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写好一份教案对我们开展教学工作有很大帮助,编写教案增强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下面是品读360小编为您分享的幼儿园小班讲故事教案7篇,感谢您的参阅。
幼儿园小班讲故事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学会分享,体验与同伴分享的快乐。
2、初步培养幼儿对故事中语句的理解能力。
3、学说故事中的对话,丰富词汇:圆溜溜、亮晶晶。
活动准备
1、图片:小花猫、小花狗、小白兔、小山羊。
2、小铃铛一个。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激发幼儿兴趣,引导幼儿观察。
出示小铃铛
提问:这是什么?
教师:这是小花猫的小铃铛,真好玩。如果你想玩,你会怎样对小花猫说呢?
小花猫会不会把自己的小铃铛借给别人呢?
二、展??
1、教师操作纸杯手偶分段讲述故事,使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讲到“小花猫对小花狗说不行,不行,会让你弄丢的”时,
提问:谁想戴小花猫的小铃铛?小猫是怎样做的?
——讲到“小花狗正在河边玩,看见小花猫掉到河里去了”时,
提问:小花猫掉到河里去了,如果你是小花狗你会怎样做呢?为什么?小花猫会被谁救上来呢?
——讲到结尾时,提问:是谁救了小花猫?小花狗、小白兔、小山羊是怎样做的?
2、出示挂图,完整欣赏故事,学说故事对话。
提问:
(1)小花狗看到小铃铛后是怎样对小花猫说的?“圆溜溜”是什么意思?
还有什么事圆溜溜的呢?小花猫把铃铛借给小花狗了吗?
(2)小白兔为什么想戴小铃铛?“亮晶晶”是什么意思?还有什么东西是亮晶晶的?
小花猫愿意把铃铛借给小白兔吗?为什么?
(3)小山羊喜欢小花猫的铃铛吗?为什么?还有什么东西丁零零?小花猫是怎样说的?
(4)后来发生了什么事?小动物们是怎样做的?
(5)小花猫为什么难为情?最后它是怎样做的呢?
教师小结:小朋友在一起要互相
帮助,有好东西要与大家一起分享。
三、结束
引导幼儿把自己的玩具给同伴玩,体验与同伴分享的快乐。
附故事:小铃铛
小猫今天真漂亮,脖子上带了一个小铃铛。走起路来,铃铛就会“丁零丁零响。
小花狗看见了,说:“呦,小铃铛圆溜溜,多好玩!给我戴一下好吗?”
小猫说:“不行,不行,会让你弄脏的。”
小白兔看见了,说:“瞧,小铃铛亮晶晶,多好玩!给我戴一下好吗?”
小猫说:“不行,不行,会让你你弄坏的。”
小山羊看见了,说:“小铃铛丁零响,多好听,给我戴一下好吗?”
小猫说:“不行,不行,会让你弄丢的。”
小猫蹦蹦跳跳,走到小河边,往水里照照自己的影子,嗨,多漂亮的小铃铛,圆溜溜、亮晶晶、还会“丁零丁零”响呢!
它伸长脖子,想照照清楚,没想到脚一滑,扑通一下,掉到河里去了。
小花狗正在河边玩,看见小花猫掉到河里去了,连忙去拉它。
“嗨呦——————”哎呀!小花狗拉不动小花猫。
小白兔和小山羊看见了,连忙跑过来帮忙。
“嗨呦!嗨呦!嗨——————”大家一起拉才把小花猫拉上岸来。
小花猫多难为情呀,它低下头,拿下脖子上的小铃铛,说:“你们也戴戴小铃铛吧!”
幼儿园小班讲故事教案篇2
一、活动要求
1、初步感受故事中有趣的情节,并在愉快的情绪体验中知道跌倒了自己爬起来。
2、有兴趣地学讲“一二三,自己爬起来”。
二、重点与难点
能区分动物之间的大与小,理解小动物力气小拉不动大动物的原因。
三、材料及环境创设
1、桌面演示教具(小熊、小羊、小兔、小老鼠、小猴各一)
2、自制小图书《一二三,自己爬起来》二本
3、毛绒玩具(小熊、小羊、小兔和小老鼠各一)
四、设计思路
小班幼儿言语发展的特点表现在词汇量少、对词义理解层次浅,言语以简单句为主,在认知发展中,以无意注意为主,新奇、有趣、可活动的物体易于引起幼儿的注意。因此,在故事教学中,选择短小的故事便于幼儿理解,并且运用直观法和操作法,让幼儿在直接的观察、比较中理解故事所表达的内容,同时通过设问理解“小动物拉不动大动物的原因。”通过情境创设,在小动物互相拉对方却都跌倒的有趣情境中,充分体验“一二三,自己爬起来”的成功感和乐趣,从而达到情感上的认同和理解。
针对小班幼儿平时在行为习惯上存在的依赖性强的特点,通过“隐性示范”的方式和手段,将小动物跌倒后自己爬起来的情节迁移到自己的平时生活,使小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尝试“自己来。”
五、活动流程
创设情景、比较大小——操作演示、情感体验——主动参与、听听讲讲——活动延伸
(一)创设情景,比较大小
在教学活动前略作辅垫,有利于分解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难点。
教师在区域中创设具有明显大小不同的几组动物,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看一看、比一比、讲一讲谁大谁小;谁胖谁瘦;谁力气大谁力气小等。
(二)分段静听,感受情节
让幼儿分段听赏故事,故事中和故事后都有重点的提示:
1、幼儿感受四只动物互相拉对方,可是最后都跌不错的倒在地的有趣情节。
2、教师可用结合故事的内容采用夸张的动作和语气,引起幼儿愉快的情绪体验。
3、运用设问“啊呀呀,这四只动物怎么都跌倒了呢?”引起幼儿进一步理解、感受。
(三)操作演示,情感体验
1、运用桌面演示教具,边演示边讲故事前一段,并进行适度插问。(教具制作附后)
(1)小羊拉小熊,怎么会拉不动呢?(通过直观操作比较,感受小羊小,小熊大。〕
(2)依次请幼儿分个别、集体讲讲小兔和小老鼠为什么相互拉不动?
2、用操作演示的方法引出故事最后一段。小猴高声喊“一二三,自己爬起来。”
3、教师相应演示小熊、小羊、小兔、小老鼠先后爬起来的情境,使幼儿充分感受“一二三,自己爬起来”这句话的含义。隐性地引导幼儿跌倒了可以自己爬起来,不用别人拉。并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
(四)主动参与,听听讲讲
1、以长毛绒玩具为“诱点”让幼儿再次体验感受自己跌倒自己爬起来。
2、结合操作演示,幼儿有兴趣地投入并讲了一句话“-二三,自己爬起来。”
幼儿园小班讲故事教案篇3
一、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6个生字及其组成的词语,认识手部(手字底)
2、读懂课外内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复述课文。
3、能通过观察图画、讲述故事,使学生懂得谦让的道理,培养学生具有对人谦让的美德。
二、教学重点:
1、读准生字的字音,掌握字形,理解生字新词的意思,读懂课文内容。
2、让学生懂得孔融为什么拿小梨,教育学生学习孔融对人谦让的美德。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训练口头复述故事的能力。
三、教时:
两个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要点:
学会生字的读音,理解字词意思;读懂课文内容,让学生知道谦让的道理。
(二)教学过程:
1、启发谈话,引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还记得老师向你们提出的家庭礼仪要求吗?(指名讲讲)(在家要孝敬父母,有好吃的东西要让给长辈)对,这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古时候,有一个人在这方面为我们做出了好榜样,你们知道他是谁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他的故事的课文。
(2)板书课题:18、孔融让梨(齐读课题)。
2、问:读了课题,你知道课文主要写谁?(孔融)写他的什么事?(写他让梨的事)。
(1)指导看图,了解课文大意。
(2)图中哪个是孔融?他家有什么人?他们在干什么?
(3)小孔融是怎样做的?你怎么知道孔融拿的是小梨?
3、学习生字新词。
(1)出示生字卡片,认读生字(自由读、指名读、齐读、开火车读)。
正音:
①让(ràng):读准翘舌音和后鼻韵母。
②岁(suì):读准平舌音。
③拿(ná):读准鼻音n
(2)出示词语卡片认读新词。
(3)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4)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共有几句话?
①学生回答后老师小结:课文共有五句话,四个带。(句号)的句子,1个带?(问号)的句子。全文分为两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