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我们提前写好演讲稿的理由就是为了让我们的演讲更加成功,我们在准备演讲稿的时候必须要结合我们的演讲,下面是品读360小编为您分享的学先锋做先锋的演讲稿8篇,感谢您的参阅。
学先锋做先锋的演讲稿篇1
各位领导、同事们:
大家上午好!
我演讲的题目是《有理想讲奉献敢担当——崇并不遥远》。
说实话,这是我在匆忙中准备的一次演讲。面对学雷锋这个似乎被人们淡忘了的题目,我思考了良久。但为了做好这次无需打动别人但最起码能说服自己的演讲,我买来了学人书店里所有有关雷锋的书籍,试图真正认识雷锋、理解雷锋,更希望能从中找到让自己感动的雷锋精神。
于是,我翻阅了《雷锋传》,看遍了《雷锋的故事》,阅读了相关评价资料。我觉得,雷锋同志的事迹无非是些打扫候车室、给旅客倒水、背小孩子过桥等一些平凡小事。这里没有波澜起伏的情节,也没有激烈壮观的场面,说不上轰轰烈烈,更谈不到震撼人心。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平凡而普通的战士,历代中央领导却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与肯定。1963年3月5日_亲笔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从此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学习雷锋同志的高潮。此后中央领导人先后为雷锋同志做了题词。
品味着领导的题词,阅读着雷锋的故事,我逐渐深深地感悟到,雷锋事迹并不是计划经济时期的特殊产物,雷锋精神也不是政治上需要的主观臆造。而恰恰是民族精神的根本,社会主义制度精神文明的体现。无需质疑,也谈不上过时。此刻,那个乐观向上、志存高远又脚踏实地的青年形象更加清晰,剥离开那些人们赋予他的光环,雷锋所演绎的人生真实,不正向世人召示了伟大寓于平凡,平凡彰显伟大的人生哲理么!
崇高并不遥远,伟大寓于平凡,只要你树立了正确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雷锋同志说:“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务之中去。”雷锋同志这句话,道出了一个革命者的人生价值观和生命的意义。也许会有人这样认为,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人们更趋向于现实,更推崇利益最大化。然而,他们似乎忘记了市场经济的核心利益恰恰是社会主义的人生价值观的树立和诚信原则的坚持!世界上最可怕的`不是利益的失去,而是没有追求,没有理想,没有一个为人民服务的目标和信念。
崇高并不遥远,关键在于乐于奉献。生存是人们的需要,奉献是人们的品质。雷锋用自己的津贴费为丢钱的大嫂买火车票;为迷路的老大娘背包袱并一直送到抚顺;他主动到火车站打扫卫生,为旅客端茶倒水的时候;他深更半夜为战友缝补衣袜;他利用休息时间到建设工地推车运料;他担任校外辅导员,利用午休时间或风雨天不能出车的日子请假到学校去找同学们谈心,启发他们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他用助人为乐的平凡小事揭示了奉献的内涵;他用一个军人的品格诠释了奉献的意义;他用自己的人生轨迹告诉人们人生的价值就在于奉献。
崇高并不遥远,根本在于负责任、敢承担。1960年8月,驻地抚顺发洪水,运输连接到了抗洪抢险的命令,雷锋忍着刚刚参加救火被烧伤的手的疼痛又和战友们在上寺水库大坝连续奋战了七天七夜,把手指甲都弄破了,被记了一次二等功。当地望花区召开了大生产号召动员大会,声势很大,雷锋上街办事正好看到这个场面,他取出存折上在工厂和部队攒的200元钱,跑到望花区委办公室要捐献出来,为建设祖国做点贡献,接待他的同志实在无法拒绝他的这份情谊,只好收下一半,另100元在辽阳遭受百年不遇洪水的时候捐献给了辽阳人民,在我国受到严重的自然灾害的情况下,他为国家建设,为灾区捐献出自已的全部积蓄,平时他在劳动时却舍不得喝一瓶汽水。“苟利国家生死已,岂因祸福避趋之”。雷锋精神说到底就是一种胸怀,一种责任、抱负和承担。当我们看到因植被破坏而频发洪水的时候,当我们看到因井盖丢失而伤及百姓的时候,当我们看到冷冬时节有些居民还没有暖气的时候,当我们看到有的孩子因学费不足而上不起学的时候,当我们…你有没有想到雷锋和雷锋精神,有没有想到这里也有我一份承担和责任。
理想、奉献和责任,那个为了别人利益奋不顾身的人,那个为了国家集体公而忘私的人,那个为了理想信念跋涉不已的人——雷锋身上的人格魅力,现在正越过意识领域的分歧,化作了每个人心中的一种感动。人们更需要的是多一点真诚少一点虚伪,多一点关爱少一点欺诈;多一点理解少一点抗争;多一点宽容少一点倾轧。时代的进步需要一种奉献精神的推动;人的发展也需要时代精神的引领,雷锋精神不仅培育了几代人的健康成长;更是我们今天不或缺的一股巨大的力量!
学先锋做先锋的演讲稿篇2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早上好!
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讲文明、守礼仪,做一名礼貌的小学生,讲文明、守礼仪,做一名有礼貌的小学生。
讲文明、懂礼貌是我们自小受到的。礼仪不仅体现出丰厚的历史文化传统,同时更富有时代的新内涵。讲文明礼仪,传优良美德,建和谐学校,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有这样一句话:如果你失去了今天,你不算失败,因为明天会再来;如果你失去了金钱,你不算失败,因为人生的价值不在于金钱;如果你失去了文明与礼仪,那你就是真真正正的失败,因为你已经失去了做人的道德基准。
讲到文明,有人会问:“文明是什么?”其实文明很简单,它是路上相遇时的一次礼让或一个微笑、是见到亲人时的一句真诚的问候、是不小心撞到对方时的一声“对不起”、是看到垃圾之后自觉将垃圾放入垃圾箱的举手之劳等等。文明是一种品质,文明是一种修养,文明是一种受人尊敬并被大家广泛推崇的行为。
说到礼仪,人们都家喻户晓,中国自古就是一个讲究礼仪的国家,那么,“礼仪”是什么呢?我们在这里可以这样理解:礼,是表示尊重的意思;仪,是人的容貌以及举止。整个来说,“礼仪”就是尊敬他人的一种行为规范,也是尊重自己的一种意识体现。比如说:我们每天早晨能干干净净上学、见到同学和老师能热情地打个招呼、每天早晨排队出操能够做到安静、迅速和整齐,每天能听从桌长的安排有秩序在食堂用餐不大声讲话、上下楼梯能够自觉做到轻声慢步靠右行,在课间休息时不和同学追逐打闹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小学生的基本礼仪常识。
如今在我们同学身边不时有一些不文明的现象发生:比如说:一些高年级的学生从楼上往下吐痰,这种举止对不对?食堂用餐时有的同学相互争吵,饭菜随意浪费,这种现象有没有?排队出操时有的同学拖拖拉拉追逐打闹,这种行为好不好?走路时勾肩搭背你争我抢不守秩序,这种习惯对不对?这些都是反映了我们个人文明礼仪素质的一些不良行为和习惯,虽然都是一些小的细节,但是,我们要认真反思自己,及时加以改正!
文明礼仪是我们学习、生活的根基,是我们健康成长的基础。学做文明人,学做社会人,文明校园,礼让他人,让我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让文明礼仪之花
学先锋做先锋的演讲稿篇3
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好:
德国文学家歌德曾经说过:“一个人的礼貌就是一面照出他肖像的镜子。”的确,人们总是根据你的言谈举止评价你。因为,礼貌是人类和谐相处的金钥匙,只有拥有它才会幸福、快乐。
我们不必埋怨这个社会的文明水平不高;不必抱怨自己的力量太小,对社会的影响不大。试想一下,面包里的酵母不是很少么?可是,仅仅是这一点酵母,就可以让面包膨胀数倍。所以,我们每一位同学都应该做这个时代的酵母,让自己的酵素,在这个社会起到应有的作用。
中国,自古以来就认为自己是礼仪之邦,但现在人们所做的却早已与其不符。
礼仪在人际关系中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首先,礼仪是协调人际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