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党史演讲稿7篇

时间:2023-03-21 作者:pUssy 演讲稿

无论写什么主题的演讲稿,我们都要选择合适的素材,演讲稿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大大帮助了我们更好地发表个人观点,以下是品读360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话党史演讲稿7篇,供大家参考。

话党史演讲稿7篇

话党史演讲稿篇1

1921年,嘉兴南湖的红船,我们党梦想起航的地方,从中共一大到党的十九大,从小船到巨轮,一路乘风破浪,驶向光辉灿烂的明天。

风风雨雨的百年、砥砺前行的百年,翻开风云激荡的篇章,在历史的长河中汲取力量。

在上小学的时候,我们从书本中,就读到革命先辈为了人民的幸福、民族的解放和祖国的明天,英勇奋斗可歌可泣的故事:邱少云为了革命的胜利,烈火烧身一动不动,用生命换来了战斗的胜利;十五岁的刘胡兰,从容不迫地走向敌人的铡刀,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战斗英雄董存瑞为了新中国,舍身炸掉敌人的碉堡……。从先烈们的身上我认识到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明白了为什么党旗这样鲜艳,并且在九百六十万平方土地上高高飘扬。

百年的时间对于人类历史的长河来说,只不过是短暂的一瞬,可对于中华民族,却是惊涛骇浪、天翻地覆的篇章。

在大学期间,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有幸到革命圣地西柏坡参观,接受了一次革命传统教育,心灵得到了洗涤。

走进西柏坡,映入眼帘的便是开国元勋的雕像,屹立在广场中央,西柏坡新中国从这里走来11个金色大字在鲜花簇拥中熠熠生辉。整个广场上被鲜艳的五星红旗包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八个大字映入眼帘。让我们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走进西柏坡展览馆,那一幅幅发黄、发灰的图片与手迹,那一件件陈旧、简陋的生活用品,一幅幅感人的照片,那一段段浓缩的历史,引领我们走进了那烽火年代、峥嵘岁月,生动展示了新中国从这里走来的历史画卷。

在参观西柏坡的过程中,我认真的听导游讲解每一个故事,其中,使我印象最深刻的便是一个破旧的小屋子,屋子里面只有几个简陋的凳子和一个桌子,导游说,这间屋子便是当初决定把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到城市的伟大战略转移的地方,虽然已经过去了几十年,但依稀可以看到共产党人当初的决心与永不言弃的精神。走出展馆,我们来到了辽沈、淮海、平津战役体验馆,走在体验馆中,仿佛身临其境,一幅幅血雨腥风的战争画面映入眼帘,仿佛自己就是那个时代的一名战士,要背负着不一样的使命去完成这项重大任务。继续向前走各式各样的武器仿佛被赋予了新的生命,给人不一样的感觉。走出展馆,来到广场上,看着有序的参观人群,祥和宁静。不由的感叹: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啊,只不过是无数仁人志士替我们负重前行,开疆破土换来的。

参观完整个展馆之后,不由让我感叹西柏坡的精神,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是我们党宝贵的精神财富,更是人民宝贵的、独特的精神财富。重温两个务必沉甸甸的接力棒,是荣耀、是期望、是责任。从星星之火到世界第一大政党,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而今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城市建设突飞猛进,综合实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面对新时代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把我们的事业继续推向前进,就要进一步继承和发扬西柏坡精神,用西柏坡精神团结和鼓舞全国人民,继承遗志,发扬实事求是、用于探索的精神。

带着西柏坡的嘱托,坐在回程的客车上,我陷入了沉思。西柏坡的叮咛,哺育了千千万万具有钢筋铁骨的战士,他们昂首挺胸地在神州大地战斗着;先辈们谆谆的教诲始终萦绕于耳,时刻警醒我努力向前。

历史不会忘记,人民不能忘记,我们更要牢记,将西柏坡的精神付诸于现实的工作中去,作为一名桥梁工,我将牢记西柏坡精神,并付诸在今后的工作中去,在西柏坡精神的指引下,以更加积极的态度迎接每一项工作,以更加昂扬的步伐飞跃前进,努力开创更加光辉灿烂的明天。

话党史演讲稿篇2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在xx有这样一所学校,曾经创下唐山10县市区高考二中系列十连冠;曾经考上211、985等重点大学的学子比比皆是;时至今日,梅墨生、古泥等艺术大师的名字仍然闪耀在学校的光荣史上。

这所学校就是xx市第二中学。不可否认,辉煌不再!如今的二中,美人迟暮,英雄老矣。

早在几年前开始,二中就受到了严重的冲击。招来的学生良莠不齐,习惯差,底子薄,稍好的学生都不想留,哭着闹着要离开;个别有想法的老师不愿意留,追着得天下英才而教之的目标离开了。

但是还有一大批老师在坚守,他们努力创新,奋发图强,修身进取,永不言弃!越是困难重重,越是充满挑战,越是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面对了筛了一遍又一遍才落到二中的学生,老师们像对待新生儿一样仔细、用心、不离不弃!

为了填补学生的知识欠缺,老师想办法,找路子,十八般武艺齐上阵。自编教材,让教材低起点,小梯度,高效率;小组学习,让学生互相监督,共研讨,同进步;多媒体教学,让现代设备吸引学生,上微课,巧设计。

为了矫正学生的坏习惯,老师们全天候,无缝隙,全程监管。一点儿一点儿地教他们上课秩序,一遍一遍地告诉他们垃圾不要乱扔,一次又一次制止他们不文明行为……当您还在享受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时,我们的老师5点50就来到学校,走进教室;当您惬意地享受午睡的温馨时,我们的老师正巡查在学生宿舍不曾休息;当您安心地享受夜的宁静,陪着家人进入梦想时,我们的老师晚自习9点20下课,还要巡查学生晚就寝直到夜间11点……

可以说我们的老师长期从事着高强度,大容量的工作,但是没有人喊苦,没有人抱怨!他们无怨无悔,无私奉献。

郭书香、李红艳、何艳秋等老教师,任凭病魔侵袭,任凭万般蛊惑,早来晚走,干劲十足,始终保持着昂扬的斗志和火一般的热情,勇往直前。

他们自强不息,不屈不挠,自己赢得了人格的尊严和高度赞誉,也影响和带动了一批青年教师。

有的青年教师身兼多职,既教课,还当班主任,而且还是两个班的班主任,他们楼上楼下跑断腿也不喊累;有的青年教师不顾自己体弱多病,一个人教几个班的课,还要代课、补课,像陀螺一样旋转不停也不叫苦……他们开心愉悦,甘之如饴!

有人问,他们这样披星戴月、忘我的牺牲,到底为了什么?

是啊,他们为了什么?为名吗?学校里荣誉太少,人数太多,轮都轮不过来;为钱吗?上一个早自习从早上五点五十到七点,6块钱的上课费不够买一个煎饼。名利都不沾边,他们到底为了什么?重病之后返回工作岗位的马勇老师说:干教师这个行当,不为名,不为利,只为不忘初心,对得起学生,对得起自己!

是啊,不忘初心!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二中的明天,我们每一个二中人都会自强不息,砥砺前行!

美人虽迟暮,风华冠寰宇;英雄虽已老,壮志仍能谱新篇。

话党史演讲稿篇3

大家好!

今天给大家说说手举马灯照万人的故事,长征路上,夜行军中,红军战士常常可以看到一位年过半百的老人,穿着普通战士的灰色军装,提着一盏明亮的马灯,站在险隘的路口,盯嘱着同志们小心,小心!他,就是中央苏区财政部长林伯渠同志。

一九三四年十月十一日,为了保存革命实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撤离苏区,实行战略大转移,开始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为了阻止红军突围,集中了大量兵力和飞机实行围追堵截。这样,红军就只能白天隐蔽,夜晚行军。林伯渠同志当时是红军总供给部长和总没收委主任,可以想象,他肩上的担子有多么的繁重!为了保证部队供应,他还要经常亲自带领战士去打土豪。为了保证他的工作,也适当地照顾这位已经年近半百

...
《话党史演讲稿7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