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写演讲稿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结构和组织演讲的内容,每个人都应该有机会表达自己的观点,通过演讲稿来传递,下面是品读360小编为您分享的手术室的演讲稿最新5篇,感谢您的参阅。
手术室的演讲稿篇1
尊敬的领导,同事们:
大家好!
秋天,是丰收的季节。到处都洋溢着收获的喜悦。伴随着这份喜悦,我院正在积极开展着“医护人员角色换位”的演讲活动。作为一名普通的护士,我带着肾内科全体同仁的愿望,走上这神圣的讲台,和大家一道来探讨“角色换位”这个话题。
每天,面对形形色色的病人,我们都是机械地发药量体温,打针,就像《摩登时代》里那个看见女人衣服上的纽扣条件反射般地去拧螺丝的卓别林,重复着日复一日不很复杂却很繁琐的动作,不带有一点感情因素。其实,几年前我刚走上工作岗位时,也是一个富有感情的人,也曾因病人的痛苦而痛苦,因病人的焦虑而焦虑。可是随着时间的流逝,惯性的力量已经让我们对病人的需要习以为常\视而不见。让我们的神经都变得麻木了。也许有些护士会有这样的困惑:“真不知病人是怎么想的,大家明明是为他好,他怎么还和我作对呢?”这时,我们是否应站在病人的角度来思考,来改进我们的工作呢?
在这里,我先给大家讲一讲我的亲身住院经历:五月的一个晚上,我因急性阑尾炎住进了普外科,需立即急诊手术,因为怕父母担心,所有没告诉他们,手术同意书是我自己签的字。当护士陈孝明为备皮的时候,我感觉自己全身肌肉紧张,心也提到了嗓子眼,长这么大可从没生什么病呀!更不用说做手术!孝明看出我的紧张和焦虑,指着邻床的一个大约七八岁左右的小男孩儿对我说:“你看,这个小家伙和你一样,昨天上午刚做的手术,现在已经能下床了,你看他的伤口,就那么一点点,大约三厘米长。”听着孝明轻松的语调,看着小男孩活泼可爱的样子,我的心落回了原处。
做完术前准备,医生让我先去手术室,拿着病历,经过护士站的时候,我刻意站在吧台外停留了几分钟,好希望能有人给我一句安慰和鼓励的话语,可是护士们都非常忙碌,没有人有空闲停下手中的工作来理会我,突然感觉好无助!那一刻我豁然明白以往病人的那些紧张和不安。也让我真正地明白了一个病人到底需要什么?
是的,作为一名病人,我希望医院在抢救过程中能提供最快捷的绿色通道,让我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救治;作为一名病人,我希望在门诊挂号、付款、候诊、检查、拿药等繁琐的手续能更简单些,各科室布局、标牌导示系统设计得更人性化、合理些;作为一名病人,我希望我的主治医生医德高尚,技术精湛,能很好地与我沟通,能尽快、准确、科学地用药;作为一名病人,我希望护士小姐温柔细心,笑容可拘,静注时,能“一针见血”;作为一名病人,我希望能得到合理检查、合理用药,让每一分钱花在刀刃上,让我明明白白消费;作为一名病人,我希望入院时医务人员多介绍一句,操作时多说一句,护理时多问候一句,手术前多解释一句,手术后多安慰一句,出院时多关照一句;作为一句闰内,我希望…我的希望太多太多了,其实作为一名病人,只要他在医院能感受到精湛的医术,优质的服务,优美的环境,合理的'收费,有谁而不药未到而病好三分呢?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是的,给予是幸福的,帮助是快乐的,医务工作者肩上所担负起的这份救死扶伤的职责是至高无上的!一个关爱的眼神,一个善意的鼓励,这些都不需要我们有很昂贵的付出,但对病人来说,那就像上帝的微笑,天使的问候。
著名作家冰心老人曾说:“爱在左,情在右,在生命的路两旁,随时播种,随时开花。”愿你,愿我,愿在坐的每位用我们的爱,用我们的情,将我们的人生长途点缀的花香弥漫!
手术室的演讲稿篇2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各位参赛选手:
大家好!今天我为大家演讲的题目是《托举生命的天使》。
曾经有人把教师的职业比作蜡烛,照亮了别人,燃烧了自己;比作人梯,托举着别人,挺立着自己。其实,当你用目光注视着匆匆行走在医院那长长的/静悄悄的/温馨的走廊里的护士们的时候,望着他们坚强而柔弱的背影,你会发现,这两个经典的比喻用在护士的身上是再合适不过了。
她们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但在整个医疗活动中的作用却是举足轻重的;她们没有点石成金的仙术,却能为枯萎的生命注入生机;她们用睿智的头脑、娴熟的护理技能、先进的管理理念、无私的奉献精神,创造出了许多辉煌。
一顶洁白的燕尾帽,是护士神圣美丽的标志,一声"白衣天使"是人们对护士的尊敬和赞扬,多少个白天,护士们奋战在救死扶伤的第一线,为了救治生命争分夺秒;多少个夜晚,护士们在病床旁抗拒着死神的肆虐,当病魔向无辜人们投下黑暗的阴影,白衣天使却用她们的智慧,真情唤起生命的阳光。个人简历版权所有
有人说,护士的胸怀象大海般宽广,她能够容纳千百万患病的父老兄弟;护士的品格象蜡烛般的无私,她燃烧着自己照亮了别人;护士的举止象春风般的温暖,她带走了所有的忧伤和痛苦;护士的心灵象清泉般的纯洁,为遭受疾病折磨的患者带来生命的春天。所以,人们给予她美丽的名字:白衣天使。
不是吗?是谁把输液针准确地轻轻插入病人的血管?是谁争分夺秒抢救着陌生的生命?是谁像关爱自己的孩子一样,亲切抚慰着患者?是谁从子夜的熟睡中,无条件地一跃而起,奔向病人?是谁踏着黎明的曙光独自行走在回家的路上,默默品味着一夜的辛劳?是谁满怀欣慰地目送治愈康复的病人出院,刚放下送别的手臂,又转身走向新的病员?而那婴儿的第一声响亮啼哭,首先震响着谁的耳鼓?生命终结的安详又最后消失在谁的眼前?这就是我们护士生活中最最平常的一幅幅画面啊!就这样,演绎成一支支照亮别人生命的蜡烛,把这个世界装点得绚丽多彩;她们是一张张坚稳的人梯,帮助一个个生命攀过危难的悬崖,绽放出新的希望!于是,我想到了一个更加生动形象的比喻:与病魔争夺生命的勇士。
说到“勇士”这个词,或许有人会不以为然。身穿一身洁白的护士服,踏着轻盈的脚步,悄无声息的穿梭在病房和办公室、手术室之间。没有风雨,更没有炮火硝烟,就连说话都是那样的轻声细语,彬彬有礼,暖如春风;不用与人搏斗,也无须撕杀流血,甚至动一动手臂都好像生怕碰痛了空气,就这样的人还能称为“勇士”?可是,假如你曾经看到过以下的点点滴滴,你一定会感叹:白衣天使,你是保卫人类生命的勇士!
让我们走进一个普通的护士家庭,走向一个正在生病的九岁的孩子身边,瞧!他正举着病弱的手臂,迎着阳光在仔细看一支体温计,上面显示的温度让孩子自己也吓了一跳:39度?!望着空荡荡的家,没有人能够帮助自己。于是,孩子拿起了电话:“喂,是妈妈吗?我给自己量过体温了,是39度。”电话那边沉默了片刻,传来了一个微微颤抖的声音:“哦,妈妈知道了,妈妈还知道你是一个勇敢并且懂事的孩子,一定会照顾好自己,对吗?因为你知道现在有病人需要妈妈,是吗?”“妈妈,我懂!”放下电话的孩子孤独地走向自己的小床;放下话筒的妈妈又匆匆走向了病房。这决不是一个虚幻的画面,而是发生在我们医院一位护士家中的真实故事。在每个家庭只有一个小太阳的今天,我们的护士难道担当不起“义无反顾”这四个字吗?同一个病区,另一名护士两年中有90多天的休息放弃了,这就意味着两年来她平均每周只能休息半天。你想过没有,她也同样是一位母亲、妻子和女儿,也同样有她生活中的酸甜苦辣、油盐酱醋?同样有自己的父母、子女、人情、义务,她人的身躯是那样的微弱并不强壮,同样也是血肉之躯,但是,她们知道,生命之托,重于泰山。
可是,她们不是铁人,他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