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活动方案可以提供丰富多样的奖励和奖品,增加参与者的乐趣和动力,活动方案的详细制定可以确保未来活动的各项工作流程合理有序,提高工作效率,品读360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音乐会活动方案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音乐会活动方案篇1
为了丰富小学生课余生活,陶冶学生的美好情操,激发学生对音乐和艺术的热爱和追求,调动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在我班举行一次班级音乐会活动。具体活动方案如下:
一、活动的目的和意义:
通过班级音乐会,引导学生了解认识音乐的内涵和本质,同时掌握一些基本的技能和基础知识,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营造良好的艺术环境。让学生之间增强交流,给学生表现的机会,学生之间多交流合作,培养团结精神,刺激使其展现创新一面,提高教学效果。
二、地点:
班级教室。
三、参加人员:
全体学生,音乐教师,部分学生家长,部分学校领导。
四、活动过程:
1.准备工作:通知学生做好准备工作,征求意见和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整合意见内容,组织部署,与音乐课代表和文艺委员撰写活动流程,分好小组,确定组长发动全员参与,自由报名,调整、确定节目单的'活动时间和时长
2.筹备:在音乐课上注重培养学生的积极参与精神,贯穿一些与表演相关的知识,引导学生认识班级音乐会的意义和内涵。各组长组织排练,老师给予建议指导。
3.开展:在开始之前进行两到三次全体彩排,主持人和道具准备妥当,邀请一部分家长和学校领导进行观看。全情投入,力求圆满。
五、活动反思与总结:
通过此次班级音乐会活动,本班学生在活动中全心投入表演,在活动中展现了自我,重新认识了音乐的美好,提升了学生的艺术感悟和领悟,挖掘了学生的艺术潜力,调动了兴趣。作为老师也获得了一些成就感。
音乐会活动方案篇2
我班三年级学生,地处农村,接触音乐较晚,音乐氛围不浓,音乐的基础薄、乐感不强。小学三年级学生还没有形成一定的音乐意识,但通过教学希望他们能随之增强他们的音乐意识,逐步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三年级的学生们慢慢已有自己的主见,音乐会能进一步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进而提高学生对不同音乐情绪的感受和表现欲望。所以在每一次音乐会中都希望能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更热爱生活。
班级音乐会的活动方案为:
一、活动的目的和意义:
1、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力,激发学生的兴趣,促使孩子们的全面发展。
2、寓教于乐,倡导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和生活能力。
3、营造和谐、团结的班级氛围。
4、多表扬,让他们在活动中找到乐趣和自信;多鼓励,让他们在活动中展现自我;多合作,让他们在活动中和睦相处。
二、活动地点:
三年级教室。
三、参加人员:
全班学生及教师
四、活动过程:
1、全班分成五小组,并选一名或多名主持人。
2、确定活动内容,制定节目单:
(1)节目内容:要求内容健康,积极向上节目。可以是本学期
教材内容,也可选择自己最喜欢的。
(2)节目形式:包括唱歌、器乐表演、舞蹈等。
(3)节目人数:根据节目需要,可以自由搭配,形式不拘。
(4)自愿报名,节目单由主持人完成。
3、活动准备:节目的排练要利用课余或周末时间进行。
4、活动形式: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演,教师稍作点评,多给鼓励
5、活动总结:表扬好节目;鼓励胆小生;夸奖进步者。
五、活动反思
1、学校的场地和条件跟不上时代的进步;
2、学生的音乐素养有待提高;
3、学生的表演能力和上台的信心不够;
4、学生的合作能力、组织能力有待提高。
六、总结
1、大方面来说,学生音乐会是提高全民音乐素养的重要一环。
2、通过班级音乐会培养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融洽了师生、生生的情感。
3、班级音乐会是构建和谐班级的一种重要方法。
4、班级音乐会给了学生展现自我的平台,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5、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
音乐会活动方案篇3
活动目标:
1.学习有感情地对唱歌曲,并愉快地参与游戏。
2.熟悉同伴名字,初步学习有礼貌地交往。
3.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4.启发幼儿按照原歌词的结构,创编新歌词并演唱。
活动准备:
小猴及小熊的贴绒、布偶、头饰若干,节奏卡等。
活动过程:
一、练习节奏
1.请小朋友听老师拍节奏,猜猜是什么小动物来了。
2.出示贴绒小猴及节奏卡。小猴是按这个节奏跳出来的:"小猴,跳跳跳。"
3.出示巾绒小熊,引导幼儿按节奏说:"小熊,走走走"。(这个环节重点练习节奏,贴绒小猴、小熊随着节奏在节奏卡上跳跃,能使幼儿获得直观印象,自觉把歌词与节奏联系起来,为后面学习歌曲打下基础。)
二、欣赏歌曲
1.咦!小猴、小熊怎么竖起了耳朵?它们听到了什么声音了吗?
2.两位教师分别扮演小猴、小熊对唱,幼儿完整欣赏。
3.这首歌几个人唱?和其他的歌曲有什么不一样?(教师神秘的表情和口吻很快把幼儿的兴趣调动了起来。两位教师的表演使幼儿很好地理解了什么是对唱。)
三、学唱歌曲
1.幼儿分句学唱一遍,重点练习"你是______"这一句。(为使幼儿准确地掌握旋律,教师教唱时采用单手旋律伴奏。)
2.幼儿整首跟唱两遍。教师提示幼儿最后一句要唱得轻巧、跳跃,表达高兴的心情。(整首跟唱时每次都替换填入幼儿的名字,能保持幼儿的兴趣,调动幼儿良好的情绪体验。)
四、师幼游戏
1.教师扮客人敲门,幼儿扮主人,师幼对唱。
2.师幼相互换角色对唱。
3.请几名声音响亮的幼儿扮客人,与全班幼儿对唱,教师伴奏,并用眼神、手势提示。
五、表演布偶
1.小猴和小熊听了这么久,也学会了,我们来看它们的表演好吗?(当幼儿感到疲劳时,而偶表演能再次引起幼儿的注意,并使他们在欣赏中得到休息。)
2.小熊请小猴进屋后还可以怎么样招待客人?(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即兴用布偶表演。)
六、集体表演
1.一半幼儿扮小猴,一半幼儿扮小熊边对唱边表演,两个教师也各扮一种角色,与幼儿一同游戏。
2.视幼儿兴趣,鼓励幼儿相互换角色再次表演。
音乐会活动方案篇4
一、活动目的和意义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对学生的评价方式也在不断创新。开展班级音乐会不但能充分激发全体学生对音乐这门学科的热爱,给学生营造一种良好的音乐氛围,促进孩子们积极参与音乐活动,增强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更能使他们克服他们胆小、害羞的缺点,增强孩子们的自信心,使他们在音乐活动中体验成就感,同时也能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乐观的人生态度,培养学生创新的能力,本人初步制定了一个“二年级班级音乐会”活动方案:
二、活动组织形式。
(1)小组推荐式:由每一组推荐一人或多人上台表演。
(2)毛遂自荐式:学生举手,教师随机提名学生上台表演。
二、活动要求:
1、制定活动主题,根据主题设计活动内容。
2、要求全班人人参与,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自选内容、自选表演形式、自选时间排练等,教师可根据活动情况作适当指导。
3、“班级音乐会”将在每学期末进行,并根据每个学生的参与、表现来评定学生的音乐考核成绩。
三、活动地点:校音乐教室
四、活动内容:
1、节目范围:自选或改编本学期教材内容,也可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歌曲或内容。
2、节目形式:根据学生喜好和个人情况自定,可以歌表演、集体舞、唱游、小合唱等形式。
3、节目人数:根据节目需要自由搭配,每人准备节目一个或一个以上。
五、活动过程:
1、教师在开学初颁发“班级音乐会”活动方案,提前布置任务。在学生排练过程和音乐课堂上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并为学生的排练提供物质和技术上的帮助,做好学生间的组织协调工作。
2、推选主持人1—4名。主持人除负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