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教学需要教师不断监测学生的进展,并根据需要调整教案,一份成功的教案可以提高学生的学术成绩,以下是品读360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大学体育篮球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
大学体育篮球教案篇1
一、教学内容:
1、篮球:行进间急停急起运球,急停跳投,教学比赛
2、素质练习:俯卧撑,加速跑,单脚跳
二、教学目标与任务:
1、通过学习篮球行进间急停急起运球,投篮以及教学比赛,进一步提高学生
2、通过素质组合练习,发展学生力量、跳跃、协调性、速度等素质,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团结互爱等意志品质。
三、教学过程:篮球基本技战术水平以及学生裁判工作能力。
(一)、开始部分(3分钟)
1、体育委员整队,报告出勤情况。
2、师生问好。
3、教师宣布本次课内容:篮球、素质。
4、安排见习生。
要求:集合队伍快静齐,见习生旁听,协助教师工作。
(二)、准备部分(6分钟)
学生熟悉球性练习
组织教法:
1、教师讲解练习的方法,即学生运用已经学过的动作或者模仿所见过的某些球星的动
作,每人一球在指定的区域内进行熟悉球性练习。
2、教师下到学生中间一起练习或做一些动作让学生模仿。
要求:学生不能投篮。
(三)、基本部分(32分钟)
1、行进间急停急起运球练习(8分钟)
动作要领:运球速度快变慢,跨步急停缓前冲,急起运球慢变快,重心前移后腿蹬。
教学重点:手、脚、身体重心协调一致。
教学方法:
(1)教师先进行示范并讲解动作要领。
(2)学生分两边看示范听讲课。
(3)学生成四列横队列于篮球场中线。
(4)学生分组练习。
练习方法:学生快速运球朝篮球场端线方向作急停急起动作,根据自身能力调节快慢。
(5)教师认真观察学生动作并及时纠正错误。
(6)请个别学生示范,教师进行讲评。
2、急停跳投练习(8分钟)
动作要领:急停动作与运球急停相同。投篮时双脚用力蹬地跳起,眼睛瞄准篮,抬肘伸臂,翻拨指球出手。
注意事项:前臂与手腕要控制好处手力量。
教学关键:向上举球和起跳动作协调一致。
组织教法:
(1)教师讲解、示范动作,学生认真观察,注意听讲解。
(2)学生分组列于中线(图2)。
(3)学生分组进行急停跳投练习。
要求:球不管有否投进,都只做一次投篮动作。
(4)投完篮的同学运球返回中线接到队伍的后面。
(5)教师全场观察学生练习情况,及时个别纠正错误。
3、教学比赛(10分钟)
组织教法: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小组进行半场教学比赛,由学生担任裁判,裁判可轮流
担任。教学比赛结束后,教师进行讲评。
4、素质练习(6分钟)
组合练习(1)俯卧撑8次;(2)加速跑;(3)“火车前进”
练习方法:由队伍排头同学开始在起点做俯卧撑8次后向前加速跑到对面端线,与此同时,下一位同学便可开始做俯卧撑练习,与此类推,依次进行。待全组同学都跑到端线后用游戏“火车前进”返回起点。先到的队为胜,最迟到达的队集体做俯卧撑5次。
(四)、结束部分(4分钟)
1、放松练习
组织教法:学生成体操队形散开,听教师口令进行放松练习。
2、师小结本次课情况。
3、教师宣布下一节课内容、地点。
4、安排值日生还器材。
5、师生再见。
大学体育篮球教案篇2
1、课本原文
2、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助跑节奏,80%同学初步掌握三步上篮动作要领,20%同学流畅完成。
过程与方法:通过练习提高速度素质,发展学生协调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意识,树立坚强勇敢的意志品质。
重点:助跑节奏和上篮动作
难点:上下肢协调性
(一)开始部分:
整理队伍
点名报数
安排见习
宣布上课
(二)准备部分:
1、绕篮球场慢跑两圈
2、篮球韵律操
(三)基本部分
1、篮球运球接力比赛:将学生分成四组,在篮球场进行运球接力比赛,率先完成的队伍获胜。巩固和提高学生对球的控制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利用挂图讲解三步上篮技术动作并示范
动作要领:右脚跨出一大步的同时接球,接着左脚跨出一小步并用力蹬地起跳,然后右腿屈膝上抬,当身体接近最高点时,右臂向前上方伸出,手腕前屈,食中指用力拨球,通过指端将球投出
引导学生总结出“一大、二小、三高”
3、学生分组练习
1)学生原地进行徒手的上篮步伐练习
2)两人一组,一人持球,一人练习跨步拿同伴手中球后起跳投篮
3)将学生分为四组进行运一次球跨步拿球上篮练习
4、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错误动作。优生示范
5、游戏竞赛:运球投篮比赛
1)规则方法:把学生分为两组进行运球投篮比赛,在单位时间内比两队累积进球次数
2)教师组织,强调安全
(四)结束部分
1、放松活动:教师带领学生在音乐的伴奏下做踏步放松练习
2、课堂小结:学生相互评价,总结自己收获和不足,教师点评总结
3、整理器材,宣布下课
【动作要领】:
上旋球:将球抛起,拍面前倾,触球中上部,向前同时向上方磨擦
下旋球:先将球高抛,身体向下曲,看好球的落点,球降落在离球台大概10厘米的时候,球拍切球底部
大学体育篮球教案篇3
一、教学设想
1、教学内容:
(1)篮球:运球后转身技术
(2)田径:耐久跑。
2、教材分析:
本教材内容是篮球运球后转身技术及耐力跑。篮球运球后转身技术,是篮球比赛中进攻突破防守的一项非常实用的技术,具有一定的观赏性,有一定难度,富有挑战性,深受学生喜欢,学生对于它的学习非常迫切,很感兴趣。耐久跑是复习教材,通过加入篮球的变换形式的跑,发展学生的有氧耐力。提高学生心肺功能。
3、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为大一学生。大一学生身心发展正处于过渡期,但已经具备了独立思考、判断、概括等能力,在身体锻炼中也具备了较高的基本运动能力。篮球是他们所喜爱的一项运动,初中已有一定基础,但对单个技术的学习并不满足,而对学习难度加深的动作特别感兴趣。教学中要让学生把动体与动脑很好地结合起来,给学生提供再认识所学知识、以及合理应用所学动作的机会,从而增强教学效果。
对于耐久跑,学生已经通过多年的学习,已认识到耐久跑为锻炼身体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对枯燥乏味、周期性强的耐久跑却存在畏惧心理,在跑的过程中极易出现呼吸与跑的节奏不相一致、坚持不下来的状况,从而影响耐久跑的成绩。
4、教学目标:
根据大一学生的体育能力现状,针对教材特点以及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我主要制定了以下三个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使学生了解篮球运动中的单个技术,加强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
(2)技能目标:
①45—50%学生能初步掌握运球后转身技术并能在运球中采用该项技术。
②强调运球后转身技术中的“低重心”、“后撤转身”、“提拉球”。
③发展学生上下肢的协调用力能力及有氧耐力素质,提高学生的心肺功能。
(3)情感目标:
①培养学生积极进取、顽强拼搏的竞争意识
②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积极思维和自我评价的能力,增强学生团结协作的意识。
二、教学方法:
1、教法设想:
由球性练习入手,到体前变向球,增强手掌提拉控制球的能力,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逐步突破,逐步提高。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耐久跑采用变化多种图形的运球跑练习方式进行练习,,通过篮球及图形分散学生对耐力跑的疲惫感,使内容丰富,增加自主性和趣味性。整堂课采用收、放、松、紧相结合的组织方法。
2、学法指导:
本课采用“尝试---比较----练习----展示----评价---巩固”的学练流程,由易到难,逐层深入,让学生充分领会主动学习和创造性学习的方法。在体验、想象、演示、分析比较和多向交往中形成正确的动作表象,掌握一定的技术技能。
三、教学效果的预计:
因在教学目标的制定过程中,对教材的
...