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优秀的事迹材料可以凸显宣传典型,评选先进用用意,写事迹是从平凡的岗位工作中发现闪光点,加以提炼升华,以下是品读360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人物先进事迹7篇,供大家参考。
人物先进事迹篇1
武秀君,女,46岁,辽宁省本溪市本溪满族自治县南甸镇滴塔村村民。武秀君夫妇从事建筑施工生意多年,凭借诚信经营,树立了良好的商业信誉。5年前,武秀君的丈夫赵勇因车祸去世,留下个人名义的外债270多万元、债权300多万元。武秀君在承受巨大的家庭痛苦的同时,仍然没有忘记诚信,顶着家庭和债务双重压力,走上了代夫还债之路。
武秀君一一打电话告诉债权人自己的电话号码,并将丈夫的欠款签字改成她自己的名字。账目不清,她打电话重新核对;没有找她要账的人,她主动打电话承诺一定要把欠款还上。她领着工程队继续承揽工程,用挣来的钱、要来的欠款还债……就这样,5年里,她还清了数百笔欠款。别人欠她的钱,有的是折价偿还,有的始终拖欠,但都没有影响她主动还债。
武秀君第一个想到还钱的是一家银行的贷款。当武秀君克服困难把50万元全部还给银行的时候,这家银行的领导眼圈红了。为了帮助母亲还债,武秀君的家庭也行动起来,她大儿子出门尽量不坐车,节省下车票钱还债;上中学的小儿子一天只花1.5元,省下伙食费替母亲还债。当小儿子把自己省吃俭用省下来的380元钱存折递给妈妈时,母子二人抱头痛哭。
在武秀君还债的过程中,经常出现双方热泪盈眶的场面。有些债权人不好意思收,对她说人心都是肉长的,这样的处境就不要还了,但她仍然坚持还给人家。在武秀君看来,大家是因为对丈夫信任才赊账,这份诚信的建立不容易,做人要讲诚信!20_年,丈夫去世3周年祭日那天,众多曾经和武秀君有过经济往来的合作伙伴、个体老板、银行领导等近千人自发赶去看望。在大家眼里,武秀君的行为正是对诚信最好的诠释。武秀君的事迹先后被中央电视台以及辽宁电视台的多个频道报道。20_年,本溪市将武秀君评为文明市民,颁奖典礼的颁奖词这样写道:“她诚重如山,一诺千金,诠释着这个流金溢彩的时代最赞赏的诚信。人世沧桑,含泪坚强,最真最诚武秀君!”
以上就是一秘为大家整理的5篇《全国道德模范先进人物事迹材料》,希望可以启发您的一些写作思路。
人物先进事迹篇2
“小朋友,等一下,你认识我不?不认识我就不准从这里过去哦。”
“晓得嘞,你是徐支书嘛,你天天在村里窜来窜去,我咋个会不晓得呢。”
在某镇茅草村的疫情防控卡点上,一名戴着口罩的男子正在询问一名小男孩,他叫某,是贵州省清镇市某镇茅草村支部书记。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作为村支部书记,肩上责任更是重大,在抗疫“集结号”吹响后,某充分发挥“领头雁”的作用,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精心组织,靠前指挥,群策群力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
严防死守阻断疫情
“现在全村只有我一个人能够自由进出村子,这是大家给我的‘特权’,也是我的责任。”某开着玩笑却又认真地说。
某镇茅草村与平坝区齐佰镇相邻,人员流动较为频繁,为减少人员流动,在交界路段,茅草村设置了疫情防控卡点,还成立了临时支部,严格按照“三个一律”轮流值守,即:凡不是本村人,一律不准进入;凡本村车辆外出采购生活物资,三天内一律只能进出一次;凡外出购买物资群众,一户一律只能一人外出。值守人员在值守过程中必须对进出村的车辆及人员进行详细登记,须经仔细核实方可放行,为落实好这“三个一律”,村支“两委”商定除某外的两委成员率先带头,均不出村,村支“两委”工作对接、群众所需物资采购均由某统筹负责。
物资代购温暖到家
“这是卢启勇、陈杰家要买的洗衣粉,这是老张家需要的纸……”某对着采购单,一一点数。
“这是你家鸡蛋,小票在上面,你看一下。”某对委托他买鸡蛋的周安有说。
为避免人员聚集,取消赶乡场后,有的群众因出行不便而在购买生活物资上有困难,为解决这一难题,某摇身一变成了不收取一分跑腿费的代购员。群众可通过微信、电话或直接告知等方式将需要购买的生活物资告诉某,由他到集镇采买后再逐一送到群众手中或放在集中的地点,由群众自取。“村代购”既减少了人员流动又温暖了村民的心。
“有的群众要得急,有时候每天要跑3、4次,至少每天是要跑一次的。”某说。
疫情不灭喇叭不停
“广大村民不要到处逛,能在家中就是骄傲,没事刷刷抖音,累了就睡觉,既给国家省口罩,又能给自己省钞票……”走进某镇茅草村,便听见这一趣味疫情防控宣传。
疫情防控阻击战全面打响后,茅草村就把疫情防控知识宣传作为重要任务并长期坚持,村第一书记、村支“两委”成员、联系站(所)干部逐户开展疫情防控知识宣传和外来人员排查登记。茅草村委会主任杨畑、副主任陈古德还用私家车装上了“小喇叭”,每天走村串寨滚动播放。此外,各村民小组长手持“小喇叭”以简单易懂、易于接受的方式时时进行宣传,提醒并督促村民多居家、不聚会,还将宣传内容录制成视频通过抖音进行宣传,让疫情防控知识入脑入心并能落在行动上。
“疫‘情’不灭,我们的喇叭不会停。”杨畑坚定地说。
人物先进事迹篇3
王__,男,1973年6月出生,1996年12月参加工作,毕业于民政部济南民政学校社会保障专业,本科学历,2003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2005年1月至2016年12月任县民政局优抚安置股股长,2017年1月至今,任__县民政事业服务中心(原__县光荣院)主任。
一、安置战线上的“孺子牛”
1996年12月,该同志带着满腔的热血和激情开始了他的民政生涯,20年来,他扎根基层,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扎实工作,无私奉献,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从民政工作的一个个细节做起,以实际行动践行着一个民政人的铮铮诺言。自2002年由局办公室副主任调任后,该同志兢兢业业,15年如一日,秉承“上为中央分忧、下为百姓解愁”的民政宗旨和孺子牛精神,积极役身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工作,为广大优抚对象、退役士兵和部队排忧解难。先后为33余名城镇退役士兵和转业士官安置了工作岗位,为83名退役军人办理自谋职业手续,落实自谋职业资金248万元;在每年度退役士兵接收工作中,他都为每一名退役士兵认真讲解退伍安置政策,热情解答退役士兵的各个疑问,在3000余名退役士兵手续办理中未出现过一例错误;在退役士兵职业和技能培训学校的筛选中,更是优中选优,安排了汽车驾驶、汽车维修、手机维修、电工、焊工等易掌握、便于就业和创业的专业课程,严格督导培训过程,确保教学质量,使广大培训士兵真正掌握了一门职业技能,为将来就业和创业打下了牢固的基础,三年间,完成326名退役士兵培训工作,培训率、培训合格率和推荐就业率均达到100%,得到广大退役士兵好评。为保障广大现役军人的合法权益,确保现役军人优待金和立功奖励资金及时准确落实,于2007年改变全县优待金发放渠道,变乡镇发放为县民政局统一社会化发放。
二、优抚工作中的“联络员”
他为了解决广大优持对象领取抚恤补助中存在的实际困难,于2003年在全市率先实现优抚对象抚恤补助资金的社会化发放,方便了广大优抚对象。他协调建立了重点优抚对象体检制度,每年对重点优抚对象免费开展体检,建立健康档案,准确掌握他们的身体状况。改革传统的六级以上残疾军人年终一次性医疗费报销制度,将全县125名六级以上残疾军人全部纳入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为六级残疾军人外的全部重点优抚对象代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