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志愿者们的事迹5篇

时间:2024-05-02 作者:Kris 信息资讯

通过欣赏他人的事迹,我们可以学会更加理智地处理人际关系,事迹材料可以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信仰和理念,通过实际行动来践行自己的信念,以下是品读360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抗疫志愿者们的事迹5篇,供大家参考。

抗疫志愿者们的事迹5篇

抗疫志愿者们的事迹篇1

2020年伊始,一场突如其来的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肺炎迅猛暴发,由点及面,很快波及全国。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全国医护人员和疾控工作者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前赴后继、视死如归,投入到了与病毒抢夺时间、挽救人民生命的伟大斗争中。同志们立下了神圣的誓言:无论生死,不计报酬!

在这千千万万名抗疫战士中,有一位疾控新兵,她叫许蓉蓉。

24岁的许蓉蓉2019年9月刚刚入职到仪征市疾控中心检验科。平时工作刻苦、勤奋,深得大家的赞许。

2019年11月,许蓉蓉被派往扬州市疾控中心进修学习pcr技术(生物学的聚合酶链反应)。2020年1月30日,当她接到去扬州市疾控中心协助检测新冠肺炎病毒核酸工作的通知时,没有丝毫迟疑,收拾行装,立刻赶往扬州市疾控中心报到。

在长达26天的时间里,她全程参与了扬州市疾控中心的核酸检测任务,包括样本的前期处理、核酸检测体系的配制以及核酸的提取工作。穿上厚重的防护设备,在实验室里一待就是4、5个小时,最长6个多小时,加班到凌晨更是家常便饭。闷热、疼痛、饥渴,但她始终不叫一声苦、不喊一声累,兢兢业业地完成所有工作。

许蓉蓉的父母也是医务工作者,一家三口同在抗疫一线,每天在繁忙工作的同时,给予了她很大支持。晚上加班到很晚的时候,他们一边担心女儿的安全,一边又怕打扰她的工作,常常在家一直等她进了家门才会回房休息。虽然家在临近的邗江区,但一家三口在一起吃饭的次数却屈指可数。

作为检验队伍中最年轻的一员,许蓉蓉积极主动地承担各项工作。“能干,吃苦耐劳,认真负责”是扬州市疾控中心检验科老师们对她最多的评价。

在结束了扬州市疾控中心的调用工作后,她立即回到了仪征市疾控中心检验科的岗位,投身到新的工作当中,开展疑似新冠肺炎样本采集、送检单汇总、样本的核对等工作。

当前,新冠肺炎还在肆虐之中,任重道远。我们相信,在党中央坚强有力的.领导下,有全国人民的共同奋斗,有无数个象许蓉蓉一样优秀的医护人员、疾控工作者的忘我拼搏,我们必将取得最后的胜利!

抗疫志愿者们的事迹篇2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当2024年3月下旬,新冠疫情突袭唐山大地时,青年女大学生杨安宁在封城封路、小区封闭管控的第一时间,就主动报名参加了丰南区阳光家园社区的抗疫志愿者活动,并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为抗疫志愿者活动增添了感人的色彩。

勇挑重担敢担当,搭建社区居民生活物资保障网络。

杨安宁报名参加抗疫志愿者活动之时,正值小区封闭管控初始阶段,百事待兴,没有头绪,任务重、时间紧,急需有热情、有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社区领导经过慎重考虑,让她担任阳光家园小区生活物资保供站站长,将搭建社区居民生活物资保障网络的重任交给了她。面对这一重任,她深知责任重大,确保这条供给线的畅通,事关小区稳定大局、抗疫成败。临危受命,她不敢有丝毫懈怠,以超常的.工作激情,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查资料、摸底数,上下沟通、左右协调,仅用一天时间,就搭建起以社区保供站为原点、以楼栋为支撑、以楼门为基础的居民小区生活物资保障网络。协助社区领导在阳光家园小区的22栋居民楼,设置保供楼长22个、保供楼门长50个,为封闭在小区内的约700余户,1400多位居民提供了生活物资保障。并为确保渠道畅通,她主持建立了居民保供服务组和特殊群体一对一保供服务组,完备了保供工作体系,保供站成立仅一天时间,居民生活物资保障网络就正式运转,把各类群众急需的生活物资,及时送到了居民手中。

不畏艰险挺身而出,为居民排忧解难。

在阳光家园小区保供网络建立初期,有9个楼栋没能确定楼长。杨安宁通过走访,及时对这9个楼栋的居民情况进行了全面了解,在摸清底数的基础上,确定了重点楼长人选。在此基础上,杨安宁身先士卒,不畏风险,穿上隔离服,带领其他志愿者登门入户做工作。每到一户,她都耐心细致地做宣传、搞动员。由于小区居民楼没有电梯,全靠两条腿上下楼,又穿着隔离服,时间一长,她和其他志愿者们都又累又乏,身体明显吃不消,但为了尽快保障保供网络全面开通,保证生活物资及时送到居民手中,她和志愿者互相鼓励,咬牙坚持。居民被他们的无私奉献的精神所感动,纷纷配合,顺利确定了楼长,解决了这个难点问题。

不计个人得失,为抗疫贡献聪明才智。

为将小区居民生活物资的保供工作做到位,她不计个人得失,以一名普通志愿者的身份,全身心地投入到保供站的规范管理工作中。为确保保供站规范运行,她着手制定了居民生活物资保供站工作职责及工作人员岗位职责,逐级压实站长、楼长、楼门长的物资采购、资金管理的岗位责任,使保供站工作很快步入了正轨。作为站长,杨安宁还主动承担了保供站每天居民生活物资订购统计、分发、汇总上报等大量具体工作。每日5300余元的订购额,在科学合理的安排下,只需半个多小时便分发到居民手中。她认真负责的工作精神,一丝不苟的服务态度,得到了社区领导的高度肯定,也获得了广大居民的交口称赞。

每天起早贪晚的工作,虽然异常忙碌,甚至加班加点,但她却乐在其中,无怨无悔。她用青春和汗水,浇灌的抗疫志愿者之花别样红。

抗疫志愿者们的事迹篇3

疫情防控阻击战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在这场疫情面前每名医务人员都是一名战士!这一批批最美逆行者,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当代青年勇于奉献、不畏艰难的精神,松江区新浜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综合病房护士长庞红宇就是其中的一位。自新冠肺炎疫情以来,她积极参与集中隔离点、核酸采样点、疫苗接种点等方面的防疫工作,只要党组织需要,她每次都是第一时间响应号召,冲在抗疫第一线。

率先垂范,展现党员风采

3月初的凌晨寒风凛冽,庞红宇与同事们来到了位于九亭镇某小区门口进行核酸采样,作为采样小队的领队她接到了一个艰巨的任务:完成2000多居民的核酸采样任务!3人扫码3人采样,她有条不紊安排着工作,指导志愿者将混乱的人群变成了整齐的3支队伍。当遇到不配合的居民,她会耐心和对方沟通、解释,取得对方的理解;当遇到小朋友闹情绪时,她会细心指导家长并小心地采样,减少小朋友的不适感;对无法下楼的居民,她还协调1组人员上门采样,解决了居民下楼难的问题。从凌晨3点多一直持续到上午9点多,没时间吃早饭、上厕所,大家都咬牙坚持着。等到居民逐渐减少,她指挥工作人员分批次进餐和休息,避免了核酸采样的中断。居民们对他们的工作连连称赞:“医务人员太辛苦了,连早饭都来不及吃!”得到居民们的肯定,她觉得再累再苦都是值得的。此轮疫情,应急核酸采样工作变成了医务人员的重要任务之一,作为应急核酸采样队员的她几乎每天都出现在采样点上,长时间的采样动作让她腰酸背痛,每次出发前她都把止痛药膏贴满后腰及手臂。同事们看她那么拼命都笑称她为“庞铁人”,她笑着回答:“我是一名党员,党员肯定得往前冲啊!”

昼夜不停,彰显医者担当

4月2日,还在新浜镇某个村里采样的她接到工作任务,需要她马上前往新开的集中隔离点驻点担任医疗组负责人。接到任务后,庞红宇加快速度完成手上工作并立即驱车赶往集中隔离点,到达点位后她迅速开始投入工作:检查三区两通道、污水管道、地漏、房间内设施、医废点、一脱、二脱区等。由于点位人手不足,她帮忙一起搬

...
《抗疫志愿者们的事迹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