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教学计划是可以让我们的教学更加有动力的,内容全面的教学计划是我们针对教学任务写下的,下面是品读360小编为您分享的四上语文苏教版教学计划5篇,感谢您的参阅。
四上语文苏教版教学计划篇1
一、学生状况分析
我今年新接任的六年级(1)班的语文,班里的学生原有语文基础参差不齐,高低不一。
因此新学期中,应一面加强“双基”训练,一面着重阅读和写作能力的提高;注意培养学生对事物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探究兴趣;让学生观察周围事物,亲身体验,有所感受,有所发现;使学生有强烈的参与意识和合作精神,整体提高全体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班级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33人,男生16人,女生17人。经过五年级的学习,部分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课能遵守纪律,认真听讲,爱动脑思考,积极发言,语言组织能力强,但是也有一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较差,不能按时完成作业,这是面临着毕业的关键一年,要对这些学生加大力度,使他们的学习能更上一层楼,为进入中学学习做好充分的储备。
三、教材分析:
本册课文主要由“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十一)、“阅读”、“习作”和“练习”组成。
全册课本安排了7个单元。每单元安排阅读课文3——4篇,共25篇。全册教材大体上围绕一个组织单元,根据课文特点相机安排语言文字的基础训练。
每篇课文后面的作业题一般安排了如下内容:
一是朗读、背诵、复述等常规训练,意在继续让学生认认真真地读书,培养语感,增加其规范化语言的积累。
二是要求学生用钢笔描红,以每课要求会写的生字为内容,提供钢笔书写的范字,让学生扎扎实实地练好写字基本功。
三是常用词语的训练,目的是通过读、抄、用,比较意思相近的词语,联系上下文体会词语的感情色彩,巩固复习所学生字新词,增加词语积累,提高运用词语的能力。
四是阅读训练,包括联系语境理解词语、句子;学习分析自然段、逻辑段;学习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等,意在继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五是根据课文特点相机安排的“小练笔”,让学生从句式、段式、立意、写法等方面进行局部仿写练习。
以上作业均应课设练,不采取按单元设计重点训练项目的做法。
四、教学措施
1、始终用素质理论和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指导日常的教学工作,并且注意结合教学实际情况,使理论和实践融合为一体。
2、在教学过程中,面向全体学生,根据学生的不同的学习情况,适当地有针对性地分层次制定具体的教学目标,因材施教。
3、课前,认真钻研教材内容,精心设计好每一堂课的教学设计。
4、授课过程中,依照设计好的教案,灵活多样地采取各种教学方法和多媒体电教设备,在课堂上营造一种轻松的教学氛围,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始终以学生为学习主体,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变为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以提高学习效率。
5、课后,注意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集体辅导和个别辅导,帮助学生及时复习好所学的新知识。
6、认真、及时地批改学生的作业和作文,并组织好每个单元的检测。
7、平时注重向别的老师学习,积极参加教研组的各种教研活动,以丰富个人的教学经验。
五、本学期的教学目标
通过本学期的教学,使学生掌握语文教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和感情。初步学会记叙文写作。
引导学生逐渐更新学习方式,逐步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力争使全体学生通过一学期的努力学习,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和语文素养。
新学期中,本人将力求圆满完成教学任务,取得更大成绩。
四上语文苏教版教学计划篇2
一、 班级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41人,其中女生 16人。大部分同学学习自觉,态度端正,上课认真、专心,作业及时,书写端正。但在班内也存在着一些致命的弱点:大部分学生发言不积极,胆小,回答问题声音欠响亮。少数学生学习目的性不明确,得过且过,心不在焉。作业马虎,字迹不清楚,甚至懒做或拖拉作业现象。还有的上课不专心,影响了上课学习的效果,因而成绩不理想。至于朗读水平和写作水平,班内大部分学生还达不到高段学生的要求。自学能力较差,不善于思索、归纳,知识面狭窄。
二、 本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是根据部20xx年颁发的《九年义务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编写的。
全册包括“导读”“课文”“读写例话”“积累·运用”(读读背背、阅读、口语交际、习作、实践活动)等内容。本册共有讲读课文14篇,略读课文12篇,选读课文6篇。本册要求学会100个字。
三、 教学目标
◆识字写字
1、会写常用字100个。认识常用字700个左右。
2、硬笔书写楷书,书写有一定的速度。
3、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
◆阅读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课文。
2、能背诵指定课文。
3、默读有一定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
4、对含义较深的词句或结构复杂的句子,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或体会感情色彩。注意欣赏文中的优美语句。
5、能初步理解句、段、篇之间的联系,能归纳段意,能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6、能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提出疑难问题,养成预习的习惯。
7、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收集信息。
8、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研究性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方面,课外阅读量不少于25万字。
◆习作
1、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2、养成细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3、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
4、学写读书笔记和常见应用文。
5、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地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
6、课内习作8次左右。40分钟内完成不少于400字的习作。
◆口语交际
1、与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对方。
2、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3、听他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并简要转述。
4、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
5、能根据交流的对象和场合,稍做准备,作简单发言。
6、在交际中注意语言美,抵制不文明语言。
◆综合性学习
1、为解决与学习生活相关的问题,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尝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2、策划简单的校园活动和社会活动,对所策划的进行讨论和分析,学写活动总结、计划。
四、减负提质措施:
1、 准确把握教学目标,做到正确、适当、集中;
2、 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扎实的语言文字训练;
3、 注意听、说、读、写能力的协调发展;
4、 培养学生预习和自学习惯,加强读书方法指导;
5、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6、 教学中做到五认真,做到经常性的培优补差。
四上语文苏教版教学计划篇3
一、全册教材分析: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六下阅读教材共24课,分7个单元,分别是“壮丽山川”“正义必胜”“诗文精粹”“探索与发现”“感悟人生”“咏物抒情”“师恩难忘”。另外,7个单元的“练习”中也安排了相应的阅读内容。本册教材亦如此前各册,是《语文课程标准》基本理念的物化,“课标”的基本精神当然是我们品文的准绳。其次,编辑的预设思路与一线教师的教学反馈,也是解读本册教材的重要依据。而作为小学语文教材的压卷之作,承上启下,在教材序列中自有其特殊地位和功用,这也是不能忽视的一个考量参数。当我们据此研读这一篇篇文质兼美的课文,会欣喜地发现,本册阅读教材均为难得的精品佳作。
二、课标要求:
1、学习习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