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抗日战争的演讲稿8篇

时间:2023-07-02 作者:Surplus 演讲稿

对于写演讲稿这件事,我们一定要让自己保持清晰的思考思路,演讲是一种面对社会大众发表讲话的活动,必须提前写好演讲稿,以下是品读360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关于抗日战争的演讲稿8篇,供大家参考。

关于抗日战争的演讲稿8篇

关于抗日战争的演讲稿篇1

2019年9月3日。

这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1周年纪念日,亦是全国人大常委会以立法形式确立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后的第二个纪念日。

中国有句老话,知史明鉴。这话如果翻译得更直白一些,恰如前西德总统魏茨泽克的名言,"对历史闭上眼睛者,望不见未来"。

中国还在逐梦的路上,尽管有自信、有自觉,仍在筚路蓝缕,风雨兼程,尤不能数典忘祖。今年2月1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了两项决定,分别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12月13日确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最近,为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69周年,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国务院发出通知,公布第一批80处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民政部发出公告,公布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从申请南京大屠杀为世界记忆遗产,到发掘并公布日军侵华新档案,再到解禁战犯笔供等......凡此种种,无不彰显了中国的政府不忘历史、矢志和平的信念。

说,"历史就是历史,事实就是事实,任何人都不可能改变历史和事实。"

这里包含三重含义:从唯物论来看,忠于历史,就是忠于我们的民族记忆。如果说,"奥斯维辛之后,写诗是野蛮的"。那么,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以及人类浩劫般的惨烈代价,即便是一个健忘的民族与国家,也会在肌体上烙印出惨烈的痕迹。据不完全统计,战争期间,中国军民伤亡3500多万人。按1937年的比值折算,中国直接经济损失1000多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5000多亿美元。这样的记忆,虽然近乎梦魇,但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45年日本投降,这段颠簸不破历史,何以敢忘、何以能忘?

从辩证法来说,尊重历史,就是对未来最好的守望。"以胜利之名纪念,是因为鲜血和生命写下的历史不容亵渎;以法律之名牢记,彰显了中国捍卫胜利成果以及维护世界和平的信念绝不动摇。"今天的纪念,当然指向一种警醒、一种不安。毋庸讳言的是,二战后,军国主义复活的逆流一直在日本国内蠢蠢欲动。在全面否认侵略历史、全面复活军国主义意识形态的狂热中,日本当局悍然突破宪法和相关法律的约束,先后解禁对外武器出口和集体自卫权。从"历史问题战争"到"日本复兴"的谎言,尤其是安倍执政以来,右翼势力暴戾多端,严重威胁亚洲及世界安全。强调历史不容改变,即是强调国人对侵略本心不能掉以轻心。

读懂历史,铭记历史,更是为滋养国人的价值理念。"历史是过去传到将来的回声,是将来反映过去的倒影。"120年前积贫积弱的中国已经一去不返,今日的中国,更深刻理解了当年战争的苦难、胜利的荣光。尽管在69年前,日本侵略者签署了投降书,不过,纵使时光再是流过一个又一个69年,斑斑血泪的屈辱,总难以从国人心中轻易抹去。主权独立、领土完整,和平与发展,自由与法治,正义与公平,人性与尊严......需要在是非观的基础上,激扬起共识中的力量。

勿忘国耻。不挑事,不怕事。国力强大之后,也许才能真正捍卫家国、话语铿锵。也许,今天的铭记,是为了走向未来的脚步更清醒,更稳健。

关于抗日战争的演讲稿篇2

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反侵略斗争中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战争。在这场波澜壮阔的斗争中,中华民族弘扬“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的优良传统,亿万中华儿女万众一心、筑起坚不可摧的血肉长城,以伤亡3500万军民的巨大牺牲,成就了“战争史上的奇观,中华民族的壮举,惊天动地的伟业”。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沉睡雄狮”的惊天怒吼,充分体现出民族大团结的伟力。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民族觉醒的伟大胜利。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这个战争促进中国人民的觉悟和团结的程度,是近百年来中国人民的一切伟大的斗争没有一次比得上的。”日本军国主义的铁蹄把中华民族推向了亡国灭种的绝地,存亡绝续的险境,让中国人民猛然间惊醒起来,痛切地意识到必须尽快结束“一盘散沙”局面,团结一致、共赴国难。抗击侵略、救亡图存迅速成为中国各党派、各民族、各阶级、各阶层、各团体以及海外华侨华人的共同意志。当时的一篇报纸社评这样写道:“今天南北战场上,是争着死,抢着死,因为大家有绝对的信仰,知道牺牲自己,是换取中华民族子子孙孙万代的独立自由,并且确有把握,一定达到。”面对民族存亡的空前危机,中国人民坚定“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的决心,抱定血战到底、抗战到底的信念,为民族而战,为祖国而战,为尊严而战,汇聚起磅礴的力量。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民族团结的伟大胜利。在危难面前,中国共产党始终以民族大义为重,在瓦窑堡会议上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引起全国各阶层的广泛响应,“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从此成为势不可挡的潮流。为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中国共产党表现出极大的政治胸怀和宽广胸襟,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国共两党由此走上了第二次合作的道路。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各民主党派、抗日团体、社会各阶层爱国人士和海外侨胞,所有不愿做奴隶的中国人携起手来,实现了空前的民族大团结。在整个抗日战争期间,无论条件多么艰苦、形势多么险恶、斗争多么残酷,我们党始终高举“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旗帜,同各爱国党派团体和广大人民一起,共同维护团结抗战大局,成为团结抗战的坚强核心,成为维护民族利益的中流砥柱。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最广泛民族动员的伟大胜利。人民群众是战争胜利最深厚的伟力。抗战甫始,我们党就认识到只有人民战争,才能打败日本,必须“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动员全民族不分党派阶层,“有力出力,有钱出钱,有枪出枪,有知识出知识”,形成全民皆兵、全民抗战的局面。在抗战期间,我们党坚持深入敌后,发动群众,由我们党领导的敌后战场,在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以后,逐步成为全国抗日的主战场。延安更是成为黑暗中国走向光明的灯塔,成为全国人民向往的革命圣地。大批爱国青年纷纷涌向延安,又从这里奔赴全国抗日前线。为更好地激发各阶层群众的抗战热情,我们党不断加强抗日根据地的经济文化建设和民主政治建设,促进军政军民团结,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双拥运动。在我们党的深入动员下,广大爱国军民焕发出高昂的斗志和无穷的创造力,“母亲叫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伏击战、破袭战、地雷战、地道战、麻雀战打得日寇晕头转向,把穷凶极恶、不可一世的日本侵略军淹没于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民族精神的伟大胜利。“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等民族精神在抗日战场上充分地体现出来,是千千万万爱国军民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精神动力。在民族危难面前,全国各少数民族立即行动起来,迅速投入到伟大的抗日斗争中。“九一八”事变后,居住在东北、华北的满、蒙、回、朝鲜族等少数民族就立即组织起来,直接参与对日本侵略军的战斗。“七七”事变后,中南、西南两地区的苗、壮、土家、黎、瑶、布依、傣、彝等各少数民族迅速建立抗日组织,积极从事抗日救亡。蒙古族同胞先后建立了蒙古游击队、鄂尔多斯草原游击队等抗日武装,涌现出巴云英、奇俊峰等民族英雄。驰骋冀中的马本斋回民支队多次对日作战,屡建奇功,让日寇闻风丧胆。卢汉率领

...
《关于抗日战争的演讲稿8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