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调人物对于正义的坚持,是事迹材料不可或缺的一环,在平时生活中,大家都一定遇到过事迹材料,品读360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村干部敬业奉献事迹材料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村干部敬业奉献事迹材料篇1
赵xx,女,1966年1月出生,初中文化,现任微山岛乡吕蒙村支部书记,先后被评为“微山县十佳女村官”、“微湖先锋优秀共产党员”。自上任以来,她带领村“两委”班子克服重重困难,先后自筹资金150余万元基本解决了村内道路泥泞、自来水供应不及时、电线线路老化等关系全村民生的实际问题,得到了群众拥护。在乡党委政府的支持引导下,大力发展生态游、民俗游和林果采摘、渔家乐旅游项目,引进微山县红荷绿源果蔬有限公司打造近千亩果蔬采摘园,填补了微山湖民俗生态旅游果蔬采摘的空白,又成为农民致富的`新路子。2012年底,吕蒙村被山东省旅游局正式命名为山东省旅游特色村。为解决全村留守儿童“亲情饥渴”问题,村“两委”与乡中心小学共同组织了留守儿童互助组,构建了关爱关注留守儿童身心健康的保护网络。齐鲁晚报、县电视台对此进行了专题报道。她大力进行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带领村“两委”干部及广大群众清理“三堆”,粉刷墙壁,并耗资10万余元绿化村主干道,效果显著,率先成为岛上示范村。这些实实在在的惠民行为得到了乡党委政府的高度肯定,赢得了老百姓的称赞和认可,极大地增强了村“两委”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村干部敬业奉献事迹材料篇2
xx,现任xx村党支部书记,自任职以来,认真贯彻执行党委、政府的决定,勤政为民,恪尽职守,认真履行村党支部书记职责,能团结和带领村委一班人,勤奋努力、扎实工作,较好地完成了上级布置的各项工作任务,村风民风有了较大改观。
一、思路超前化,办事效率化。
“站起来做伞,为人民遮风挡雨;俯下身做牛,为人民鞠躬尽瘁”是杨书记本子扉页上的一句话,他也确实做到了这一点。在实际工作中,既融入群众的情感又很好的实现政策的实施,真正做好自己的职责,真心实意地为大伙儿办实事、办好事。他思路超前,在政策实施初期就能够很好地进行领会,并义务讲解给村民,让村民实实在在明白;并且在上级交代的各项工作中,西段村总是率先完成的几个村之一,办事效率快,是西段村党支部一直贯彻的原则。
二、 村务公开化,政策透明化
在西段村的村务公开栏上,张贴着大大小小多张“明白纸”,不仅有各项惠农惠民政策讲解,还有每个月xx村账务公开、计划生育公开及党务公开等各种公开事项。并且在每项工作实施前,村委会都会召开村民群众大会,让村民当家作主人,切实做到村务公开化,村集体资金做到每一份钱、每一分钱村民都心中有数。
三、 村容整洁化,村民文明化
杨书记说“改善村民生活环境刻不容缓,提高村民精神文明建设是当务之急。”当下借着村庄环境整治的东风,两区同建的大好形势,杨书记动员群众,大力改善了xx村主街道生活环境,并且取消了村里一些封建落后的迷信陋习,将先进的文化生活方式带入了农村,采取多种形式搞文化活动,在各个节日村里统一组织自编自演文艺节目,在村财力紧张的情况下,书记想尽各种办法给予支持。在村民中很受欢迎。村里还专门成立了青年、老年音乐会,专门为村中群众的红白喜事服务,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
村干部敬业奉献事迹材料篇3
2014年,xx当选佘家镇高店村村委会主任,2020年高票当选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任职以来,他始终像一头老黄牛一样驾辕拉犁、任劳任怨,辛勤的付出换来了村内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近年来,高店村基层组织建设全面过硬,集体经济不断壮大,乡村振兴走在长垣前列,先后被评为省级基层党建示范村、新乡市文明村、长垣市乡村振兴三星级示范村、河南省森林乡村,成为远近闻名的先进村。
一、知难而上 勇挑重担
农村要进步,关键在支部。xx至今还清晰记得上任前高店村的状况,村情复杂、“两委”班子长期软弱涣散,村级集体经济一片空白。当时很多人对他说,“高店是个烂摊子,村情太复杂,你不要蹚浑水”。xx没有打退堂鼓,他决定迎难而上,带领群众共同致富,让高店村旧貌换新颜。xx深知打铁还需自身硬,自己必须做好表率、带好队伍。他带头落实村干部值班制度,规范开展“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带领村干部真正把心思用在干事、为群众谋福利上来。他坚持“小事议、大事商”,充分利用“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着力解决脱贫攻坚、宅基地改革、人居环境改善、居家养老等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在探索实践中,他总结出“三个一”党建工作模式:一是抓好一个根本建设,旗帜鲜明讲政治,确保班子成员思想不滑坡、行动不偏向;二是吸纳一批精兵强将,注重在退役军人、返乡创业青年、优秀乡贤等重点群体中物色好苗子,将其锻造成村里的领头雁、群众的当家人、党员的主心骨;三是牢记一个工作中心,始终把群众的烦心事、操心事、揪心事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讲一件做一件、做一件成一件,让村民更有获得感、幸福感。通过落实“三个一”,班子的心、党员的心、群众的心被紧紧的“箍”在一起,现在的高店村只要村里有啥事,“喇叭一响,全村到场”,“合村、合心、合力”的局面已经形成。
二、甘做公仆 一心为民
xx常说,“别把自己当干部!只有把群众的小事当成大事、把群众的难事当成心事,才能做个好干部”,xx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从当上村干部的第一天起,他就与家人约法三章,一不拿村里一分钱,二不收村民一针一线,三不以任何形式搞特殊。这条家规,他坚持至今。全村2200多口人,每户家庭情况如何,有什么烦心事揪心事,他都牵挂于心;田间地头、沟渠河段,低保补贴、邻里纠纷,他都了然于心。
村里一名村民要办理独生子女证,因为各种原因一直没有办理成功,便找xx帮忙。xx得知后,立即着手,前后跑了十多次补充材料才最终获批,村民为了感谢他,找到他家送去两条香烟,被xx严词拒绝。
不仅不拿村里一分钱,xx还经常往村里倒贴钱,关于高支书办过的那些“吃亏”事,大家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2013年他出资十多万元整修老旧下水道;看到村里保洁员年龄较大,脚蹬三轮车太费体力,2014年他出资两万余元购买了6辆电动三轮车用于卫生保洁工作,没几天又花两万多买了21个垃圾箱,同时还为村民每家每户购买了垃圾桶;2015年他捐出十万元用于村室、学校建设;为减轻村民负担,多年来他累计垫资水费卫生费10余万元。几年来,他不但没从村里领过一分钱,还倒贴了将近40万元。家人刚开始不理解,“放着好好的生意不做,当一个穷书记,天天做难图的啥”。时间长了,看到世代居住的'村子一天天的变化,家人理解了,村民认同了,xx觉得付出再多都值得。
三、中药种植 富村扶贫
xx深知,“一人富不叫富,全村富才叫富”,作为省定贫困村,高店村是典型的无资源、无产业、无区位的“三无”村,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几乎为零。怎样才能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带领群众共同致富,一直在他脑海中徘徊,最终他下定决心走出一条“产业发展之路”。
在充分调研、掌握市场信息和检测本村土地质量的基础上,xx决定引进中药材虎杖,实施“虎杖种植+产业发展+集体经济”的产业发展模式。土地流转初期,大多数村民不理解、不支持,“我们祖祖辈辈都是农民,土地流转了我们吃什么。”说了算,定了干,再大困难也不变,xx磨破了嘴、跑断了腿,一家一户做工作,一次不行跑两趟,两趟不行跑三趟,直到工作做通为止。经过两年努力,村民们都明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