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一周工作总结8篇

时间:2024-01-24 作者:Youaremine 工作总结

工作总结帮助我们发现工作中的资源浪费和效率低下的问题,提升工作的资源利用率和效益,通过工作总结我们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以下是品读360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教师一周工作总结8篇,供大家参考。

教师一周工作总结8篇

教师一周工作总结篇1

开学一周,全体教师都进入工作的良性循环状态,顺利完成本周的教学工作。

1、3月1日,进修学校一行8人到我校视导,各位任课教师都能认真准备,上好第一天的课程。视导共听课8节,语文4节,有赵荣嵘、刘波、李平、柳娜;数学2节,朱丽、刘涛;英语2节,王淑波、张树巍。得到进修听课领导的好评,看到了我校在尝试课堂教学改革,老师有意识的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2、年组教研活动及时,初见成效。本学期,我们教导处在叶校长的主抓下,对年组备课加大力度。为了确保教研的时效性,我们对于备课及时检查。定主备人,定时间,定内容。尤其是四年组团结合作,协调有序,行动快,效果好。并把年组主题教研与年组教研有机结合。四年组教师对于课堂教学模式也开始大胆的尝试与探究,张校长也尽量抽出时间听了德老师和卢老师的两节数学课;在课后年组教师积极反思,重建,下周曾老师再上研讨课。语文教学中组长德老师也是率先垂范,一节《桂林山水》将阅读与习作紧密结合,在读中感悟理解文章的写作手法。二年组在组长刘波的带领下,年轻教师迅速成长。视导时,刘波的语文识字课就得到进修领导的赞誉。姜辉老师今天讲的《笋芽儿》这课,又进行识字写字教学的深入研讨,这样是他们本学期的主题研讨的内容。

3、活动课的筹备。校队的所有指导教师,深入班级选人,得到班主任的大力支持。希望老师们要督促本班学生及时参加,保证活动人数,提出要求。我们学校在社团组织中还成立了“小书虫读书社”地点在阅览室。3-5年级每个班级4个名额;六年2人。活动课时间就到阅览室读书,可以带着读书笔记。这是我们学校尝试对学生开放的阅览室的第一步工作。以后,针对于班级学生读书的兴趣、爱好,还可以采用轮换制随时调换人选,让更多的孩子去读书。我们将制定特制的和平读书卡,激励孩子们。

教学建议:

1、备课的时效性。首先,由主备人充分利用网上资源,认真仔细筛选教学设计(2-3份),还要化出方案。其次,就是个体备课,要深入,在年组集体教研时,有个人的见解。然后,就是在周三的集中备课时,主备人主讲,大家一同议课、商课,达成共识。最后,每次教学设计教导处要逐一把关。力求达到我们的备课环节与课堂教学相辅相成,真正落实备课这一环节而提高教学质量。

2、规范教学管理。课前学生准备活动,打造我校的声音文化。课前要歌声优美、书生琅琅。班级安排好学生负责一节课前唱歌、下一节课前就诵读古诗文内容。教导处检查。

提示:

整理假期作业,下周五之前,我们到办公室查阅。并针对于作业情况进行评比展示。

科任周会事宜

1、加强学科教研力度,做到细致备课,高效上课。教导处继续深入一线课堂听课,共同学习。

2、工作室教师沙龙活动下周四第一节课活动。主题是:做个幸福的和平教师主持人: 地点:二楼会议室

3、常规管理:希望老师们上课到岗要及时,保证授课40分钟时间。下课要安排好授课班级学生有序下课。表扬胡月梅老师,责任新强,一边指导学生做眼操,一边等待班主任回班。

4、活动课的准备和筹备工作在本周顺利进行,各个校队的指导教师也将开始大量的工作,包括制定方案、研究活动内容,很辛苦。没有活动队的教师,也很辛苦,在满工作量16节课在工作。大家各负其责,而且还互相帮助,体现了和平人团结向上的精神。

教师一周工作总结篇2

安排好教学上相关活动,是学校教学处层面和各个教研组每个学期必须要思考的问题,其目的无外乎加强对课堂的研究、提高教师的授课水平,以此推进教研组的整体建设。本学期教学处安排了“学科周”活动,语文作为一门大学科,首当其冲义无反顾地承担了本次活动。

历时一周的学科周活动,全校老师欣赏了语文老师的“下水”作文展示;观摩了各个年级的语文老师课堂教学的风采;聆听了“凝眸”杯诗歌朗读比赛中师生同台的慷慨激昂。一系列的活动,其宗旨就在让学生喜爱语文、亲近语文。这些活动很好地贯彻着二期课改的精神,那就是:关注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关注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培养,强调教师的体验与学生学习体验的沟通与交流。本次活动中教师很出色地起到了语文学习的引领作用,示范作用,用各自的教学艺术征服了他们的学生,彼此都可说是受益匪浅。

为了使这次语文学科周活动得以顺利展开,语文组的合体同仁都倾情投入,每个教师都承担了任务,尤其可贵的是我们的前辈潘力钢老师、王纪铨老师,他们身先士卒,又是下水文,又是公开课,在他们身上,我们这些后生看不到他们患得患失,倚老卖老的矜持作风,我们感受到的是他们举重者轻、率先垂范的长者风度。

这次“下水文”展示,在老师与学生中间也引起了不小的反响:常看到有三五学生聚在展板前对我们老师的“佳作”评头论足,可以想象他们那时肯定会有一种“指点江山”的兴奋与过瘾吧。也有其他学科的不少老师对此表现出很土的兴趣,甚至还有老师问我要了原稿去复印准备拿回家好好欣赏。从这些文章中我们触摸到了老师们作为一个平凡人的喜怒哀乐,在这里,他们很多人都很真诚地用自己的笔记录下对生活的感悟、对人生的回眸,这一支支批作业的笔看来写起文章来也是游刃有余、毫不枯涩啊!

在课堂展示中,年轻的陆琼老师用她独特的解读视角、精美的课堂设计、清晰的授课过程征服了每一个听课的人,后生可畏啊!她们的风采是语文组的希望。

为了策划好“凝眸”杯诗歌朗诵比赛,我们朱慧超老师与严海燕老师对参赛者的作品一个个筛选把关、对朗诵者的技巧一个个加以指导,先初赛、再复赛、真是不辞辛劳,利用一节班会课,全体高一年级的同学在音乐厅里走进了“诗”的国度,配合着或悠扬、或舒缓或澎湃的音乐,名家经典作品的朗诵,学生原创作品演泽,敲打着每个的耳膜。那时候我真的觉得:诗意的人生是很美的。

活动结束了,忙碌之后除了留下疲惫,还应该有些收获吧。

回顾本次学科周活动的策划、开展,其过程其实远不止一周时间,老师们对于活动意义的`认识也是由模糊走向清晰的,平心而论在烦恼的教学任务之后再增加一些额外的工作量,很少有人会把它看作是锦上添花的事,但一路走来,回望我们曾付出的努力、取得的成绩、得到的教育,心中还是有些许感慨的。

我觉得最大的收获在于:每个人在接受挑战之后都有了或多或少的成长。我们很多老师的课由于多次在公开教案中亮相,现在上得的胆子变大了,面对公开课带来的压力,他们慢慢学会了自我调节,在一次次的挑战后,大家都找到了一种开放的心态,这种开放的心态是一种拿得起、放得下的大气,更是一颗愿意面对失败的平常心。原本很多老师都在追求“完美”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迷失了自己,似乎课只能开成功,不能开失败,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它只会使我们捆绑住自己的手脚,止步不前,永过得不到进步。

我们学科周的活动就是要在教研组中营造一种和谐、宽松的氛围,大家在彼此接纳的前提下,找到课堂教学中的亮点与不是之处,真诚地交流,友好地帮助。这次我们很多老师在上课之前都把自己办公室的同事当作学生来试讲,整理思路寻找感觉,而同事之间也从来是不厌其烦,还常常会作出“旁观者清”的指点,这从某种程度说也缓解了彼此的压力,增进了同事们的友谊,也更有利于教师个人业务的提高发展。

通过本次活动,引起我们思考的问题的确不少,其中有一个问题一直围绕着我,

...
《教师一周工作总结8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