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作为教师的我们都会将教案制定完善,通过教案的制定可以不断提升我们的教学质量,以下是品读360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数学幼儿教案中班教案通用5篇,供大家参考。
数学幼儿教案中班教案篇1
目标:
学习1—10的序数,会从不同方向辨别数序
过程:
(一)小朋友排队:
幼儿分组排队,看一看谁排在第几位,从左面数第几位是谁,从右面数第几位是谁?
(二)小动物找家
1摆若干个弓形门当作动物的家,每个家门口挂一种动物头饰,幼儿分别戴这几种头饰。
2看一看第几号房子是谁的家?
3"小动物"听音乐模仿各种动物的动作,音乐停,迅速跑回自己家,问:你住在第几号房子里?
(三)找座位
1玩火车:
在火车票上写上数字,幼儿要根据数字上第几号车箱找座位。
2小剧院:
不同颜色的票代表不同的'排,不同数字代表不同的号,幼儿购票入场。坐相应的排与号。老师查票,幼儿说己是几排几号。
(四)住楼房
1老师与幼儿每人带一张照片。
2画一座楼房,共四层,每层十个窗户可以开关,将楼房画贴在墙上。
3幼儿自选一个窗口,将照片插在窗户里。
4看一看某某住在第几层,第几号?
5看一看第几层,第几号住的是谁?
数学幼儿教案中班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比较目测法和点数法在计数速度和准确性方面的差异。
2、感知数字8的数量守恒。
3、运用已学过的群数法进行快速计数。
活动准备
1、画有7只小鸟的图卡一张。
2、画有8只大象和8只老鼠的图卡一张。
3、画有8只小兔排成一横排的图卡和8只灰兔围成一个圆形的图卡各一张。
4、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一、比较目测法和点数法在计数速度和准确性方面的.差异,复习群数法。
1、教师出示画有7只小鸟在天空飞翔的图卡,5秒钟后将图卡翻转过来,呈现图卡的空白背面,请幼儿说一说,这张图卡上有几只小鸟。
2、教师将图卡翻转回来,请幼儿一一点数,最后确定小鸟的正确数量。
3、教师介绍两种方法的名称:
第一种,老师用很快的速度呈现图卡,你们估计小鸟数量的方法叫目测法;第二种,请你们一个一个来数的方法叫点数法。
4、幼儿想一想,比较一下两种方法各有什么优点和缺点。
5、教师小结:目测法的速度很快,但是不准确;点数法比较准确,但是比目测法的速度要慢一点。
6、想一想,有没有熟的比较快又比较准确地方法。教师和幼儿一起运用群数家接数的方法点数小鸟的数量。
二、排除物体大小的干扰,感知8的数量守恒。
1、出示簇拥在一起的8个吹起来的气球和8个干瘪的气球,请幼儿分别点数两堆气球的数量,比较两堆气球的多少。
2、小结:吹起来的一堆气球感觉比较多,没有吹的一堆气球感觉比较少。实际上两堆气球一样多,都是8个。
三、排除物体排列位置的干扰,感知8的数量守恒。
1、教师出示画有8只白兔排成一排得图卡和画有8只小灰兔围成一个圆形的图卡。请幼儿目测两种兔子的数量,猜猜谁多谁少,还是一样多。
2、教师小结。
四、打开幼儿用书,完成上面的练习。
1、幼儿先运用目测的方法,猜猜哪朵花上的蜜蜂多,哪朵花上的蜜蜂少。
2、在蜜蜂数量一样多的几个花朵下面的方框里打勾。
数学幼儿教案中班教案篇3
设计意图:
数字活动大都千篇一律,缺乏趣味性,幼儿在接受的过程中难以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如果把数字用一种情境的方式表现出来就能为幼儿所接受,体验到数字的重要和有趣。教学中,我把贴近幼儿生活的数字以故事、游戏的方式融入这次“数字”教学,引导幼儿在真实的情境和实践过程中发现数字、学习数字。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图片,能辨认数字,对认识数字感兴趣。
2、初步了解数字在生活中的运用。
重点:
让幼儿了解数字在生活中的用途。
准备:
ppt课件、数字牌若干、幼儿自己的画、小黑板
活动过程:
(一)、教师展示ppt,引出数字
1、出示空格子提问:“看看一共有几间房?”“是的,这里有10个颜色不同的房间”
2、幼儿根据提示猜出每个格子中的数字宝宝。
师:“每间房里都有一个不同的数字宝宝在躲猫猫,他们有的藏得很好,有的露出了小尾巴,请你们仔细观察,找一找,猜一猜,这些颜色不同的房间里分别藏着哪个数字宝宝?”
“你找到了哪个数字宝宝?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教师小结:宝贝们真棒,10个数字宝宝都找到了,他们准备去散步了,那小朋友能帮他们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排队吗?(请小朋友来试一试。)数字宝宝们排好了队,准备散步了。
(二)、数字宝宝去散步,理解这些数字宝宝在不同物体上所表示的意义。
1、教师展示ppt中不同的物体,丰富幼儿对生活中数字的理解。
师:“他们走啊走啊,来到了公交车上,公交车头顶上的数字宝宝能告诉我们什么呢?”
师:“他们搭上汽车继续出发,来到了温度计上,温度计上的数字能告诉我们什么呢?”
“数字宝宝们离开闹钟,来到了蛋糕上,那蛋糕上的数字是什么意思呢?”
2、同伴分享自己的画师:“他们继续往前走,走到了哪里呢?走到了你们的画上,请小朋友们拿起你们的画,说说你们的数字宝宝走到了哪里?他们又能告诉我们什么呢?请你们跟朋友分享分享。”
师:“我听到你们的数字宝宝到了好多的地方,谁想来跟大家分享分享,你的数字宝宝到了哪里,又能告诉我们什么呢?
3、(看情况而定)教师展示ppt,近一步提升幼儿的经验。
教师小结:
原来在我们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字宝宝,当他们在门上,是门牌号的时候,能告诉我们家的具体位置;当他们在温度计上的时候,能告诉我们温度的高低;当他们出现在闹钟上的时候,能告诉我们时间。所以说数字在生活中的用处是不一样的。
(三)、数字蹲游戏,萌发对数字的兴趣
1、讲解游戏规则,幼儿示范“数字蹲”游戏。
好了,数字宝宝继续出发,他们走啊走,来到了我们中二班,想不想跟它们做游戏?做什么游戏呢?萝卜蹲都玩过吧,今天我们和数字宝宝玩“数字蹲”。
两边的桌上有很多数字宝宝,待会儿请小朋友自己去选择一个数字宝宝,记住自己是几号数字宝宝后,把它撕开,桃心尖朝下贴在身上,我们要看看谁的反应最快,谁是游戏王。
2、开始游戏。
现在请小朋友去选择数字牌,记住自己是几号数字宝宝哦。(问问小朋友,“你是几号?”)从我开始,准备……
3、分小组自己玩。
(四)、活动延伸:
好了,宝贝儿们,今天我们的游戏先玩到这里,原来数字宝宝这么有趣,请你们回到家跟爸爸妈妈也分享一下生活中的数字宝宝吧,也可以跟爸爸妈妈玩一玩“数字蹲”的游戏哦。
数学幼儿教案中班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认识梯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等图形的颜色、大小、形状等基本特征。能找出两个图形之间相同的特征。
2、进一步认识、熟悉多种梯形,掌握梯形的基本特征。
3、能用语言清楚的介绍图形的相同特征。
活动准备:
1、教具:画有蛤蟆和青蛙的信封一个、图形一张(上面画有两组图形,一组有有红圆和红的梯形)、彩色笔一支。
2、学具:幼儿用书29页、蜡笔每人一份、正方形纸若干、剪刀若干。
活动过程:
1、找图形的相同点⑴教师:蛤蟆收到一封信,上面都是图形。幼儿观察并说说有哪些图形,讲述它们的颜色和大小。
⑵教师:原来是一道智力题,青蛙让蛤蟆找一找每排中的两个图形,有几个地方是相同的,就用几条线来表示,蛤蟆觉得有点难,请小朋友来帮忙。
⑶引导幼儿观察红的`小圆形和红的小梯形,找出它们的相同引导幼儿画一条线把它们连起来,表示它们有一个相同特征。
2、幼儿操作活动⑴找相同: 请幼儿观察每个方框里的图形,说说图形的颜色和形状特征,比较有哪些特征是相同的,然后画几条线表示。
⑵变梯形: 鼓励幼儿用多种方法把正方形变成不同的梯形。
⑶按要求涂色: 请幼儿看看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