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工作年度个人总结5篇

时间:2024-05-15 作者:Anonyme 工作总结

通过个人总结,我们可以发现并改善自己的创新能力,个人总结可以帮助我更好地与他人合作和沟通,下面是品读360小编为您分享的社区工作年度个人总结5篇,感谢您的参阅。

社区工作年度个人总结5篇

社区工作年度个人总结篇1

自疫情发生以来,市房管处坚持“科学防治、精准施策、联防联控、突出重点”原则,积极组织各方力量,全方位、多角度奋战在住宅小区防疫主战场,做到“启动早、部署快、管控细、策略准、举措新、行动实”,压紧压实防控责任,坚决打贏疫情防控阻击战。

一、精心组织严密部署

1月23日,市房管处敏锐研判、迅速部署,积极组织行政力量、物业服务企业、党员干部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率先吹响了小区疫情防控的“战斗号角”。

将靶向对准防疫重点。社区是疫情联防联控的第一线,也是外防输入、内防扩散最有效的防线。1月24日省、市均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1月26日市房管处印发《关于做好物业管理区域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池房〔20xx〕6号),要求主城区各物业服务企业严格按照市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要求,做好居民小区垃圾清运、电梯等公共设施消杀和防疫宣传等工作,实行小区巡逻24小时不间断和防疫工作日报制。随后,根据物业管理区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引文件要求,进一步明确了物业服务企业在住宅小区疫情防控中落实值班制度、严格进出管理、协助排查登记、加强消毒消杀、科学处置口罩、避免人群聚集、做好员工防护、加强宣传引导8项主要内容,为物业服务企业早早地锁定了疫情防控的“战斗据点”。

将体系覆盖防疫全程。1月24日,市房管处迅速成立市房管处社区疫情防控应急督查小组,对主城区所有小区进行梳理,搭建全方位社区防控工作平合,上下联动,畅通信息,有序推进任务落实。横向方面,及时对接联系市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和相关成员单位,全面掌握全市疫情防控最新工作要求和工作动态,落实好各项工作部署,做到有效信息第一时间共享。纵向方面,建立市、区、街道、社区4级工作网络,形成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坚持日报制度,统计主城区疫情防控相关数据、工作开展情况及宣传报道情况;坚持政令畅通,细化分解相关工作任务,及时反馈落实情况和存在问题,保障任务指令第一时间落实。

将包保责任落到实处。建立市、区、街道、社区四级包保制度,形成一把手抓一把手、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市房管处组织不在防控一线、不直接承担疫情防控任务的在职党员和公职人员下沉社区战“疫”一线参加社区防控,落实包保责任;组织城区各居民小区发动各类公益组织、志愿者加入防控工作,与驻小区干部一起严守各小区进出口。包保社区党员干部主动参与网格化管理,带头加入党员志愿队,与社区干部一起开展全覆盖、地毯式排查摸底,做好卡点值班、隔离和集中收治、特殊群体关爱帮扶、疫情防控常识宣传教育、生活保障及心理疏导等工作。

将初心写在防疫前线。党徽在胸前,责任扛在肩。疫情发生后,市房管处党总支坚持守初心、担使命,以党建引领集结力量、提振士气。组建处机关党员战“疫”先锋队,抽调30余名党员干部下沉社区联防联控一线,与街道干部群众一起,全力奋战在社区疫情防控第一线,在抗击疫情中守初心、担使命,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将党的旗帜牢牢插在小区疫情防控的阵地上。

二、精准施策靶向发力

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重点在“防”。随着疫情形势不断变化,市房管处坚持以防为中心,积极完善防控策略,不断细化管控举措,将住宅小区打造成为疫情防控的坚强堡垒。

围绕防疫需要,科学决策。在疫情防控过程中,针对各个阶段的不同特点,积极做好小区防疫方案日常化推演,通过技术化手段判断形势发展情况,将全市疫情总体防控与住宅小区内部精准防控紧密结合,寻求科学有效防控策略。第一时间建立主城区防疫指挥工作微信群,组织区、街道物业行政主管部门、市物业管理协会,24小时联动共同参与信息分享和问题分析。2月4日开始,市房管处社区疫情防控应急督查小组每日至少对10个小区进行疫情防控检查工作,巡查发现的问题,每日上报社区防控组,社区防控组以问题交办单形式交办属地政府或行业主管部门。

根据疫情形势,精准施策。一方面,注重总体布局。根据市委、市政府以及市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要求精神,落实市疫情应急指挥部印发的《关于加强城乡社区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在宏观层面提出社区防控工作“十个确保到位”要求;协助社区防控组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城乡社区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在具体操作层面提出10条具体工作要求。针对小区执勤检查人员职责不清、责任部门问题,提请市社区防控组出台社区检查岗位人员规范操作等相关文件。同时,围绕社区防控工作,积极参与制定《防控应急指挥部关于实施“抗击疫情、人人有责”十二项措施的通告》等文件起草,对住宅小区疫情防控中市、区、街道以及物业服务企业的相关职责、工作要点进行了明确和细化,并根据疫情进展情况,不断调整防疫策略。另一方面,注重分类施策。指导区、街道物业行政主管部门结合辖区特点和实际形势,分类精准施策。积极发挥掌上“云家园”平台优势,充分运用微信群、qq群,面向在线的居民,以“线上+线下”双网模式,规范防控行为,落实小区防控任务,发动更多居民参与进来。

针对小区特点,细化管控。制定并完善了有物管小区、无物管小区的`管控标准。对于有物管小区,列出了物业服务企业落实值班制度、严格进出管理、协助排查登记、加强消毒消杀、科学处置口罩、避免人群聚集、做好员工防护、加强宣传引导8项任务清单,细化了小区防控“七个一”准则;对无物管小区,明确了封闭方式、进出管控、巡防巡查、清洁消毒、宣传引导和消防安全6条封闭管理标准。主城区无物管小区108个全部进行了物理隔离,落实了市、区直单位与街道、社区干部联合值班值守制度。指导市物业管理行业协会制定了物业管理小区消毒清洁标准,明确了消杀用品配置、消杀部位、消杀频次、通风要求4方面内容。截至3月10日,主城区小区消毒累计消杀16200余次,平均每天消杀360余次,消耗消毒液32.58吨和酒精0.35吨。一系列细化量化的管控标准,为主城区小区防疫一线执行、现场督查、群众监督明确了方向,切实构筑起小区防疫的坚实阵地。

三、科学防控战胜疫情

疫情防控中,市房管处积极创新、真抓实干,推动防控力量有效下沉,确保防控措施充分落实,将小区封闭管理好、小区防疫管控好、群众生活服务好,以有力有效、有温度的防疫举措,充分凝聚住宅小区疫情防控攻坚合力。

主城区37个城市社区、282个小区(其中物管小区174个,无物管小区108个)实施全封闭管理。由所在街道按照“网格化管理、小单元作战”落实防控措施,住宅小区划分到楼栋和家庭,建立由党员、干部、医护人员、网格员、公安、城管等组成的防控工作队伍。主城区所有住宅小区、单位等实施封闭式管理,只保留1个进出口,人员进出一律佩戴口罩、检测体温,并出具有效证件和通行证。实施“一户一卡”,疫情初期每户发放一张出入通行证,每户每2天以上指派1名相对固定的家庭成员出门采购生活物资。

通过“科技+防疫”的方式做好小区封闭管理工作。一是推广使用安康码,与返程登记、小区出入、企业上下班等应用结合,实现全覆盖、多功能、一码通,对进出人员情况和出行轨迹的精准掌握、溯源管控,促进精准疫情防控工作。二是推广先进实践经验,在符合条件的小区推广人脸识别、遥感监测体温等技术运用。

“接地气”举措,强化行政管控力量。一是工作方式讲究

...
《社区工作年度个人总结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