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开展紧急排查割青麦行为,杜绝浪费珍惜粮食心得体会2篇

时间:2022-05-14 作者:lcbkmm 信息资讯

想必大家在网上冲浪的时候,都刷到了割青麦的新闻了吧,那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吧。以下是品读360网和大家分享的多地开展紧急排查割青麦行为,杜绝浪费珍惜粮食心得体会相关参考资料,提供参考,欢迎你的参阅。

多地开展紧急排查割青麦行为,杜绝浪费珍惜粮食心得体会2篇

“山东,安徽,河南,大量地区出现的收割青小麦事件,一般情况下老百姓一亩小麦卖1200元,这一次收割青小麦给2000元一亩,说是喂牛。全国联系起来看待,这是反常的……”

安徽蚌埠市政府网站信息显示,蚌埠市蚌山区农业农村水利局、蚌山区商务外事局等单位近日先后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坚决制止毁麦行为。

通知还称,“这不是简单的收割小麦,喂牛的问题。今年疫情严重,下半年到明年,世界粮食必然价格疯涨,粮食危机在劫难逃!现要求燕山乡及各村,有发现收割青小麦的事情,调查时间、地点、收割购买单位等相关信息,及时与我们联系。”

另据蚌埠市龙子湖区政府网站5月13日消息,根据中共蚌埠市委农办《关于保障粮食安全,坚决制止毁麦行为的紧急通知》要求,5月11日上午,龙子湖区副区长冯璐约谈和平乳业和爱牧场负责人,明确企业不得在我市及外地以青储饲料名义收购青麦,一经发现,区政府将严肃处理。

5月11日下午3点,龙子湖区召开了保障粮食安全坚决制止毁麦行为工作部署会,副区长冯璐、区网信办、区农水局、区委督查办、李楼乡主要领导及15个行政村书记参加会议。会议传达了省、市会议精神,要求各部门充分认识小麦是主要口粮,任何地方、任何单位、任何人员不得以任何理由将小麦用于青贮饲料。

近期,“收割青小麦转饲料”引起广泛关注。青贮小麦,指的是在麦苗没有成熟、颜色尚青的情况下提前收割的小麦,青贮小麦主要可用于饲喂牲畜。

部分地区所发通告认为,用小麦直接做饲料是牲畜与人争粮行为,危及粮食安全大局。

如河北威县农业农村局5月12日通告称,我县从来没有用小麦青苗做过青贮饲料,也没有上级相关政策支持。请大家不要轻信网络传言,不要被蝇头小利蒙蔽双眼,一时糊涂作出违规违法之事。广大群众和养殖场户一定要认清,小麦属于口粮,是我们饭碗的主粮。去年以来,我县小麦生产经历了抗秋汛、促弱苗、防病虫等多个关口,经过多方努力,目前小麦长势良好,丰收在望的好形势实属不易,一定要倍加珍惜。广大养殖场户(企业)要认清用小麦直接做饲料是牲畜与人争粮行为,危及粮食安全大局,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和制止。

威县农业农村局称,还有 30天左右,我县小麦就全面成熟开始收获了。各乡镇、街道对被征用为建设用地的麦田,也要在小麦成熟收获后再开工建设,一定要珍惜农民朋友 200多天的劳动成果,做到咱们中国人的饭碗大家一起端。

河北南宫市农业农村局也称,我市从来没有用小麦青苗做过青贮饲料,也没有上级相关政策支持。请大家不要轻信网络传言,不要被蝇头小利蒙蔽双眼,一时糊涂作出违规违法之事。广大群众和养殖场户一定要认清,小麦属于口粮,是我们饭碗的主粮。去年以来,我市小麦生产经历了抗秋汛、促弱苗、防病虫等多个关口,经过多方努力,目前小麦长势良好,丰收在望的好形势实属不易,一定要倍加珍惜。广大养殖场户(企业)要认清用小麦直接做饲料是牲畜与人争粮行为,危及粮食安全大局,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和制止。

另外,河南商丘市农业农村局于5月11日召开了全面排查各类毁麦事件视频调度会议。会议指出,近期网络上出现个别地方把小麦用于青贮饲料的报道,引起社会高度关注。为坚决杜绝此类事件发生,保障粮食生产安全,各县(市、区)农业农村部门要高度重视,站在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来认识当前损毁麦田问题,充分认识小麦是主要口粮之一,严禁用于青贮饲料,采取有力措施,坚决制止毁麦占地行为。

会议强调,全市立即行动,迅速组织开展全面彻底排查,采取有力措施,加强麦田保护,坚决保护基本农田,坚决防止毁麦行为。要全面调查是否存在青贮小麦、毁麦开工、毁麦种树等各类毁麦情况,调查本地是否存在养殖企业收购青贮小麦用于饲料、青贮收获机械用于收割青贮小麦的情况;要求全面摸排今日头条、微信、抖音、快手等媒体平台涉及本地区博主、企业等发布的青贮小麦视频,逐一鉴定真伪;一旦发现毁麦苗头,采取有力措施,第一时间处置。对准备将小麦用于青贮的,要坚决予以制止等。

中青评论文章称,我国共有约3亿亩小麦耕地,去年有1亿亩因故晚播,加上国际形势导致全球供应收紧的影响,今年的粮食安全保障工作面临严峻挑战。在这种情况下,农业主管部门当然不能对眼下的形势坐视不理。

文章也提到,严查违规收购、炒作等扰乱粮食市场的不法现象,全力守护中国人的“饭碗”,既是依法用权的表现,也是义不容辞的责任。确保粮食安全,除了落实各项政策、严惩各类违规违法行为外,还要对影响粮食生产的各种问题作深入分析。比如,站在农民的立场上,就不难理解其基于经济考虑收割、出售青贮小麦的动机。正如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在接受采访时所言:农民买卖粮食具有自主权,除了依法查处违规收购、炒作等非法行为,还需要更多政策引导。

文章认为,在制止青贮小麦这件事上,尊重农民买卖粮食的自主权,与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并不冲突。从本质上看,只有让农民心甘情愿地配合国家政策,积极按照耕地本来用途收粮卖粮,才能从根本上化解潜在的“青贮风险”。

当下,坚定维护粮食安全对中国至关重要,要实现这一目标,离不开广大农民的支持与配合。因此,社会各界还应在关注粮食安全的同时,充分考虑农民利益。在金黄色的麦收季节里,只有让农民感受到和一座座谷堆一样饱满、实在的获得感,才能确保粮用小麦“颗粒归仓”。

杜绝浪费珍惜粮食心得体会1

“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令人痛心!”习近平总书记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他指出要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切实培养节约习惯,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

从未过时,在米粒里。“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每个人踏入小学阶段学的第一首诗便是《悯农》,字里行间都在告诉人们不能浪费粮食。从三国时期诸葛亮的“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唐代李商隐的“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到宋代朱柏庐的“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再到明代薛瑄的“节俭朴素,人之美德。”……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节俭”二字一以贯之,代代相传,从未过时。

居安思危,在米粒里。上世纪60年代初,在三年自然灾害时期,人们饿得啃树叶树皮,哪里还有粮食可浪费呢?一粒米就是活下去的希望,怎么能浪费呢?然而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不愁温饱的情况下很多人渐渐忘却了粮食的珍贵。据央视报道,国人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价值高达2000亿元,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作为人口大国,任何个人小事乘以14亿,都是关乎安危的国之大事。“饱时不忘饿时饥”,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对于粮食安全我们更应该始终保持危机意识,仓廪足也应居安思危。

达成共识,在米粒里。节约粮食绝不是一句标语,一句口号,而应该实实在在转化为每个人的自觉行为。“粒米虽小犹不易,莫把辛苦当儿戏。”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除了需要广泛宣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思想观念,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美德外,还应该从法制层面建立起长效管理机制。应

...
《多地开展紧急排查割青麦行为,杜绝浪费珍惜粮食心得体会2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