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工作计划精选5篇

时间:2022-12-01 作者:Monody 策划书

为了让我们在今后工作中取得更大的进步和成绩,需要制定有必要的工作计划,实用的工作计划是可以让我们在实际的工作中获得更多成长的机会的,以下是品读360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心理工作计划精选5篇,供大家参考。

心理工作计划精选5篇

心理工作计划篇1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第二学期)

一、指导思想:

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我校心理咨询室将继续坚持育人为本的原则,满足社会对优质教育的需求、满足学生健康成长的需求,我们将从学生实际的需要和心理规律出发,积极拓宽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全面推动校园心理健康工作,极力增强德育薄弱环节,弥补德育中较少涉及的诸如学生的环境适应、情绪管理、挫折应对、人际交往等教育问题,力求为德育排忧解难,强化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和谐文明校园建设。

二、工作目标及措施:

(一)面向全体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在省太高全面开展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的大契机下,心理健康教育将利用好这个机会在全校开展心理健康普查与心理健康教育,分别针对高一、高二、高三学生开展不同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辅导,针对性更强,在高一开展学会交往辅导、团队合作训练、学会学习辅导;高二开展时间管理训练、心理挫折应对辅导、异性交往辅导;高三开展情绪辅导、应试技巧辅导等。帮助学生更快更好适应新的校园生活、高中生活,增强学生的抗压能力,培养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

(二)多渠道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继续开放心理咨询室――“怡心阁”,通过个别辅导形式对学生进行干预,结合普查的形式,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并通过班主任以班级团体辅导帮助学生调整心态,同时校心理健康辅导老师选修课程的开设进一步完善心理健康教育。

(三)加强培训,强化心理健康教育意识

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和组织各项活动的过程中,在与学生的日常交往中,也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学生的人格发展,影响着教育教学工作的成效,教师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施行者,是形成心育环境的关键所在。因此,本学期我们将整合校内外专业资源,通过开设讲座,继续教育等形式从学生心理特点、教师心理自护等方面,加强教师培训。增强教师心理健康素养,提升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常规教育,全面提升学生心理素质,充分开发学生潜能,健全学生人格。

(四)细化流程,推进心理健康预防工作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重在预防。鉴于班主任和生活教师接触学生时间最长,对于学生日常的行为表现也最为关注,为充分利用这一有效资源,增强班级,或某个特定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评估的有效性,本学期我们将通过班级博客的建设、班级文化建设等,搭建心理健康教育的平台,直接观察反馈学生日常的心理行为表现,密切关注学生心理发展动态,达到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及时对学生实施心理干预的目的,预防学生因心理问题引发人生安全等事件,促进和谐校园建设。

(五)加强沟通交流,及时满足各班辅导需求

为避免咨询室工作的盲目性,增强心理辅导工作的实效。本学期除了继续推行个别辅导、团体辅导、班级讲座等服务项目外,咨询室将通过学生成长记录本定期了解各年级各班的学生心理状态及班级心理状态,从班主任角度去观察了解各班学生心理动态,并依据各班对心理辅导需求申请,及时开展相应的心理辅导工作。

(六)随时完善心理档案,使之更加系统化

对档案加强整理、分类,设置组织建设、个案分析、学生心理问卷调查、心理专题讲座、教师渗透心理学科教育的相关论文集、心理主题班团队系列活动、学生个体活动集、“怡心阁”活动资料、教师教案教研培训资料、心理知识相关资料等各个类别,这样使档案资料更加系统完善。

心理工作计划篇2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省、市关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关精神,根据中学教育的特点和中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通过各种途径继续认真开展多种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和指导,帮助学生获取心理健康的知识,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不断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改进班主任方法,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营造良好的心理气氛。

二、主要工作目标

1、坚持以人为本。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及发展规律,运用心理健康的理论和方法,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培育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

2、立足教育,重在指导。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保证心理健康的实践性和实效性,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别差异,尊重学生、理解学生。

3、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力,培养学生乐观的、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

4、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科学的、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三、具体工作

1、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心理健康教师一个人的事,是所有学校教育工作者的事,学校成立以心理健康教师为主,班主任教师为辅,其他教师为基础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战线。优秀的师资队伍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坚强支撑。本学期,继续组织教师自主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知识。

2、全力推进心理健康教育

要更新观念,要高度清醒地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广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必要途径,是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3、加强制度建设

将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纳入学校教育德育工作计划;学校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交流、研讨;为学生提供咨询辅导,设立心理信箱,组织全体教师参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4、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

(1)集体辅导。班主任利用心理健康课、班会课,根据本班的实际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为学生提供全面地帮助,主要为塑造班级集体良好的氛围和集体的良好行为,激发群体向上的精神。利用国旗下讲话,对一些共性问题,由心理辅导老师进行集体心理健康辅导。每两周开展一次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

(2)心理咨询室。本学期我们将继续开展好心理咨询工作。为学生提供倾诉心声、寻找心理支持的场所,并及时帮助学生排解可能出现的心理危机。认真做好个别来访辅导,规范心理咨询预约制度;规范心理咨询程序;坚持咨询室每周定时向学生开放。制定心理辅导方案,及时了解、掌握辅导效果,总结各类学生的心理问题的成因及辅导方法。对典型案例及时进行整理、讨论。接受以学生个体或小组为对象的咨询,由心理辅导老师负责。也可以利用邮箱、写信的方式和qq的形式进行咨询。

(3)心理健康教育要有机渗透到学科教学

1)开展学习辅导,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主题班会、学法指导月等活动,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潜能,端正学习的动机,掌握适合自己特点的学习方法,改变不良的学习习惯,从而改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被动无助状态,增强学生对本学科的兴趣,增强自信,提高学习的效率。

2)创设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使学生乐学会学

在课堂中,教师努力创造一种和谐、民主、平等、轻松的心理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合作性,让兴趣引导学习。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健康愉快的情绪得以保持,自主性得到发展,合作精神、创新精神得到培养。

3)利用教材与课堂,塑造学生完美人格

教材的编写和制定都蕴含着不少心理健康教育的因素。教师要充分地有意识地运用教材本身的魅力作用,有机地运用它去塑造学生健全人格。

5、指导家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仅仅由学校实施是不够的,在更重要的'意义上讲,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要依靠家庭教育,因为家庭才是学生的

...
《心理工作计划精选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