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必修一教案8篇

时间:2023-08-07 作者:Monody 教学文档

教案要根据这一次的教学目标来制定,教案是需要根据这一学期的教学任务来制定的,品读360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数学必修一教案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数学必修一教案8篇

数学必修一教案篇1

【考点阐述】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

【考试 要求】

(3)掌握两角和与两角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掌握二 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

(4)能正确运用三角公式,进行简单三角函数式的化简、求值和恒等式证明。

【考题分类】

(一)选择题(共5题)

1、(海南宁夏卷理7) =( )

a. b. c. 2 d.

解: ,选c。

2、(山东卷 理5文10)已知cos(α- )+sinα=

(a)- (b) (c)- (d)

解: , ,

3、(四川卷理3文4) ( )

(a) (b) (c) (d)

?解】:∵

故选d;

?点评】:此题重点考察各三角函数的关系;

4、(浙江卷理8)若 则 =( )

(a) (b)2 (c) (d)

解析:本小题主要考查三角 函数的求值问题。由 可知, 两边同时除以 得 平方得 ,解得 或用观察法。

5、(四川延考理5)已知 ,则 ( )

(a) (b) (c) (d)

解: ,选c

(二)填空题(共2题)

1、(浙江卷文12)若 ,则 _________。

解析:本 小题主要考查诱导公式及二倍角公式的应用。由 可知, ;而 。答案 :

2、(上海春卷6)化简: 。

(三)解答题(共1题)

1、(上海春卷17)已知 ,求 的 值。

[解] 原式 …… 2分

? …… 5分

又 , , …… 9分

? …… 12分 文章

一、内容及其解析

(一)内容:指数函数的性质的应用。

(二)解析:通过进一步巩固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掌握由指数函数和其他简单函数组成的复合函数的性质:定义域、值域、单调性,最值等性质。

二、目标及其解析

(一)教学目标

指数函数的图象及其性质的应用;

(二)解析

通过进一步掌握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能够构建指数函数的模型来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指数函数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感受数学建模在解题中的作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问题诊断分析

解决实际问题本来就是学生的一个难点,并且学生对函数模型也不熟悉,所以在构建函数模型解决实际问题是学生的一个难点,解决的方法就是在实例中让学生加强理解,通过实例让学生感受到如何选择适当的函数模型。

四、教学过程设计

探究点一:平移指数函数的图像

例1:画出函数 的图像,并根据图像指出它的单调区间。

解析:由函数的解析式可得:

其图像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将 (x-1)的图像作出,而它的图像可以看作 的图像沿x轴的负方向平移一个单位而得到的,另一部分是将 的图像作出,而它的图像可以看作将 的图像沿x轴的负方向平移一个单位而得到的。

解:图像由老师们自己画出

变式训练一:已知函数

(1)作出其图像;

(2)由图像指出其单调区间;

解:(1) 的图像如下图:

(2)函数的增区间是(-,-2],减区间是[-2,+)。

探究点二:复合函数的性质

例2:已知函数

(1)求f(x)的定义域;

(2)讨论f(x)的奇偶性;

解析:求定义域注意分母的范围,判断奇偶性需要注意定义域是否关于原点对称。

解:(1)要使函数有意义,须 -1 ,即x 1,所以,定义域为(- ,0) (0,+ )。

(2)变式训练二:已知函数 ,试判断函数的奇偶性;

简析:∵定义域为 ,且 是奇函数;

探究点三 应用问题

例3某种放射性物质不断变化为其他物质,每经过一年,这种物质剩留的质量是原来的

84%。写出这种物质的剩留量关于时间的函数关系式。

?解】

设该物质的质量是1,经过 年后剩留量是 。

经过1年,剩留量

变式:储蓄按复利计算利息,若本金为 元,每期利率为 ,设存期是 ,本利和(本金加上利息)为 元。

(1)写出本利和 随存期 变化的函数关系式;

(2)如果存入本金1000元,每期利率为2.25%,试计算5期后的本利和。

分析:复利要把本利和作为本金来计算下一年的利息。

?解】

(1)已知本金为 元,利率为 则:

1期后的本利和为

2期后的本利和为

期后的本利和为

(2)将 代入上式得

六。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本节课应用了指数函数的性质来解决了什么问题?如何构建指数函数模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概念反思:变式:关于 的不等式 在 上恒成立,则实数 的范围为__ ____

变式:设 ,则函数( 的最小值是 。

课后拓展:

1、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填序号)

①若 ,当 时, ,则 在i上是增函数。

②函数 在r上是增函数。

③函数 在定义域上是增函数。

④ 的单调区间是 。

2、若函数 的零点 , ,则所有满足条件的 的和为?

3、 已知函数 ( 为实常数).

(1)若 ,求 的单调区间;

(2)若 ,设 在区间 的最小值为 ,求 的表达式;

(3)设 ,若函数 在区间 上是增函数,求实数 的取值范围.

解析:(1) 2分

∴ 的单调增区间为( ),(- ,0), 的单调减区间为(- ),( )

(2)由于 ,当 ∈[1,2]时,

10 即

20 即

30 即 时

综上可得

(3) 在区间[1,2]上任取 、 ,且

(*)

∵ ∴

∴(*)可转化为 对任意 、

10 当

20 由 得 解得

30 得 所以实数 的取值范围是

[教学重、难点]

认识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体会每一类三角形的特点。

[教学准备]

学生、老师剪下附页2中的图2。

[教学过程]

一、画一画,说一说

1、学生各自借助三角板或直尺分别画一个锐角、直角、钝角。

2、教师巡查练习情况。

3、学生展示练习,说一说为什么是锐角、直角、钝角?

二、分一分

1、小组活动;把附页2中的图2中的三角形进行分类,动手前先观察这些三角形的特点,然后小组讨论怎样分?

2、汇报:分类的标准和方法。可以按角来分,可以按边来分。

二、按角分类:

1、观察第一类三角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从而归纳出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

2、观察第二类三角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从而归纳出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3、观察第三类三角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从而归纳出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

三、按边分类:

1、观察这类三角形的边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引导学生发现每个三角形中都有两条边相等,这样的三角形叫等腰三角形,并介绍各部分的名称。

2、引导学生发现有的三角形三条边都相等,这样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讨论等边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吗?

四、填一填:

24、25页让学生辨认各种三角形。

五、练一练:

第1题:通过“猜三角形游戏”让学生体会到看到一个锐角,不能决定是一个锐角三角形,必须三个角都是锐角才是锐角三角形。

第2题:在点子图上画三角形第3题:剪一剪。

六、完成26页实践活动。

教学目标

(1)正确理解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和充要条件的概念;

(2)能正确判断是充分条件、必要条件还是充要条件;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及归纳总结能力;

(4)在充要条件的教学中,培养等价转化思想.

教学建议

(一)教材分析

1.知识结构

首先给出推断符号“”,并引出的意义,在此基础上讲述了充要条件的初步知识.

2.重点难点分析

本节的重点与难点是关于充要条件的判断.

(1)充分但不必要条件、必要但不充分条件、充要条件、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是重要的数学概念,主要用来区分命题的条件和结论之间的因果关系.

(2)在判断条件和结论之间的因果关系中应

...
《数学必修一教案8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