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述职报告可以向上级汇报工作中的资源利用情况,通过述职报告,我们可以向上级汇报自己在工作中的成果和贡献,品读360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教育均衡汇报材料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教育均衡汇报材料篇1
深入实施均衡教育 切实提高教育质量
——克城中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汇报材料
在扎实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工作中,克城中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学校发展规划,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遵循“精细化管理,内涵式发展”的办学思路,在各级政府、社会各界人士的关心、支持下,全体教职工发扬团结、务实、奉献、创新的精神,深入实施均衡教育,切实提高教育质量,努力实现学校办学水平的跨越式提升。
一、学校基本情况
克城中学创建于1958年,是一所农村中学,2012年搬入新校址,位于克城镇的东北方向。学校现有12个教学班,在校生342人,教职工58人,专职教师49人,本科学历43人,中学高级教师3人,中学一级教师13人,学校服务范围为克城镇。
多年来,我校秉承 “让山里的孩子用知识的双腿走出大山,走向世界”的办学理念,以“精细化管理,内涵式发展”为办学思路,办学水平得到上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肯定和认可,学校先后获得“教学质量先进单位”、“平安校园创建先进单位”、“校园文化先进单位”等光荣称号。
二、学校办学基本标准达标情况
1.办学规模和班额:办学规模342人,12个班级,平均班额为29人;我校为农村学校有一定比例的农村留守儿童,学校设有“留守儿童关爱中心—心灵的港湾”,定期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疏导,并有完善的留守儿童关爱措施。
2.办学条件:校园总面积:㎡,生均面积:101㎡;学校建筑总面积: ㎡,生均面积:34㎡;有300米环形跑道学校运 动场地总面积5000㎡,生均面积15㎡。
3.条件装备和图书:图书室1个,阅览室1个,音乐室1个,美术教室1个,物理实验室一个,生物实验室一个,化学实验室一个,均能满足教学需要。学校藏书册,生均49册。网络教室3个,教师专用机 62台,学生用机82台。
学校实现校校通,班班通,互联网为100m移动光纤接入,多媒体12套。
4.教师队伍:合格学历教师占比100%,大专学历6人,本科学历43人,高于规定学历教师数比例%,其中中级以上职称19人;县级优师2人,省市级优师4人;教育局、学校为教师搭建各种学习培训机遇,每名教师都能参加校外和校内培训,培训效果显著。
5、经费情况:
2012年公用经费标准为每生750元,转移支付每生142元,共计每生892元,到账总额元;2013年公用经费标准为每生800元,转移支付每生142元,共计每生942元,到账总额元;2014年公用经费标准为每生800元,转移支付每生142元,共计每生942元,到账总额元,所有经费已足额到账。学校财务制度完善,财务管理规范有效,账目清晰,阳光公开。
三、主要做法和亮点
在推进均衡教育发展的过程中,我校采取了以下扎实有效的举措:
(一)民主管理,推进学校科学发展
在学校管理的实践中,我们始终把实行民主管理作为学校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健全了行政工作职责及考评细则、教职工工作综合评估细则、教育教学工作管理细则等相关管理制度,将学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全面纳入了学校发展的规划,通过落实计划和各 2 部门工作目标,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二)内外兼修,优化校园育人环境
我校十分重视教师师德培训和业务培训。几年来,我们通过不断培训,提高教师的师德素养,组织全体教师举行师德承诺签字仪式,广泛征求家长和社会各界意见、建议,接受全社会的监督。近年来,学校没有师德违规问题,社会满意度较高。我校还制定了严格规范的校本培训制度,培训率达到100%。除了将上级拨付的教师培训经费专款专用,全部用于教师培训外,我校还开源节流多方争取资金,使每位教师每年都有外出参训、学习的机会,切实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
(三)书香缭绕,推进书香校园建设
在教师层面实施“读书伴我成长”的校本研修的基本方案。使教师“在读书中丰富自己,在读书中成长自己,在读书中悦纳自己”,关注更多的教育类专著,不断地用专家的思想引领自己的业务,从而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在教师群体尤其是中青年教师群体中形成广泛阅读的氛围,创建“读书-实践、反思-提高”的教师校本研修的基本模式。学生层面实施“我读书,我快乐”的活动。运用多种方式,开辟多种渠道,使学生“爱读书,读好书”。开展一系列的读书活动,提高学生的读书兴趣。
(四)突出重点,扎实推进课程课改
我校以“快乐教育”为背景,深化课改工作,经过逐步摸索和总结归纳,已初步形成克城中学课堂改革模式:“三环节”快乐教学模式,第一环节:学案导学、自主预习--酝酿快乐,育快乐之树;第二环节:合作探究、交流展示--体验快乐,开快乐之花;第三环节:点拨释疑、达标测评---收获快乐,摘快乐之果,经过几年的摸索,该模式的效果已经显现,受到各级领导的好评。
四、自查情况及存在问题
我校对照督导标准进行了严格自查,综合评定为合格,但是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1、教师的队伍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教师的激励机制有待完善.2、各建筑物墙体涂料有不同程度脱落,要进一步修缮.3、学校的文化氛围还不够浓厚,需要进一步营造。
2016年4月21日
教育均衡汇报材料篇2
一、 实施“三项建设”,健全信息化支撑平台
1、 班班通教学设施建设,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汇报。学校现有45个教学班,均配备交互式电子白板。为每位教师配备有备课必需的终端设备,师机比达到1:1.有效实现了教学手段的信息化。
2、 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学校出资 80余 万元,完善学校现有的信息技术装备和资源。已经建成校园网无线全覆盖,达到百兆进校园。
3、 网站信息平台建设。学校建立了自己的网页,内容及时更新,通过网络进行校内通知、信息发布和教学资源共享等,实现网络化管理。
二、 以任务驱动为主要策略,加强信息化应用
1、 以“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为目标,强化校本教研,以研促教。如每个学期的每个老师都要进行公开课教学,主题就是交互式电子白板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任课教师网络学习空间开通比例基本达到要求。
2、 以“优教通平台”为载体,实现网络资源备课。无论是个人备课还是集体备课,我们充分发挥优教通平台提供的资源和空间。实现了教师人人通,提高了教研的实效性。比如我们的教师网络集体备课,打破了传统集体备课在时间、地域等方面的局限,促成了教师之间跨时空的合作与共享。老师们随时都可以进入优教通平台当中发表自己的见解,大大提高了备课效率,化繁为简。
3、 以提高信息素养为主旨,加强信息技术培训。我们先后进行了多媒体课件制作培训,班班通使用培训及微课制作培训等校本培训。有效地提高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同时我们每个学期还开展例如白板课件制作,微课制作等专题的教学研究活动,工作汇报《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汇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三、保障工作措施方面
1、建立学校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分管校长任副组长,信息中心负责组织实施,定期召开会议,商讨落实学校信息化工作。
2、学校制定关于信息化校园建设的三年规划。学校信息中心每学期都有工作计划并对学校信息化建设工作做出具体安排。
3、注重信息化骨干队伍建设,从专、兼职信息技术教师中挑选优秀教师任骨干,成立了“e秀坊”教师社团,定期组织培训,研究活动方案,发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