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出色的事迹材料可以鼓舞人心,激发人们追求卓越的动力,事迹材料能够激发我们内心的力量,让我们更有动力去追求自己的梦想,以下是品读360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2024医护人员事迹材料6篇,供大家参考。
2024医护人员事迹材料篇1
在2020年上半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广大乡村医生都放弃了休息日、放弃了诊疗业务,义无反顾地走上了防控一线,成为基层防控战场的主力军。转眼间,2021年到了,国外的疫情仍然严峻,输入性病例在国内多地散发,河北、黑龙江等局部地区聚集性感染,也让“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任务更加重了。而石家庄的确诊病例大多是在农村,让农村的疫情防控工作显得异常突出。尤其是临近春节,人口流动性大,返乡人口日趋增多,更加让各地防控任务明显繁重。
在今年应对返乡潮的疫情防控工作中,乡村医生的身影又出现在其中。
乡村医生成为返乡人员核酸检测采样的重要力量
在安徽省宿松县孚玉镇,从2021年1月11日起,全镇共安排四个核酸检测集中采样点:光明社区点;韩岭村点;小湾村点;孚玉卫生院点。每天上午从9点到11点,返乡人员持村委会或者社区居委会开的介绍信,来采样点免费进行核酸检测采样。
以上四个采样点除了卫生院外,全部是由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医生承担采样工作。每个采样点设置登记区、采样区、留观区三个区,每天安排四名医务人员。返乡居民经过体温检测正常先登记,然后进入采样区采样,体温异常则被带到临时留观区。
随着返乡人员增多,每天来采样的居民也日趋增多,每天两小时采样工作乡村医生难得有空闲。据悉,该县其余乡镇也都有安排,有的乡镇一个村设置一个采样点。
当前,全国其他地区的乡村医生也大多参与了返乡人群的防控工作。当然各地核酸检测采样根据本地具体情况、不同人群需要采取灵活多变的方式。集中采样针对返乡人员多,低风险居多的地方最合适,大大提高了采样的工作效率。
与集中采样方式不同,如果是高风险地区返乡人员,到家后就被隔离,乡村医生就要上门采样,虽然辛苦些,但是保障了更多群众的安全。有的地方因为返乡人数较少,基本上采取了上门采样的工作。
规范的培训是开展防控工作的前提
采样工作规范有序,得益于预先进行的采样培训。在2020年12月23号下午,宿松县卫健委、县疾控中心、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等多部门联合,在孚玉镇联盟社区开展大范围核酸检测采样培训和实战演练,让各乡镇各单位更加熟练地掌握大规模人群的核酸采样的流程、技术要点以及防护要求,指导各乡镇各单位有序规范地做好省外务工人员返乡的全员核酸检测工作。随后各乡镇都对辖区乡村医生组织开展了核酸检测采样培训工作。
正是因为经过规范培训演练,面对日益增多的返乡人员,乡村医生成为了疫情防控的主力军。
乡村医生岗位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乡村医生在日常工作中承担了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卫工作,是农村居民信赖的健康守门人。而在疫情时期,又成为基层防控战场上的主力军,牢牢地形成了基层防控的第一道防线。可以说,正是他们的奉献精神,他们不畏风险的大无畏精神,让农村疫情防控得到有效保障。
另外,乡村医生们奋斗在防控一线,各地管理部门一定要保障好他们的安全,为他们做好防护措施,例如准备好充足的防护用品和及时接种疫苗。
在此,也可以看出不管是在平常时期还是在疫情时期,都体现出乡村医生岗位的重要性,正因为如此,这个群体的地位和待遇才需要得到保障,只有这样才能稳定这支队伍,才能保障农村的医疗卫生工作。
2024医护人员事迹材料篇2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关于表彰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授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重症救治医疗队等113个集体“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集体”称号,授予丁新民等472位同志“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称号,追授徐辉等34位同志“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称号,获奖个人享受省部级表彰奖励获得者待遇。
?决定》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国卫生健康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以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为最高使命,义无反顾冲在疫情防控第一线,争分夺秒抢救患者,与病魔进行殊死较量,展开了一场气壮山河的生命大救援,涌现出一大批感人肺腑、催人奋进的先进集体和个人。经各方面艰苦努力,疫情防控形势出现积极变化,向好态势不断拓展。
?决定》强调,当前疫情防控正处于关键时期。各级卫生健康部门和广大卫生健康工作者要进一步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决服从党中央统一指挥、统一部署,以受表彰的集体和个人为榜样,见贤思齐,勇挑重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紧紧扭住城乡社区防控和患者救治两个关键,继续做好守护人民健康的忠诚卫士,扎实细致开展工作。
?决定》要求,各地要切实落实中央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全面落实进一步保护关心爱护医务人员若干措施的通知》精神,把党中央的关怀和温暖传递给每一位奋战在一线的卫生健康工作者,激励他们始终保持强大的战斗力、昂扬的斗志和旺盛的精力,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
2024医护人员事迹材料篇3
他是院长,也是病患。他叫张定宇。作为收治患者最多的武汉金银潭医院的一院之长,他另外的身份是一名渐冻症患者。
行动不便的他,已在抗疫一线坚持了30余天。每天接上千个电话,处理无数突发事件的他,无暇顾及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妻子,始终坚守在抗击疫情最前沿。他说:“我很内疚,我也许是个好医生,但不是个好丈夫。我们结婚28年了,我也害怕,怕她身体扛不过去,怕失去她!”别人眼里风风火火的铁血男儿,害怕失去挚爱的缱绻,湿了他的泪眼。
一天睡眠不到两个小时的张定宇,正在和病魔争夺时间。“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跑赢时间,把重要的事情做完;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从病毒手里,抢回更多的病人。”“以后我会被固定在轮椅上,我现在为什么不多做一点?”张院长,您舍身忘我、无私无畏的爱民情怀,英雄硬汉形象彰显。
2024医护人员事迹材料篇4
做为滨州的医护人员,守护滨州人民的身体健康是我们应尽的责任!现在是滨州人民最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必须要冲上去,扛起来!党和国家在看着我们,老百姓在盼着我们,我们有战“疫”经验的“老兵”,我们责无旁贷!
这场“战役”来的太突然,没给我们准备的时间,但我们早就准备好了。为了国家的繁荣昌盛,为了人民的安居乐业,我们付出任何的代价,都不足惜!什么是抗疫精神?什么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现在就是我们用行动来诠释誓言的时候!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我们对祖国的忠诚,对党的热爱,胜过一切!我们会像国歌中唱的那样,用血肉筑城新的长城!我们要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
2024医护人员事迹材料篇5
今年42岁的张志田,是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放射科医生,宣恩县李家河镇老司城村人。
1月19日,他带着10岁的儿子从杭州回到家乡与亲人团聚。随着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原本计划1月27日返回杭州的张志田取消了行程。
1月29日晚,张志田主动向宣恩县卫生健康局“请战”,愿意参与李家河卫生院疫情防控救治工作。1月30日早上,张志田走进卫生院,成为该院一名“编外医生”。
张志田从医20余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