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做好新学期的教学任务,需要制定一份全面的教案,教案是老师为了调动学生积极性提前起草的文字报告,范文社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珍惜米教案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珍惜米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 幼儿应从小养成爱惜粮食的好习惯,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
2、 培养幼儿辨别是非的能力,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
3、 幼儿学会尊重他人。
4、 大胆说出自己对爱惜粮食的理解。
5、 培养幼儿健康活泼的性格。
教学重点、难点
对古诗《锄禾》的意思的理解。能够背诵古诗。
活动准备
配套的教学用书,图片。
活动过程
1、教师谈话导入新课。
师:小朋友,米饭是我们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资,所以我们一定要爱惜粮食。
2、教师引导幼儿翻开幼儿用书第7页,仔细观察。
师:快看,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他们谁做的对?谁做的不对?为什么?
3、教师鼓励幼儿回答问题。
4、总结幼儿回答,幼儿吃饭时应坐端正,不撒饭。
5、教师朗读古诗《锄禾》,幼儿跟读。
师:每一粒粮食都是农民伯伯们用辛勤的汗水浇灌出来的,我们一定要爱惜粮食。
6、让幼儿谈谈自己在今后吃饭时应该怎样做。
7、活动结束。教师再次强调要珍惜粮食。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在讲解时不够生动,如果拿自己班孩子在吃饭时的表现举例来说明怎样吃饭才是正确的课会更生动,更能引起幼儿的兴趣,在课程要结束时让幼儿谈谈自己在今后吃饭时应该怎样做,对幼儿有一定的意义,也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珍惜米教案篇2
一、教学目标:
1、提高安全意识,愿意自觉去学习溺水安全的有关知识,提高安全意识。
2、自己能改变生活中不遵守溺水安全的不良习惯,提高对生活中违反安全原则的行为的辨别能力。
3.学习防溺水的一些安全自救知识,培养防范能力。
二、教学重点:
学习防溺水安全的基本知识,培养有关防范力。
三、教学准备:
相关资料、“防溺水”安全视频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生活中因为车祸、中毒、溺水剥夺了许多宝贵的生命,尤其是溺水最为严重。我们经常会听到一些溺水事故的发生,看到一些触目惊心、惨不忍睹的灾难在我们身边发生。随着天气转暖,许多同学会去游泳,今天这节班会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关溺水和如何预防的知识。
(二)了解案例,明白溺水危害
1、老师出示近年来溺死事故实例和数据图例。
2、出示溺水事故发生后的几组图片。
3、谈看后的体会,明白溺水不仅给自己,也给家人带来巨大的伤害。
(三)讲解溺水知识,明白生命可贵
1、溺水发生原因。
2、溺水死亡原因及症状。
3、观察安全警示牌。
(四)学会方法,自救与救护
1、出示一组关于溺水发生的选择题,靠靠学生的安全知识,激发学习兴趣。
2、自救方法。讲解并邀请学生演示。
3、游泳常识的教学,与学生实际相联系。多媒体出示。
4、溺水者的救护:
(1)岸上急救。课件出示相关知识,阅读并演示。
(2)溺水急救。可以请学生提出方法,共同讨论并归纳出可行性,加强学生的安全意识,不盲目施救给自己带来安全威胁。
(五)如何防溺水,加强安全意识
1、播放“防溺水”安全视频
2、师生共同归纳“游泳四不”。
3、学习游泳小常识,齐读,指名读。
(六)同学讨论,归纳知识
这次班会课学到了什么,并且举例说明以后应该如何做?
(七)结束语:
今天我们在班会上通过多种形式对同学进行“预防溺水”安全知识的宣传,包括“溺水常识”、“溺水的预防与急救”等等,同学要保持高度的安全意识,提高对溺水危害的认识,坚决杜绝溺水事故的发生。亲爱的同学们,安全无小事,长鸣警钟,常抓不懈,希望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懂得珍惜生命,关爱家人,养成自觉遵守溺水安全原则的好习惯。
珍惜米教案篇3
一、活动:
爱粮节粮,从我做起
二、活动目的:
1、了解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懂得勤俭节约的重要性,知道现在虽然生活条件好了,但还应该发扬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
2、通过班会,使学生知道粮食的来之不易以及粮食的可贵,进而养成爱惜粮食节约粮食的好习惯。
3、懂得勤俭节约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平时的一点一滴做起。
三、活动准备
1、确定男女主持人各一名。
2、确定诗歌朗诵以及讲故事的同学。
3、收集珍惜粮食方面的诗歌以及故事。
四、活动过程
班主任:同学们,今天我们的班会话题是“爱粮节粮,从我做起”。
主持(女):同学们,你们好!“爱粮节粮,从我做起”班会现在开始。
主持(男):我们绝大多数都是来自农村,我们的父母都是农民,我们都知道粮食是怎么来的,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回想一下我们每餐吃的白米饭是我们的农民父母们如何辛辛苦苦种出来的。
女:请学生自由发言。
班主任总结:同学们回答的很好,现在,我们都知道,我们每天的吃的白米饭来之不易:耕地、播种、秧苗、移种、除草、除虫、施肥、收割、晒谷子、碾米等等,中间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出问题,如果出问题了,那就成不了白米饭了。
主持(男):既然农民是这么的辛苦,这么的不容易。作为农民的孩子,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不让父母的汗水白流?(珍惜粮食)
主持(女)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一粒米,一滴汗,粒粒粮食汗珠换。
主持(女):有人做了做了许多关于浪费粮食的调查,现在就请我们一起来看大屏幕。
课件1:我们的调查发现,在我们生活中有百分之八十的同学经常没有把饭吃干净,还有一些同学把菜吃了,剩下的饭就直接倒掉;还有一些吃了几口就直接倒掉,还有的同学不吃菜,把菜剩下倒掉。
课件2:如果我们每天浪费一粒米,一年的经济损失将达到上百万,如果我们每人每天节约一粒米,全国13亿人口将节约粮食64800公斤,可救灾民64800人,可供180个农民一年的口粮,多么惊人的数目啊!
课件3:世界各国每年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损耗和浪费的粮食达13亿吨,相当于全球粮食产量的1/3啊!
课件4:如果我们可以把节约的粮食捐给非洲或者朝鲜那些饥肠辘辘的人们,那么我们就可以救下那10亿多人的生命,小孩子们也不会活活地被饿死啊!
……
主持(男):同学们听听这些惊人的数据吧!
主持(女):如果每位同学都能做到节约粮食,我们也可以伸出我们的友爱之手,去帮助那些饥饿的人们!
主持(男):下面请观看一组图片,了解一下全球饥荒最严重的地方“非洲”
主持(女):通过刚刚展示的图片,看到这些忍饥挨饿的人,你有什么感想?
学生回答。
主持(男):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古到今,有许多人用自己勤俭节约的美德,谱写了一个个感人的故事。下面再请张浩祥同学为我们讲一代伟人,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勤俭节约的故事!
周总理生前饮食清淡,每餐一荤一素,吃剩的饭菜,还要留到下餐再吃,从不浪费一粒米、一片菜叶。
国务院经常召开国务会议,有时会议过午还不能结束,要吃工作餐。总理规定,工作餐标准是“四菜一汤”,饭后每人交钱或交饭菜票,谁也不准例外。总理每次吃完饭,总会夹起一片菜叶把碗底一抹,把饭汤吃干净,最后才把菜叶吃掉。吃饭时,偶尔掉在桌上一颗饭粒,也要马上捡起来吃掉。有人对他如此节俭感到不解,总理说:“这比人民群众吃得好多了!”
三年困难时期,周总理和全国人民同甘共苦,带头不吃猪肉、鸡蛋,不吃稻米饭。一次,炊事员对他说:“总理,您这么大年纪了,工作起来没黑天白日的,又吃不多,就不要吃粗粮了!”总理说:“不,一定要吃,吃着它,就不会忘记过去,就不会忘记人民哪!”
主持(女):这个故事可真不错呀!我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浪费粮食是可耻的,也是坏的行为习惯。
主持(男):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朗诵《悯农》这首诗好不好?
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