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在开始各项工作之前都必须制定工作计划,通过工作计划的制定,我们可以很好的协调自己的行动,下面是品读360小编为您分享的基础工作计划8篇,感谢您的参阅。
基础工作计划篇1
县特色小集镇基础设施类项目规划目标
以生态文明小集镇建设为契机,通过集镇特色工程、集镇景观工程、集镇可持续发展工程建设等,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从而强化城镇特色,塑造城镇景观,建设聚集商业经济和特色居住组团,创造宜人生态和人文环境。
4.4.2 重点工程规划
(1)基础设施配套工程
建设宗旨:依托各乡镇的资源优势和产业特色,积极推进小城镇市政设施建设,全面建成重点集镇污水、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系统和乡村生活垃圾收运系统,全面实施小城镇道路交通、给水排水、环境卫生、文化娱乐、防灾减灾等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加强集镇、科技、文化、娱乐、医疗、卫生、信息、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基本根治小城镇“脏、乱、差”现象,基本实现村容镇貌整洁,较大幅度改善小城镇的人居环境,提升集镇综合服务功能和承载能力。
建设内容:钟渤快速通道建设;建制镇污水处理系统、建制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系统、乡村生活垃圾收运系统;数字市政工程、城市照明节能工程;酉城河三期防洪堤建设整治;渤海组团基础设施及社会事业建设项目;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等。深入实施农村联网公路、农民饮水安全、农村电气化等工程建设,促进城乡公共资源均等化。到20xx年,具备建路条件的行政村公路通村率和通村公路硬化率均达到100%;行政村客运通达率达到94%以上,城乡客运一体化率达到55%以上。统筹建设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实施“农村老年福利服务星光”计划,健全农村文化、体育、卫生、培训、托老、通讯等公共服务。
(2)集镇特色工程建设
建设宗旨:结合生态文明特色小集镇建设要求,在满足一定时期内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基础上,大力发展自身优势,创造出高起点的特色产业、特色景观、特色文化,以发挥出镇域各个方面的聚集力,加快集镇建设步伐。
建设内容:政府应加强城镇建设的管理和用地控制,维护规划的严肃性,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政策、综合开发的方针,严格管理、严格审批、严格执法,从根本上杜绝城镇建设的随意性、无序性,确保城镇建设控制有序地发展。通过开展生态文明特色小集镇特色市容建设、集镇景观建设和集镇可持续发展建设等工程,强化现有集镇优势和特色,提升xxxx县镇域整体竞争力。
(3)环境综合整治工程
建设宗旨: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旨在加强农村面源污染防治,加大城镇污水处理、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力度,提高Ⅲ类或优于Ⅲ水质达标率以及污染源排放达标率,构建生态和谐、环境优美、适宜于生活和居住的美丽城乡。
建设内容:按照“多村统一规划、联合整治,城乡联动、区域一体化建设”的要求,结合中央“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的实施,编制农村区域性路网、管网、林网、河网、垃圾处理网、污水治理网一体化建设规划,开展沿路、沿河、沿线、沿景区的环境综合整治,深入开展万里清水河道建设,成片连村推进农村河道水环境综合治理,使农村环境明显优化。建设龙潭、大溪、后溪、龚滩等城镇污水处理厂;开展xxxx河、龙潭河等次级河流水污染整治;实施推清工程和安静小区创建工程等。
基础工作计划篇2
根据《省厅关于启动基础百校数字化学习试点工作的通知》和《省厅关于公布基础百校数字化学习试点学校名单的通知》精神,为保证我市“e学习”试点工作规范、有序进行,确保三年试点工作取得经验和成果,特制定《20××年市数字化学习(“e学习”)试点工作方案》。希各地各校认真贯彻执行。
一、目的意义
开展数字化学习(“e 学习”)试点工作是贯彻落实《市关于实施〈省中长期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意见》中提出的关于“开展省、市数字校园示范校创建活动,推进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课堂教学研究,提升新技术在教学中的支撑作用”的迫切需要,是迎接时代挑战、推进创新、提高质量的有效途径,也是提高现代化水平、建设强市的战略选择。
二、工作要求
1.成立市数字化学习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在局长室统一领导下,成立由基教处、教研室、电教馆、装备中心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试点项目的统筹管理。
2.设立市“e学习”试点工作协调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基教处,由xx任主任,x任副主任,日常办公地点设在市电教馆,由xx负责日常管理和指导工作。
3.领导小组每学期召开一次试点工作现场推进会,及时总结和推广试点工作经验,明确下阶段工作思路。
4.试点工作协调办公室每学期定期、不定期对试点学校开展调研活动,加强过程管理。
5.在市信息网开设“e学习”专题网站平台,集中展示试点学校工作推进情况和阶段性成果。
6.领导小组每年对试点学校工作情况和成果进行督查与考核。对于试点工作开展卓有成效的学校,市局将授予“数字化学习示范学校”称号,对项目建设过程中做出突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奖励。
辖市区局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和常设机构,要高度重视数字化学习试点工作,加强对试点学校的指导、督查和评估,确保试点学校环境建设的经费投入及时到位,各项试点工作取得预期成效。
三、主要活动安排
市局将在调研、督查学校试点环境建设与相关工作开展情况的基础上,组织市级“e学习”试点学校材料评审和现场答辩活动,适时召开全市“e学习”试点工作现场观摩推进会。同时,组织试点学校外出考察学习与互相交流,及时进行成果展示与阶段性评估,年终对试点工作进行全面总结与表彰、奖励。
基础工作计划篇3
一、指导思想:
实践科学发展观,以深入推进基础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为总目标,以落实中小学管理规范,打造区域品牌为抓手,进一步强化管理意识、改革意识和创新意识,促进均衡发展、优质发展和个性发展,进一步提高学校办学水平,提升发展品位,全面完成《丹阳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提出的目标任务。
二、工作目标:
1.事业发展目标:全面推开0~3周岁婴幼儿早期,早期覆盖率85%以上,幼儿及家长、看护人员接受早期指导率55%以上,3~6周岁幼儿入园率99%以上;小学入学率、巩固率、毕业率均保持100%;初中入学率、巩固率、毕业率分别为100%、99.9%、99.9%;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99.9%,巩固率99%以上;高中普及率98%以上。
2.学校创建目标:争创镇江市现代化小学和初中20所、镇江市优质幼儿园1所,创建江苏省、镇江市健康促进学校6所、镇江市级以上绿色学校30~40所、镇江市“中小学学生行为规范示范校”8所,100%初中学校创建成镇江市无流生学校或控流先进学校。在所有学校普及特色项目建设的基础上,建设特色鲜明的领衔学校10所以上。
3.质量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发展观,加强对各学段教学质量的科学检测和监控,促进小学、初中与高中之间的有机衔接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工作思路:
(一)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在抓规范中强化管理,切实维护公平,促进均衡发展。
1.规范校务管理,维护公平。进一步落实《江苏省中小学管理规范》和《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深入实施素质的意见》精神,增强法规意识和责任意识,加大专项督导和问责力度,促进学校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在自查、梳理、整改中规范办学行为,破解发展难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