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报告是调研工作的文字载体,是实施一项措施的书面说明,一篇优秀的调研报告不是随意捏造出来的,是需要在实事求是的调研分析中形成的。下面是品读360小编为您分享的2022大学生食品安全调研报告6篇,感谢您的参阅。
2022大学生食品安全调研报告1
一、对象与方法
1.内容与方法
(1)基线调查。首次上课前,用食品安全问卷进行调查。
(2)活动开展。参加食品安全选修课的106名学生为组,参加其他选修课的146名学生为对照组,对组开设食品安全现状、食品安全来源、食品安全防范等内容,共10讲,每周1次。
(3)评价。结束后用相同问卷再次调查,观察学生食品安全知识与行为的变化。
(4)评价指标。
①食品安全认识:食品安全存在问题、消费环境安全、油炸食品安全等。
②食品消费行为:消费食品环境选择、食用油炸食品频率、食品放置时间等。
2.质量控制
对调查员和调查对象培训后,填写调查问卷,上交问卷时当场核对;回收调查表后,进一步核对准确无误后,进行计算分析。
3.数据分析
数据采用双录入法进行录入,用2检验比较两组间差异。
二、结果
1.调查对象构成情况
组男13人、女93人;对照组男22人、女124人,两组男女构成无显著差异(2=0.854,P>0.05),年级构成也无显著差异(2=6.011,P>0.05)。
2.食品安全知识知晓率
前两组学生对食品安全认识无明显差别。后,组对食品安全存在有问题、油炸食品不安全等的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但对校外早餐不安全、超市食品安全的认知无显著差异。
3.食品消费行为改变
前两组学生消费食品的行为无明显差别。后,组学生每周食用3次以上油炸食品的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在学校用早餐、食品放置≤3天等比例高于对照组。
三、讨论
知信行理论认为,知识与行为存在相关性,知识是行为改变的基础,行为是知识掌握应用的具体体现。大学生学习与掌握知识能力强,能注意用知识指导行动,因此,加强大学生食品安全防范知识应能取得理想效果。
1.选修课切合学生接受知识的需求
本次调查显示,前学生食品安全防范意识不足,部分饮食消费不安全。后,组学生的认识有所提高,食品安全消费行为也大为增多。因为选修课具有课堂教学、互动教学的双重特点。选修课具有一定的教学体系,还需要进行考核,故与健康讲座相比,具有一定的强制性,知识传授有一定的体系,教学内容较丰富,授课形像生动,利于学生接受。但它又不同于正规教学,不需要讲授全部知识,形式灵活多变,通过大量视频观看、讨论等,澄清认识与行为,促使学生自我,这种活泼的教学方式切合学生的需要,学生能很快接受知识。
2.选修课教学促进学生知行的改变
通过选修课的讲课和学生之间的讨论,使学生提高认识,建立起自己的食品安全观,从而促使行为的改变。本次后,受学生对食品安全存在有问题、油炸食品不安全等的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在学校用早餐、食品放置≤3天等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食用油炸食品≥3次/周的比例低于对照组。这说明认识的改变,有助于学生安全消费行为的增多。由专业教师进行食品安全知识的传播更具有权威性,对问题的分析更透彻,有较强的说服力;学生间的互帮互学也有利于促进行为的改变。因此选修课相比于日常生活更加系统、全面,建立的食品安全知识和行为的知信行模式更加有效、持久。本次中,仍有部分学生的认识与行为没有得到改善。这可能是因为目前媒体宣传曝光的食品安全事件较多,学生还无法辨别问题的主流趋势(如超市食品的安全),有时自己消费后未发现问题,也就放松了对这些问题的关注(如校外用早餐的认识),这也是今后需要加强所在。综上所述,食品安全选修课对改善大学生食品安全防范的意识行为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2022大学生食品安全调研报告2
(一) 调查研究
1.调查背景
食品安全问题关系到大家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当前,我国食品领域安全形势仍不容乐观,食品安全已成为社会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为了解大家对食品安全方面的看法,分析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我展开了关于食品安全状况的调查。
2.调查目的
希望通过这次调查,能让大家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得到保障,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等违法犯罪活动,重建信用规范市场秩序。
3.调查时间
8月20日―8月23日
4.调查地点
学府平价超市,中青超市,学校附近的小店,街旁的地摊。
5.调查方法
(1)实地调查
学府平价超市
我去了学府平价调查,调查结果如下:包装上有绿色商标的食品是85%,有的食品是95%。
在中轻超市,调查到:包装上有绿色商标的食品是80%,有生产日期的食品是90%,有保制生产日期的食品是95%,有保制期的食品是95%,有质量安全标志的食品是90%,有厂方地址期的食品是95%,有质量安全标志的食有65%,有保制期的食品有75%,有质量安全标志的食品有70%,品是80%,有厂方地址的食品是90%。
学校附近的小店
而在学校附近的小店,我们惊讶地发现包装上有绿色商标的食品竟只有50%,有生产日期的食品有厂方地址的食品是85%。
街旁的地摊。
在街旁的地摊上,我惊呆了。包装上有绿色商标的食品竟只有15%,有生产日期的食品有10%,有保制期的食品竟然只有5%,有质量安全标志的食品有5%,有厂方地址的食品是10%。
由此可见,我们应该在大型超市购买东西,不在中轻、佳惠、旺达等小型超市购买东西,尤其是学校附近的小店,街旁的地摊,等没有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的地方购买东西!
(2)上网调查
为了更进一步了解食品安全状况,据网上资料显示,发现城市消费者高度关注食品安全问题,大部分消费者愿意为保障食品安全支付少量的额外费用。城市消费者中,最关注食品安全的占71.8%,不关注食品安全的仅占0.6%;购买食品时首选质量的占30%,选择质量和价格并重的占61.7%,选择“价格优先”的仅占8%;80%以上的消费者认为超市食品安全状况好于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50%左右的高收入和中等收入阶层只到超市购买食品。农村消费者购买食品的价值取向主要是“价格优先”。据调查,农村消费者中,74.4%回答会适当考虑食品安全问题,但43.7%仍首选价格便宜。
(二)调查认识
其实,我国的食品安全状况从总体上说是好的。和国家一向高度重视食品安全问题,把保障食品安全视为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任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标准化能力大大加强,优质品牌农产品市场占有率稳步提高;食品工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部分食品企业加工技术和装备接近或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大型企业普遍拥有世界一流水平的生产设备和检验设备。同时,一套基本完整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已初步形成;一套各部门联合行动,分段监管为主,品种监管为辅的监管体制也已建立起来,基本覆盖了食品从生产到流通再到消费的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