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音乐书教案7篇

时间:2023-09-28 作者:tddiction 教学文档

个性化教学需要教师不断监测学生的进展,并根据需要调整教案,教案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评估教学质量,下面是品读360小编为您分享的湘教版音乐书教案7篇,感谢您的参阅。

湘教版音乐书教案7篇

湘教版音乐书教案篇1

教学目标:

一、聆听《青蛙音乐会》,感受音乐所表达的生动鲜明的青蛙形象。

二、愿意用肢体动作和演唱等形式来表现青蛙的模样。

三、喜欢并乐意参加音乐会。

教学重难点:

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欣赏音乐感受并表现音乐中的青蛙形象。

教学用具:

音乐、头饰、青蛙相关动画等

教材分析:

?青蛙音乐会》是一首具有趣味性的通俗音乐作品。乐曲为3/4拍,蛙鸣声伴随着乐声响起,好像夏季池塘边的青蛙在暮色中的合唱开始了。前面一段是抒情的慢板,好像青蛙的优美舞蹈伴着起伏的旋律;接着乐曲再现了一遍,蛙鸣声、流水声在乐声中渐弱,消失在暮色中。

教学过程:

一、唱歌的青蛙来了。

1、引用《动物说话》伴奏音乐唱几遍,“青蛙唱歌咕咕儿呱(拍手),青蛙唱歌咕咕儿呱(拍手),咕咕儿呱(耸肩)咕儿呱咕儿呱咕咕儿呱”并出示唱歌的青蛙形象。

2、播放《青蛙音乐会》开头部分,跟音乐模拟青蛙唱歌。“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学生根据音乐节奏、情绪用嘴型有表情地演唱。

二、跳舞的青蛙来了。

播放《青蛙音乐会》慢板的片段,教师戴上头饰用典型的三拍子舞步跟着音乐邀请小朋友参加跳舞,没受邀请的小朋友在座位上跟着老师动身体。结束后出示跳舞的青蛙形象。

三、演奏的青蛙来了。

1、可用你们的音乐书、笔、课桌等东西编创一些简单的节奏模拟流水声、鸟叫声、鼓声等加入到音乐中来,看谁最厉害。

2、小组讨论创编。

3、合着音乐展示。出示演奏的青蛙。

四、青蛙指挥家也来了,举行青蛙音乐会咯。

1、夏季暮色中的池塘里,来了一群会唱会跳会奏的青蛙们,看,他们多热闹啊!(出示课件)

2、播放完整的《青蛙音乐会》,青蛙指挥家(老师扮演)领着这帮青蛙们开始一场别开生面的音乐会。

3、学生自由选角色,在音乐中跟着指挥表演了。演后选出最出色的歌手,舞手,奏手,并给予奖励。

五、动物音乐会。

音乐会吸引了各种各样的动物,有老虎、狮子、鸟儿、松鼠……他们也要参加,播放《青蛙音乐会》音乐,让更多的动物也来表演。

六、动物狂欢。

课件出示动物狂欢节情景,播放《动物狂欢节》音乐一起在歌声笑声中结束课堂。

教学反思:

本堂课以审美为核心,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引导学生唱歌、跳舞、演奏、狂欢,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

湘教版音乐书教案篇2

教学内容:

歌曲《各族小朋友在一起》

教学目标:

1、学生学会几个主要少数民族舞蹈的简单动作。

2、学会歌曲《各族小朋友在一起》,并能大胆、自信地歌唱。

3、认识几个少数民族的服饰和特色头饰。

教具准备:

钢琴、自制头饰、磁带、录音机、自制课件

教学过程:

1、同学们看!这些小头饰和衣服漂亮吗?

你知道它们是哪个民族的吗?谁说对了就给谁穿戴上。

2、师:“听说,我们班的同学不仅聪明,而且还很大胆、自信呢,那你们能和着音乐欢快的节拍,走进教室吗?”

播放vcd《爱我中华》(在黑板上写着”欢迎你进入音乐教室”)

3、提问:“我国有几个民族,你能说出都有哪几个民族?”

找学生回答。(民族资料)。(出示地图,让学生从地图上找到这个民族所在的位置)

56个民族的兄弟姐妹组成了一个大家庭,在这个大家庭里的人们都生活地幸福快乐,能歌善舞的各族人民,每当节日或者喜庆的日子,都载歌载舞地表达自己喜悦的心情。

4、你会跳哪个民族的舞蹈?

播放各民族的舞蹈。(vcd)

让学生说出是哪个民族的舞蹈。

师带领同学们学跳简单的有民族特点的舞蹈动作

5、简单介绍各族的特色服饰

藏族

新疆维吾尔族

蒙古族

傣族

汉族

高山族

各民族的舞蹈有各自不同的特点,你能通过他们跳的舞蹈来区分是哪个民族吗?(播放录象)

你跳得正棒,发给你一个民族小头饰。

6、刚才同学们表演得都很棒,下面我们各个民族的小朋友们随着音乐表演各族的舞蹈好吗?(师巡回指导)

7、师:引导学生拓宽好朋友的概念,不仅同班同学是好朋友,同校、同村、同市同省的同学都是我们的好朋友,各个兄弟民族的小朋友也都是我们的好朋友,全世界各个国家不同肤色的小朋友也都是我们的好朋友,

通过讨论,学生将加深对这首歌曲主题思想的理解,更加珍视兄弟民族的友谊。

8、教师朗读两遍歌词后,放两、三遍《各族小朋友在一起》的录音,第三遍后要求学生轻轻跟着唱歌词。

9、分句教唱歌词,再随录音唱两遍歌词。

10、分组设计第一、三乐句的打击乐配法,尤其要设计好四分休止符处的配法,还可以考虑休止符处的动作设计,或拍手、呼喊。各族分别做汇报表演。

11、用已学过五种打击乐器和自找、自制的打击乐器为歌曲《好朋友》伴奏,并要求学生将自己设计的碰铃、响板的节奏谱写出来(两小节)

12、教师可辅导个别学生在课外学会一两个少数民族的舞蹈动作。

湘教版音乐书教案篇3

一、教学内容:

唱歌《大雨和小雨》、《上学歌》

二、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大雨和小雨》、《上学歌》

2、让学生感受上学时心情愉悦心情。

3、能用强弱不同的力度表现歌曲。

4、能用身边的材料模拟大雨和小雨的音效,与小组同学合作编创表演。

三、教学重难点

了解并能够掌握2/4拍的强弱规律。

能用强弱不同的力度演唱歌曲《大雨和小雨》

四、教学准备:cd

五、教学过程:

1、导入

播放歌曲《上学歌》,感受歌曲情绪。

2、学唱歌曲《上学歌》

(1)聆听歌曲范唱

(2)老师分句教唱歌曲

3、聆听、辨别声音

老师播放雨的音效,请学生分辨是什么声音

4、表现歌曲

(1)请学生注意分辨大鱼和小雨的声音又什么不同。

(2)老师提示学生:注意曲谱上方的雨滴图示,大雨的声音应该怎么唱?小雨的声音应该怎样唱?

(3)学生分组边唱边模拟音效伴奏。

(4)完整演唱歌曲,并用模拟音效或编创动作参与歌曲表现。

湘教版音乐书教案篇4

教学内容:演唱歌曲《月亮姐姐快下来》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小组视唱、视奏歌谱的竞赛作为导人,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视唱、视奏能力。

二、新课教学。

1、从聆听歌曲范唱,辨别歌曲的演唱形式导入。

2、歌谱学习:

(1)采用分组自学、个别自学或集体视唱的方法,学习齐唱部分的歌谱。先练习不带连音线、没有切分音的谱子,然后再练习带切分音的歌谱。

(2)找出歌曲中出现的切分音,并说说切分音在歌曲中起到什么作用。

(3)用竖笛或口风琴吹奏齐唱部分歌谱。可采用小组接龙或师生接龙的形式进行,这一环节既能把器乐学习与歌唱学习有机结合,又为下面的轮唱练习打基础、作铺垫。

(4)集体视唱或吹奏齐唱部分两遍,第二遍演唱(演奏)时,教师间隔一小节加入进来,与学生形成轮唱(轮奏)的效果。

(5)练习后请学生说出歌曲的演唱形式,此时还可以与学生重温以前学过的轮唱歌曲,如:《两只老虎》《美丽的黄昏》《嘹亮歌声》等。

3、歌词学唱:

(1)按节奏、轻声高位臵朗读歌词。可通过教师示范、学生模仿,帮助学生在朗读歌词时,寻找头声发声方法。高位臵的朗读,有利于歌唱的优美、和谐。

(2)学唱歌词。歌曲的意境优美,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歌词意境,要求声音唱得连贯、抒情,要把与月亮姐姐的对话唱得深情,把邀请月亮姐姐快下来的迫切心情表达出来,并注意节奏的准确。

4、轮唱练习:

(1)把学生分成两组,借助竖笛或口风琴的伴奏进行轮唱。要求学生关注两个声部的声音和谐、均衡。

(2)教师可引导学生在每一小句的第一拍加上重音演唱,突出三拍子的韵律,在随后的一

...
《湘教版音乐书教案7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