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们每个人在平时的工作或学习中,都会遇到要写演讲稿的情况,演讲稿具有很强的逻辑严密性,是正能量的,具有价值的,品读360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合理消费的演讲稿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合理消费的演讲稿篇1
今天是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中国消费者协会确定今年的为"消费与服务"。所以,我讲的题目是我的消费观。
著名相声演员王培元曾经讲过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他的一位朋友买了一套沙发,沙发买回家没多久,两个扶手竟然长出了萝卜缨子,扒开一看才明白,扶手竟然是用两根大萝卜做的。这个令人啼笑皆非的真实故事的存在,一方面是一些经营者在利益的驱使下搅乱市场规则,泯灭了服务本质而造成的,另一方面却往往是我们消费者不懂法,不知该如何维护自身权益的一味纵容造成的。
那英也曾唱过这样一首歌:“雾里看花,水中望月,你能分辨这变幻莫测的世界。”词作者阎肃曾说这首歌是送给"3.15"的,希望消费者能够借助一双慧眼,将这经济生活中的纷扰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
这几年,砸汽车,砸空调的新闻越来越多,殊不知,以损坏产品来引起关注做法直接是错误的,这一砸,痛快了,这一砸,证据也没了,证据都没有了,谈何要厂商赔偿损失呢?
那么在纷纷扰扰的经济生活中,谁是我们可借助的那双慧眼呢?那就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还是学生的我们做为一个消费者的角色不多,但这并不代表这个节日和我们没有关系,当我们在旅途劳顿后,喝到假冒的矿泉水,我们是默不作声的扔掉还是走上前去找商家理论?当我们在报纸上看到劣质及过期啤酒瓶还在伤人,我们除了为伤者感到痛心,有没有想到他应当如何维护应有的权益?当我们看到父母在日常生活中遭遇“有毒塑料袋”,有没有告本资.诉他们消费权益正受到了损害?当残留农药的蔬菜还在市场贩卖、当三无产品还排放在商店的货架上……所有的这一切,当我们遇到的时候,我们应该站出来。
十几年来,"315"从一个国外泊来的普通纪念日,已经演变为中国消费大众维权的一个节日、一面旗帜。每年春天的这个时候,她都会再一次擦亮我们的信念和勇气,让理性的光芒照耀每一位经营者、消费者的心灵。
同学们!
让我们一起痛斥和揭露利欲熏心的制假造假者;让我们一起为那些勇敢的站出来,维护自己和大众权利的先行者鼓掌呐喊;让我们一起呼唤法制的力量为我们的幸福生活保驾护航。我的讲话完了。谢谢大家!
合理消费的演讲稿篇2
人生在世,人人都想生活过得好一些。要过得好些,不是坏事。但过分的追求,不一定是好事。别人有的,我何必也要有呢?苏州人有句老话讲:“吃食看来方,穿衣看门面。”就是说你有多少钱办多少事。要量入而岀。生活必须的,缺少不了的,那怕借了錢也得买。不是必须的,你何必背这个债呢。现在有些人过分的追求享受、时尚。穿的、用的、戴的都要名牌,最好国际上有名气的,这样走出去才风光,才有面子。中华民族是一个勤劳节俭的民族,我们的祖先一代一代都是这样生活的,延续几千年。会吃会用,超前消费,提倡奢侈品消费,不适应广大的民众,我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不允许我们这样做。即使我们有了经济实力,成了发达国家,也不应该这样做。一个国家中大多数民众都挥霍浪费,追求过分享受,这个国家还有民族自尊心吗?还能自强不息吗?外敌一旦入侵,还可能同仇敌愾而歼灭入侵之敌吗?小到一个家庭,你做了这个“奴”;那个“奴”,一天到晚为还贷在操心;怕銀行加息;怕老板炒你的鱿鱼,只能低声下气干活,这种生活质量会好吗?更有甚者,有些人只图享乐,不劳而获,干起违法犯罪的勾当。严重影响社会治安,被绳之以法。
辛辛苦苦赚来的錢,就应该把錢化在刀口上。享受要有一个度,难得潇洒潇洒,也是一乐,也不能太辛苦了自己。一个成功的老板,他不会乱化錢,他只会把錢放在事业上再发展。只有那些靠坑、蒙、拐、骗不法奸商才会錢不当錢花。这些人挥金如土,炫耀标榜唯錢独尊,他们一方面在干伤天害理的勾当,一方面在求菩萨保佑。如真的有菩萨,菩萨会保佑他们吗?有慈悲心的人,他们不会乱花錢,他们会把一部分錢放到慈善事业上。这些人才是真正的活菩萨。
现在有些宣传很不着调,高消费不可倡导。要理性消费,勤俭节约。勤俭节约这个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万万不能丢,从童年起,父母就我们要点滴节约,上学后老师也我们要节约,那时我们连鉛笔头也不会丢掉,到文具店买一只鉛笔套,把鉛笔头套在鉛笔套里还能书写。现提出要低碳生活,低碳生活可以理解为: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就是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但前提是在不降低生活质量的情况下,尽其所能的节能减排。“节能减排”。低碳生活是实实在在做岀来的,不是唱出来的。现有些人錢赚得不多,用錢的手面却很大,左手刚领薪水,右手就花光。这种人现在称“月光族”,以前叫“倒头光”。不能提倡。“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一个人总要有些积余,手中有了錢,遇事才不慌。我的观点,有些人认为早己过时了,是老土,是曲西,不懂享受生活。不过我的这种观点也代表相当一部分中老年人的观点。正确与否?我想今后会有定论。
合理消费的演讲稿篇3
从2009年开始淘宝就发行双十一狂欢购物节第一次当天获得1亿的营销额,从09年到13年,双十一狂欢购物节屡试不爽。营业额从09年一亿到10年的9.36亿再到11年的53亿,在12年达到191亿,与此同时在美国,全美网购销售额达12.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8亿元人民币。与淘宝相比已经落后了两倍。如今2013年,淘宝营销额更是达到了350个亿。较去年相比也是翻了两番,四天后的今天,全国快递还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在淘宝总部的液晶显示屏上,一根一根的购物连线不断的连接着。
交通在快递公司的不断发货中加重了拥堵,一个个分站在不断分货理货。各大校区出现了一幕,每隔不远就会有同学手里拿着包裹,一个接一个。在这一片繁荣的现象后是网络经济的胜利还是社会的廉价化。
所有人都知道美国的消费能力是世界上最高的,但是为什么美国人的购物欲望远远低于中国,或许大多中国人会说人多力量大,中国的购买人数多,或者淘宝已经融入生活。
但是为什么就没有人想到商品的实际利用率,拿中国家庭来说,一个家里70%的衣服为妻子的。然后20%的为孩子的,最后10%才是丈夫的。妻子为什么会产生那么大的购物欲望,还得拿中国现状来说。
在中国的中西部女性大多在生小孩后就没有了工作,以至于在家里搞家务,带小孩,然后管理家里的经济,不可否认这是中国现状。还有部分中国女性会在家周边寻找一份工作,这些工作普遍工资不高,大概每月平均在2000元左右。但在生活成本的提升中这点钱勉强能够用来购买自己的生活用品和服饰。还有部分进入了公司,当起了白领。以上三类人最先接触到电脑并且用于网购的是白领。因为在工作空闲时,淘宝就成了打发时间的好地方。从08年开始家庭pc就不断涌入,到11年家庭电脑的市场逐渐饱满。所以在成千上万的家庭中电脑成为必不可少的工具。而网购也以它的廉价和类型的齐全而快速打入市场,成为人们的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话题说回来,以上条件的确立给女性淘宝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不管何时,都可以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而且女性永远不可能不爱漂亮,这是人性的弱点。
所以网购就这么红火了。然后再逐级扩散,到现在的全民网购,从众心理就这么无声无息的融入了。在这些数据的背后肯定是离不开电商的推波助澜的,从一折到五折封顶。让消费者目不暇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