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奉献人物事迹5篇

时间:2024-05-27 作者:Fallinlove 信息资讯

事迹材料的编写是为了激发人们的勇气和信心,让他们相信自己能够战胜困难,通过阅读事迹材料,我们可以学习到如何处理困难和挑战,以下是品读360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2024奉献人物事迹5篇,供大家参考。

2024奉献人物事迹5篇

2024奉献人物事迹篇1

向秀丽1972年出生于石门县三圣乡大山深处,九十年代嫁进县城后,成了渫阳社区居民一员。2003年4月,一场意外事故夺走了她丈夫的生命,从此改变了她的事业轨迹。

2005年春,向秀丽进入社区居委会,从此热爱上了为他人服务、为环境添彩、为文明助力的社区工作,在居民的赞美中、在社区的肯定中、在上级的表彰中乐在其中,一干就是17年。

自己毕竟不是原“著民”,向秀丽上任伊始,就是全面熟悉情况。

酷暑时节,她挥汗如雨地走街穿巷;

大雪纷飞中,她冒着凛冽寒风进小区访居民;

哪个小区环境优美,她心中有数;

哪个单位卫生滑波,她马上沟通;

社区区域面积3.5平方公里,分为43个居民小区,户籍居民12320人4852户,常住居民约3万人,有行政企事业单位48家。社区共有党员395人,有8个党支部……说起社区,向秀丽如数家珍。

社区党总支部书记唐汇党介绍道,向秀丽就是社区的一本“活档案”,哪个小区甚至哪个居民什么情况,她一清二楚,“她不是在小区里,就是在去小区的路上”。她如此敬业,如此熟悉情况,因而在工作中如鱼得水,上级和社区布置工作找她,居民和小区有困难找她,她在长期创建和参与文明县城、卫生县城、健康教育、新冠疫情防控等中心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桥梁”“纽带”“舒缓”作用。

一次,她发现老司法局一带居民多,垃圾屋不够,原有的垃圾屋堆积如山,影响居民生活和居住环境。她当即买来砖头、水泥、河沙和砌刀,自己拉线,自己和浆,自己砌墙,用一天半时间砌起了一个崭新的垃圾屋,为社区节约了一笔建设费用,附近居民对此拍手叫好,给她冠上“女泥瓦匠”的美称。

为节省灭鼠费用,在社区给予基本材料后,她亲自动手制作200多个诱鼠盒,尽可能地“少花钱,多办事”……象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多处违章建筑,她一一组织拆除,既消除了隐患又美化了环境。一次,在给一家刮除门上的“牛皮癣”时,主人家不依不饶,硬说划坏了他家大门,向秀丽自掏腰包赔了300元钱才了事,让大家哭笑不得。

为从根本上革除“牛皮癣”,向秀丽摸索出了每栋楼门口设置“广告栏”,对擅自贴小广告严管重罚的办法。

疫情防控,她巡回指导、督查落实。

澧水河北岸,一段堤坝芭茅丛生,蔓延很快。过去,社区每年雇工砍伐、清运、整理,需要花费上万元。向秀丽上任后,用一个星期时间综合施策,“铲草除根”,不再花钱,从此堤净路美。

向秀丽回忆道,她担任文明、卫生创建专干7年以来,除每天带领9名保洁员、4名临时工常态化优化美化环境外,她还亲历亲为加班、顶班、陪班,先后用坏了扫帚110余把,铲子6把,锄头4把,喷雾器3个。

2009年7月,她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7年来,她基本上年年都是街道(镇)、社区“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2017年,她被楚江街道党工委、办事处评为十大“楚江先锋”。2018年,她被常德市文明办、市民政局评为“最美志愿者”。2018年被评为国家卫生县城复审功臣。2019年,被评为“社区好人”。

力争一流,成为创建“拼命女”

渫阳社区地处县城西北部,大部分居民是过去的农民,习惯了农村生活方式,按照城市生活的卫生习惯要求难度大。为了纠正他们的卫生习惯,使居民和小区能有一个良好的卫生环境,向秀丽坚持长期进行义务巡逻,发现不卫生情况和不讲卫生的人,她及时指出和纠正,或邀请社区民警协助处理纠纷、矛盾。长期进行卫生巡逻,强化卫生宣传,从未计较个人得失,她在巡逻过程中认真负责,经常都是从早忙到晚上。领着居民清洁打扫楼道,义务照顾、帮助子女不在身边的生病老人,带他们到医院去看病;热心为不识路的群众指路、带路;协助社区其他工作人员开展各项工作。保洁员病了、有急了请假不能上班,她就扛上扫把和撮箕,天不亮就去路上义务顶班;经常深入居民群众,了解群众的心声,反映到社区居委会。她积极参加楚江街道“创建卫生文明乡镇”活动,挨家挨户派发宣传资料,协助举办各种宣传活动,经常组织发动社区居民洗楼梯,看到有人随手丢垃圾,她就上去做讲文明,创文明、城市人人有责的提示。

石门县城是国家卫生文明县城,常态化“保卫”“护卫”任务重,向秀丽为此操尽了心。无论是烈日当空,还是刮风下雨,她总是天刚蒙蒙亮就赶到社区,并在辖区的各个角落忙碌,赶在大家上班前、下班后进行沟通和交流。天黑后才拖着疲惫的身子返回家里。望着她被太阳晒得黝黑的皮肤和过度劳累而出现的憔悴的面容,许多好心人都心疼地提示她,要她注意休息,别累坏了身子。她却说:自己是一名社区工作人员,也是一名志愿者,要用自己的点滴行动,回报社会,服务他人,虽苦虽累,可从中获得充实、价值和快乐。

2020年的一天,她发现辖区内刚竣工不久的杨岭岗大桥北岸侧坡上有不少垃圾,她当即找来绳索,系在腰上,由同事们在桥上揣着,自己一手握着钉耙,一手紧握袋子,来来往往、上上下下地搜寻,象个“蜘蛛侠”一样,汗流浃背地装了几大袋才回到桥面,过往的市民们纷纷向她欢呼,说她是“拼命女郎”。

2019年9月,向秀丽染上了一种怪病,在县城、省城医院多次检查原因不明,二个多月内身体瘦了三十多斤,她甚至向亲人们交代了疾病可能治不好的“后事”,但为了完成“国检”在即的各种繁杂任务,硬是撑着没有住院治疗,而是边工作边保守治疗。可能是感动了上帝,医院最终确诊是寄生虫病,她终于挺了过来,恢复了健康,“拼命女郎”再一次美名远扬。

志愿服务,好事做了“一火车”

丈夫去世后,向秀丽一直与当时刚刚5岁的儿子冯伦相依为命,20年来殊为不易。9岁起,儿子都是独自上学下学,经常是邻居们帮着照顾吃饭、睡觉、学习。

最开始在社区工作时,她每月工资仅仅500元。为贴补家用,她白天上班,利用晚上和假期干起兼职家政、保险的业务,得到了不少好心人的帮忙,闯过了难关。随着儿子大学毕业参加工作,经济负担轻下来了的.母子俩,时刻想着报答社会。

儿子假期回家,经常带着女朋友,帮助妈妈搞卫生、整理环境、捡拾垃圾的画面,成了社区里最美的一幕,他们先后多次评为最美志愿者。

近四年来,她义务担任社区食堂采买员,无论是酷暑严寒,还是风雨交加,她都坚持每天凌晨6点起床,到菜市场采购新鲜蔬菜肉蛋食品,每年经手采购费用数万元,从来没有出现过差错。

在长期的创建专干工作岗位上,向秀丽赢得了全社区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和数万市民的好评,向秀丽近来每年为社区争取约30万元的费用支持,共约100多万元,实现了“机关企业单位支持社区,社区还给市民洁净环境”的良性循环。

向秀丽表示,她将以“最美社区工作者”为榜样和目标,牢记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强化责任担当,积极服务群众,努力成为社区知心人、居民贴心人、创建带头人,为市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筑牢社区治理基础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2024奉献人物事迹篇2

xx,男1952年6月出生,初中文化,中共党员,曾是南钢工人,现已退休,为社区工作者,主要负责辖区内食品卫生安全、教育、综治民事调解、统计等工作。xx作为一名老党员,不管退休前是南钢工人,还是退休后为社区工作者,始终坚持学习,争当一名学习型党员,促进各项工作发展,取得了优良成绩,成为大家的学习榜样。

...
《2024奉献人物事迹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