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富带头事迹材料范文5篇

时间:2024-04-06 作者:Gourmand 信息资讯

依据实际的成果所写的事迹材料才是有意义的,优秀的事迹材料可以激发我们的创业精神和创造力,以下是品读360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致富带头事迹材料范文5篇,供大家参考。

致富带头事迹材料范文5篇

致富带头事迹材料范文篇1

今年49岁的万仁有,是商南县过风楼镇炭沟村青树组的一名贫困户,家中共有4口人,两个孩子大学在读。在2017年开展脱贫攻坚数据清洗工作中,他家被认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但是,万仁有没有气馁,也没有退缩,在县、镇、村干部的大力帮扶下,先后发展养殖业和种植业,通过不懈努力摆脱了贫困。2019年初,他被评为“致富带头人”,在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道路上,万仁有正昂首阔步,奋力描绘人生最美的画卷。

历经坎坷不低头

万仁有原本有一个幸福的家庭,虽然收入不高,但家庭和睦,孩子们健康成长,万仁有也很满足。2008年因一场意外,他不幸摔伤了腿,至今,腿上还有两块钢板尚未取出。从那以后,他也不能再从事重体力劳作,这对他的家庭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让这个本就经济上紧巴巴的家庭雪上加霜。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万仁有禁不住红了眼圈:“当时家里艰难得很,穿衣吃饭都困难,我平时不敢出门,生怕别人笑话。”万仁有并没有因此意志消沉下去,他暗下决心,一定要把家撑起来。之后的几年,虽然他辛勤劳作,但是一个人的力量太单薄了,想改变家庭的命运仍无比艰难。

精准施策助脱贫

2017年经过精准识别,万仁有一家被纳入了贫困户。从此,他的命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商南县中医医院驻炭沟村第一书记王双禹是他的帮扶人,经常到他家慰问聊天,帮助照顾他和家人的生活,了解到他家中的困难后,王双禹结合万仁有的发展意愿,为他制订了详细的产业帮扶计划。刚开始万仁有还有不少顾虑和担心,生怕自己做不好,看到驻村干部积极帮助自己,终于鼓起了搞养殖的信心。

2018年刚过完年,他便到河南省西峡县实地考察,买回30头长白山羊,又从同村村民手中购买4头黄牛,在村上和包扶单位的帮助下建起了圈舍。从买牛、买羊羔、打扫圈舍卫生开始,万仁有经常不分白天黑夜地忙碌着,有时候怕牛羊出意外,他要照看到凌晨四、五点,从来不嫌苦和累。于是,养殖事业一步步发展起来。

人勤家自富,在原有的牛羊基础上,他增加了1万袋香菇和30只土鸡。为了掌握更多的种植养殖知识,他积极参加村上开展的农林技术培训,主动找养殖经验丰富者请教。2018年万仁有家收入两万余元,他高兴地对帮扶干部说:“香菇采摘后又能多增加1万多元的收入,十多年了,我终于打了场翻身仗。”

“当贫困户并不是件光荣的事,现在党和国家的政策这么好,我们老百姓更应该自力更生,不能坐等着别人送来慰问品,别人给的始终没有自己劳动得来的心里踏实。”在与一些村民交流验时,万仁有深有体会地说。

喜获殊荣展笑颜

2019年初,万仁有被商南县评为“致富带头人”。谈及领奖时的心情,万仁有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要是没有精准扶贫,我家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摆脱贫困,更不可能致富。我要给脱贫攻坚政策打100分,满分!”

提起万仁有,炭沟村的干部最有发言权:“作为一个贫困户,万仁有从来都是不等不靠,他勤劳能干、积极上进,这份来之不易的荣誉是对他的表彰,更是对其他贫困户的激励,下一步我们要加大工作力度,争取让更多的贫困户脱贫致富。”

爽朗的笑声,简单的打扮,朴实的话语,从这个饱经风霜的农民身上,丝毫看不出犹豫和悲伤,反而充满了积极乐观的正能量。作为致富带头人,虽然已经脱贫,但是万仁有并没有满足于已有的成绩,今后,他打算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让家里人过上更好的日子,同时发挥好致富带头人的作用,带动更多的贫困户脱贫致富奔小康!

致富带头事迹材料范文篇2

提起耿继青,新蔡县李桥镇石庄村群众都称他是勤快人、热心人、领路人,因为他在发展肉牛养殖业上带了头、尽了心、出了力。特别是他致富不忘乡亲,用自身的传帮带使一部分人率先走上了富裕路,更是有口皆碑。

2020年5月份老耿这批牛刚从进回来,当时牛遇到应激,有9头牛只出现肺炎、发烧、流鼻涕等现象,臻美农牧集团服务老师张辉了解到耿老板遇到难题后,当即给刘丙臣老师和时光老师联系反映老耿的情况,刘丙臣老师和时光老师及时赶到耿老板牛场,经过刘老师连续三天的驻场服务,严格按照刘老师开的治疗方案执行,不仅解决耿老板的困惑,还帮他挽回了损失,老耿露出了幸福笑容。

老耿笑着说。“我从2013年建厂开始养牛,建厂这多年,和臻美合作半年多了省了不少心,张辉老师和刘丙臣老师隔三差五到牛场巡场指导饲养管理,咱家的牛长势好,牛的后臀大膘情好,牛不生病,赚到钱比啥都强。这批牛今年5月份到场,到家500多斤,现在1100多斤,5个月牛涨了500多斤,平均一个月涨了100多斤.这批牛长势好,现在每天平均采食15斤,牛育肥周期也由原来的半年多缩短到现在的四个多月,四百多斤的牛经过四个多月的育肥,就长成一千多斤的肥牛,这牛头膘肥体壮,肉质优良,深得远近牛贩的好评。”

耿继青通过臻美343方案的科学饲养,养牛场不断壮大和完善,这几年他利用全镇地理优势、本地特色等各方面资源丰富的优势成立新蔡县柏林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生态循环农业产业,实行‘秸秆回收—生物饲料—粪肥加工—商品销售’的养殖模式。同时通过小额信贷提供资金,政府帮扶,成为村里养殖大户,摆脱了贫困,增加村里建档立卡户就业渠道,生活质量得到提升,耿继青一家小日子越来越幸福。

耿继青的成功,不仅创造了财富,圆了他个人的致富梦,更主要的是他为当地畜牧的发展探明了一条路。耿继青对于自己取得的成绩并不满足,他说养牛场还会继续发展,逐步实现养牛自动化,并且带动周围的农户共同致富。

致富带头事迹材料范文篇3

徐发青,山东省莘县古云镇徐庄村村民,现年52岁,被当地群众评为“养鸭致富能手”。工作中,他务实创新,坚持不懈,奋斗不息,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业绩;生活中,他乐于助人,热爱集体,无私奉献;是新时代里精神文明建设的先进典型。

勤学苦干,成就致富梦

梦想,如何启程?一个农民的梦想,又如何实现?徐发青同志给了我们一个最生动、最完美的回答。

过去,徐发青依靠传统种地方式种植小麦和玉米,不少投资也不少流汗,增产不增收,难以发家致富。2003年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聊城日报》上看到了一条致富信息:养鸭投资少、成本低、设备简单、鸭舍要求不如鸡舍高、加之生长发育快、见效快,收益大。说干就干,筹建资金建设养鸭场,自此开启了他的养鸭事业和致富梦想。

2004年刚开始的时候,他四处筹措资金,购买了只雏鸭,准备大干一番。然而,由于缺乏科学的饲养技术,一场鸭瘟使雏鸭一下死去一半。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打击,徐发青并没打退堂鼓,而是通过冷静的反思,认识到自己之所以失败是吃了不懂科技的亏。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此后,徐发青主动地参加了农民科技培训养鸭培训班,系统地学习并掌握到稻田养鸭、饲料配方、快速育肥、提高雏鸭防疫,成鸭防病等实用技术。他严格按照所学的`养鸭技术喂养,定期为雏鸭进行疾病防疫。在不断地实践中徐发青总结出了科学养殖的五大原则:优良的品种、合理的防疫、完善的管理、全面的营养和整洁的环境。同时徐发青抓住机会,与朝城天天食品公司和莘县立信食品有限公司建立了长期合作伙伴关系,所有的雏鸭有这两家公司提供,养殖40天就销售至市场,第一年养鸭净赚2万余元。先如今他又扩大了养殖规模,建设80米长的养鸭棚2个,

...
《致富带头事迹材料范文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