新鲜的空气;有了树,才会有高楼、房屋和铁路。
树,它不仅能防风固沙,保持水土,还能美化环境,是城市的忠诚卫士,它用它特有的颜色为城市披上绿色的新装。这个忠诚的城市卫士,为了美化城市,还真做了不少的“工作”呢!比如绿树进行光合作用,提供人类呼吸所需的氧气。它还是吸收氮气、二氧化碳、臭氧的天然净化物,并且具有调节空气温度、湿度,吸粉尘、噪音等功能。这些,都使人们高度重视绿树的作用。如今,植树造林已成为民族风尚,绿化家园成为时代的追求。
今年春季,学校青年志愿者服务支队组织各系青年志愿者到明阳天下植树基地植树,由于是春意昂然,万物复苏的季节,我已经群情激昂,兴奋不已,如春天飞回大自然的侯鸟,享受一片绿色的春意。还可以一览沿途的美好风景,愉悦自我,陶冶情操。在大地上留下自己亲自种植的小树,也是埋下了一棵希望的种子,伴随着青春释放绿色的生机,为大地增光添色,在岁月延绵中诠释生命的意义。当然在种树的时候我也不忘保护。我用一些小工具做各种环保牌,写上保护树木花草的言语,并一个个小心翼翼的给它们挂上,让全校同学们都能行动起来!
我也在思考一个问题:年年植树,成活率有多少?听说几年前曾搞过一次万人植树活动,但几个月过后,成活的只有数棵,结果令人痛心,前期栽树,后期放弃,后期的管理工作没有到位,结果等同没有植树,汗水付诸东流。
我曾听过有这样一个习俗:婴儿出生要栽一棵"理想树",上学时栽一棵"求知树",18岁时栽一棵"青春树",大学毕业栽一棵"成才树",结婚时栽一棵"同心树",一个人一生中平均栽活6棵树。这样,人人栽,年年栽,代代栽,栽出点点新绿,栽出片片生机。那无所不在的森林,也将染绿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染绿它的历史,染绿它的风俗。
植树造林的心得体会2
我们经常会听到别人说:“把绿色送给大地。”因为绿色是大地的衣裳。春天,这个万物复苏,大地呈现一片欣欣向荣勃勃生机的景象的季节,万物都向人们露出春天的微笑。3月x日在这个阳光明媚的日子,我们代表学校要执行一个特殊而又神圣的任务——植树。怀着兴奋而又期待的心情,我跟着这支植树大队开始了出发的旅途。一路上,我们有说有笑,连我们身边空气都显得异常的温馨、愉快。
到了目的地,看到属于我们常德市一中的小树苗,我很高兴,因为我们的任务是要赋予她神圣的生命。工作人员像我们讲解了种树的许多注意事项。了解之后,我们就不约而同的拿起工具,开始了我们的任务。不论男生还是女生,我们都开始动手挖坑,锄的锄,铲的铲,干得热火朝天,等我们挖得差不多,我们拿小树苗的根部去衡量我们的坑够不够大、够不够深,如果不够,就继续挖,直到合格为止。然后把树苗放进去,扶正,盖上泥土,然后再给生机勃勃的小树苗浇浇水就可以了。
此时的我们心里满是快乐与轻松,很快一棵棵树苗耸立与春土中,以昂扬的姿态向世界宣布了自己的一片立足之地。此后,它们会吸天地之灵气,大地之精华来使自己更加茁壮的成长,长成参天大树!这不正象征着我们这新一代的国家未来接班人吗?我们就是在社会的爱护与培养中茁壮的成长中。此时我们应该做的就是努力吸取科学文化知识,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努力提高自身文化品德修养,争取作个21世纪的合格人才!
本次活动在有关部门的大力组织下,最后圆满的结束了,参加本次意义非凡的活动除了我们这些大学生之外,还有我们可爱的武警叔叔、解放军战士、乖巧的红领巾以及一群可爱的幼儿园小朋友,场面热闹非凡,每个人脸上都挂满了成功的喜悦。
作为一名大学生,积极参加本次植树活动是我们认真履行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六个一”以及“绿化长江行动”的责任,也是为建设“森林重庆”贡献我们微薄的力量。
绿色是生命的色彩,参加植树活动就是为生命增添活力,焕发生机。让更多的人参与到这植树的队伍中来,是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需要、也是改善重庆生态环境的需要、更是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需要,作为山城重庆的一份子,这是我们的责任,是我们的历史使命,我们不容推卸,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